相比在网约车和外卖领域交火时的剑拔弩张,美团和滴滴在新战场的相逢,显得更为谨慎和理性,但两家不断在新的领域交火却在所难免。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王玄璇
来源:中国企业家公众号
“车,既给人空间上的自由,又给人自由的空间。”
7月21日,王兴又发了一条和车相关的饭否。从他发布的饭否来看,今年以来他对汽车行业的兴趣越来越浓——持续入股理想汽车,并对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不吝赞美之词;除了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以及巨头宁德时代也进入他的研究半径;在传统汽车领域,长城汽车、吉利、丰田、长安等整车企业,也会出现在他的饭否上。
跟王兴相比,滴滴创始人、CEO程维与汽车行业的渊源更深。
滴滴更早与理想汽车建立了合作,当时理想还叫车和家。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程维都视其为重要合作伙伴,布局汽车产业链上下游。2018年4月,携手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成立洪流联盟,是滴滴在汽车行业的高光时刻。
对王兴和程维来说,虽然前后踏入了汽车行业的“同一条河流”,但二者之间的对抗已经没有网约车和外卖领域那么激烈。实际上,除了汽车领域,美团和滴滴还几乎进入了同城即时配送、共享电单车、自动驾驶和社区团购领域。
相比于之前在网约车和外卖领域交火时的剑拔弩张,今年以来双方在新战场的相逢显得更为谨慎和理性,同时,两家公司的合并传闻依然不断。
两家公司都需要寻找下一个增长点,未雨绸缪应对可能发生的产业变革。
再次相逢
2016年,王兴曾买过一辆特斯拉Model S,用着一直觉得挺好,但当时并没有更深入地去想这意味着什么,直到2019年。在饭否上,王兴承认对于智能电动车这波后浪,自己属于“后知后觉”了。
意识到这波浪潮之后,王兴押注了理想汽车。
2019年8月,理想汽车获得5.3亿美元C轮融资,王兴个人出资2.85亿美元,美团旗下的龙珠资本出资1500万美元。7月1日,理想汽车完成5.5亿美元的D轮融资,其中美团领投5亿美元。7月25日,理想汽车更新招股书称,将获得3.8亿美元的基石投资,美团和王兴个人作为基石投资者,将再次分别投资3亿美元和3000万美元。
至此,王兴和美团一共投资11.3亿美元,持股24%,成为理想汽车的第二大股东。
虽然目前看来,智能电动车还不能像网约车和共享单车那样,带来流量或产生业务协同,但从投资角度,王兴从不掩饰对李想、理想汽车及智能电动车行业的看好。在王兴看来,李想是“少有的真能think different的人”,“汽车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理想汽车是三家未来能突围的造车新势力中的其中一家。
如今与美团处于蜜月期的理想汽车,也一度是滴滴的亲密战友。
2018年年初,滴滴就宣布与理想汽车成立合资公司,为共享出行场景定制生产智能电动车。当时美团刚在上海上线打车业务,继南京开城后加速网约车布局,有自媒体以“滴滴+车和家=王兴今夜无眠”为标题。但在那之后,该合资公司并没有公布更多进展,反而是美团以真金白银进入智能电动车领域。
回顾滴滴在智能电动车行业的布局,2018年是滴滴与汽车产业链密切合作的一年。2018年4月,滴滴宣布与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发起洪流联盟,前后与理想汽车、北汽新能源、大众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其中,北汽新能源曾宣布交付面向共享出行进行定制优化的网约车。
滴滴相关负责人对《中国企业家》表示,滴滴与车企在车源、用车环节及后市场都有合作。在车源上,一方面与车企成立合资公司定制网约车,一方面协同车企与租赁公司,降低采购成本。
在2016年的互联网大会上,滴滴总裁柳青预期未来五年内,“滴滴平台应该有能力达到100万辆的电动车”。一位出行行业人士了解的情况是,目前在滴滴平台上,采购自车企合作方提供的车辆有十几万辆。
接下来,滴滴与美团会在汽车行业如何调整打法,值得期待。
而同样令外界好奇的是滴滴与美团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业务走向。
滴滴、美团均在2016年开始自动驾驶相关研发,滴滴已在上海开始自动驾驶网约车体验测试,美团在北京顺义落地无人车送菜。据彭博社报道,滴滴的自动驾驶团队有400人左右,而据美团无人配送产品负责人李达表示,美团的无人配送团队也已有400多人。
