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政策不断“加码”助力市场主体纾困成效显著
本报记者 马玲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2020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了7个方面23项具体任务,旨在帮助企业妥善应对疫情冲击、渡过难关。其中,在强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方面,提出畅通金融和实体经济传导渠道、注重发挥定向工具作用、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融资工具、切实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等具体要求。
业内专家表示,下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保持总量的适度,综合利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要抓住“合理让利”这个关键,保市场主体,继续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推动贷款实际利率持续下行和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为经济发展和稳企业保就业提供有利条件。
畅通金融和实体经济传导渠道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等部门加大总量逆周期调节力度,创新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具体来看,总量上,通过三次降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增加再贷款再贴现等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价格上,引导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LPR下行,并启动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推动降低存量贷款利率。
与此同时,根据疫情形势,精准施策,积极运用3000亿元专项优惠再贷款、1.5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6000亿元新增政策性银行贷款额度,优先支持疫情防控重点医用物品和生活物资生产企业以及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等。
目前来看,上述综合举措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6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2.8%,均明显高于去年。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二季度以来,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呈现回升迹象。
《通知》提出,下一步要继续做好3000亿元抗疫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资金和新增的1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的政策衔接。加强监管,防止资金“空转”套利。
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
近期,人民银行再创设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即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进一步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持续增强服务中小微企业政策的针对性和含金量。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此次新创设的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更显市场化、普惠性和直达性。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义举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新的定向工具通过解决商业银行在落实贷款展期和加大信贷支持面临的实际困难,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以及存量贷款偿还困难问题,增强了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持续性。此外,定向工具的实施增加了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程度,提升了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通知》再次强调,要注重发挥定向工具作用。延长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至明年3月底,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
央行于7月1日起下调了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调整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期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利率分别为1.95%、2.15%和2.25%。
中信证券宏观团队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对再贷款利率下降的政策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商业银行发放普惠型小微信用贷款的积极性,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起到“定向支持”的作用。
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融资工具
在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融资工具方面,《通知》指出,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贷款利率下行。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大力推广“信易贷”模式和“银税互动”,推出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
推动贷款利率下行,下半年有哪些着力点?对此,李义举分析称,一方面,货币政策要坚持结构化取向,增加小微企业融资可持续性。综合采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大流动性的结构性调整,增加长期流动性投放比例,促使金融机构增加对小微企业的中长期支持;另一方面,要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保障银行经营可持续性。
“首贷率”一直是业内关注的问题。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中小企业贷款难,首先难在“首贷难”。要坚持首贷、续贷两手抓,将破解“首贷难”问题作为支持中小微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花大力气从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产品服务、考核激励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
此外,《通知》还强调,要切实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各地财政部门要按规定拨付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优惠贷款贴息资金,切实提高使用效率。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应当提高业务办理效率,逐步减少、取消反担保要求。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