2020年6月,滴滴自动驾驶公司宣布与北汽集团达成合作,共同研发高级别自动驾驶定制车型。滴滴自动驾驶公司COO孟醒7月初接受包括《中国企业家》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在自动驾驶产业链中,车厂处于非常重要的角色,最近滴滴自动驾驶还会有和车厂合作的消息。
目前来看,滴滴与美团进军自动驾驶的目标完全不同。滴滴为无人驾驶商业化做准备,希望平台上同时有无人驾驶车辆和有人类司机服务的车辆提供服务,用混合派单的模式满足出行需求。美团则是专注于无人配送,希望在不同场景的无人配送车能与人类骑手形成协同,提高配送效率。
虽然目前双方在不同场景下耕耘自动驾驶,但不排除未来有交叉的可能。
美团在去年拿到了北京市T3级自动驾驶路测牌照,有数辆改装自林肯的自动驾驶测试车辆。美团无人车配送技术相关负责人任冬淳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表示,这些车辆是非常好的研发平台,有利于团队进行自动驾驶算法迭代。美团AI平台负责人夏华夏在多个场合表示,美团无人车主要满足载物的低速配送场景,暂时不做乘用型无人车,但技术上是一致的,未来有信心把相关的技术迁移到乘用车的无人驾驶环境里去。
偶有交火
如果说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是滴滴、美团沿着各自的轨道在同一行业布局,同城即时配送、共享电单车和社区团购则是偶有交火的新战场。
今年3月,滴滴在上海、深圳、重庆等21个城市上线跑腿服务,由疫情期间业务受到冲击的代驾司机担任跑腿员,骑电动车接单。疫情过后,滴滴相关负责人向《中国企业家》表示,跑腿业务也在平稳发展,已经面向社会招募跑腿员。
对定位于服务电商的美团而言,同城配送的战略价值更加明显。非餐饮类配送将有助于美团连接零售商家,寻找下一个增长点。
2018年,美团上线闪购业务,同年闪购的日订单量超百万。根据2020年一季度财报,包括闪购在内的新业务板块是该时期美团唯一增长的业务板块。今年5月美团点评配送总经理魏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非餐占比在疫情期间创了新高。
近两个月,滴滴和美团还先后宣布进军社区团购。
滴滴很少探索与出行服务难有协同的业务,社区团购是其中之一。在成都,滴滴上线“橙心优选”。而在山东,美团则上线了“美团优选”。此前美团买菜和菜大全两条生鲜业务线分别覆盖了一二线市场,社区团购则有利于美团拓展下沉市场。在外界看来,美团在本地配送和生鲜前置仓等领域已有一定优势和经验,但社区团购所需要的供应链能力却仍需要积累。
此外,滴滴和美团还在共享电单车领域,打响了单车领域的升级战。
今年4月,滴滴旗下青桔单车宣布融资10亿美元,据the information报道,其中8.5亿美元来自于滴滴自己。巨头为共享单车的无限战争续费,将战火引向了更有盈利潜力的共享电单车。
在2019年6月,滴滴将运营青桔单车的单车事业部与电单车事业部整合升级为“两轮车事业部”。今年4月,程维将包括青桔单车和电单车在内的两轮车纳入“双曲线”战略中的重要一环。6月,程维在滴滴八周年内部会上透露,两轮车服务日均已超过千万单。
由于电单车不仅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在县城等下沉市场更是刚需,美团、滴滴投入了不少兵力。根据《晚点 LatePost》报道,哈啰、滴滴、美团三家今年计划的电单车投放量都超过百万辆,几乎追平了行业之前三年的发展数量。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共享电单车数量已超过100万辆,预计2025年共享电单车投放车辆可达到800万辆,收入规模将达到200亿元。
回顾滴滴、美团上一轮进入对方腹地的交锋,新战场多是围绕主业进行的行业探索与延续。
但无论是交火较多的单车战场,还是整个O2O行业,都早已告别烧钱扩张阶段,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巨头之战的火药味也淡了下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的增长压力有所缓解。
无边界的美团与谋求高增长的滴滴
当滴滴和美团第一次交锋时,滴滴早期投资人王刚形容这是“次级流量入口”之争。今日在多个领域相逢,是两个独角兽成长中对边界的探索。
美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慧文在2018年5月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曾表示,一件事值不值得去尝试,美团内部会重点讨论几个问题:这个市场是不是够大?还有没有机会?消费者对这个行业的满意度高不高?市场未来格局是什么样子?
美团的这种无边界打法,让它长成为其投资人、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眼中“能长出花”的超级平台:用户有黏度,不断往上面加东西,是有想象力的。
例如共享单车。摩拜单车投资人、熊猫资本合伙人李论曾向《中国企业家》表示,王兴厉害的地方在于每一次收购、合并,都把疆土扩大了。摩拜和美团的用户体系互为补充,很多单车用户以前不用美团,也因此成为美团用户。
上市后,2018年10月,王兴在内部信中宣布美团战略——“聚焦Food+Platform,以吃为核心,建设生活服务业从需求侧到供给侧的多层次科技服务平台”。围绕吃这一核心,最近一年多美团相继推出美团买菜和菜大全,解决用户的食材问题。在外卖和酒旅已有可观市场地位的情况下,美团需要寻找下一个增长点,或许菜市场和同城即时配送一样,被寄予了这样的期待。
也有一些和主营业务协同不多,但能带来流量的业务,比如共享充电宝,美团选择二次出击。
相比之下,滴滴的扩张更为垂直,多是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布局,而非横向的多元化发展。从四轮到两轮,从小桔车服到货运、自动驾驶,基本都与出行有关。
滴滴两次入局与出行业务关系并不十分紧密的业务,都有特殊的背景。上一次是外卖,这一次是社区团购。而此时滴滴的处境也堪称微妙。
一方面,滴滴的焦点重新从安全转向增长,提出颇有野心的0188计划,三年内实现每日1亿单。另一方面,滴滴刚走出顺风车泥潭,又遭遇疫情,价值正在被重估。在TMD阵营中,滴滴曾经估值最高,现在美团市值一度超过1500亿美元,有消息称字节跳动估值超千亿美元,滴滴在2017年12月的最近一次融资后,估值达到560亿美元。财新援引滴滴早期投资人的表述称,滴滴在私募市场的价格“到头了”。
因此,滴滴今年的业务扩张被解读为与丰富资本故事有关。3月16日,滴滴在21个城市上线跑腿业务。6月23日,滴滴货运在成都和杭州上线,双城日单量已突破2万单。6月27日,首次面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服务。6月内部孵化上线社区团购平台“橙心优选”。
在网约车相关业务上,滴滴开始多品牌战略。7月20日,滴滴拼车品牌升级为“青菜拼车”。7月22日,宣布推出“花小猪打车”,三四线城市和郊县是目标市场之一,已在贵州遵义和山东临沂测试运营数月。该业务由内部新组建的独立团队负责,负责人是原网约车平台副总监、区域总监孙枢。孙枢直接向程维汇报。
在滴滴接连推出新业务与新品牌的同时,围绕滴滴的传闻也未间断。
一个传闻是滴滴筹划港股上市。对此滴滴方面回应称IPO不是公司当前最优先的事项,目前暂无相关计划。
另一个传闻是美团收购滴滴。滴滴出行发了一条微博“有人真敢编,有人真敢信”,和一张“虾扯蛋”的配图。
柳青在今年5月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滴滴核心业务在疫情前已经盈利,另外“滴滴的资产负债表是非常强劲的”。一位接近滴滴的消息人士向《中国企业家》指出,滴滴账面有超过500亿元现金。
而二者合并传闻之所以出现的一个行业背景是,从全球范围看,出行与外卖正在逐渐成为巨头希望具备的双重能力,行业之间的深度重构也在发生。东南亚网约车巨头Grab和Go-Jek从外卖到出行都有覆盖,Uber在有自营送餐业务Uber Eats后,还在7月初宣布以2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第四大外卖平台Postmates。后者被称为“美国版美团外卖”。
据外媒报道,Uber CEO达拉·科斯罗萨西表示,在收购外卖平台Postmates后,Uber将于2021年实现盈利。但王慧文在即刻上表示,“Uber 收购Postmates应该是个错误决策。”
这或许意味着,疫情后的本地生活和出行市场,有更多故事值得期待。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