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健康险增速夺冠背后:亏损包袱难甩
来源:北京商报网
短短半年时间,产险业格局迎大变。8月4日,北京商报记者独家获得的同业交流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7217.47亿元,同比增长7.62%。其中,健康险超过保证保险跃居非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榜的首位,并以超四成的同比增长率,夺得了规模与增速的非车险排行“双连冠”。不过,高速发展的健康险依然未能打破连年亏损的魔咒。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道德风险高、医疗成本高、险企追求规模快速扩张等原因,产生了较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容易导致亏损。
从原保险保费收入的角度看,在非车险排位赛中,与2019年末数据相比,健康险、农险、责任险超过了曾经的非车险“老大”保证保险,位居非车险险种前三名。其中,健康险创下了40.41%的同比增长率至756.28亿元,农险、责任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543.36亿元、479.37亿元,保证保险业务收入368.57亿元。
短短半年内,非车险排行榜风云突变。对此,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博士朱少杰表示,一方面,2019年底银保监会下发的《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与今年5月出台的正式文件《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业务监管办法》等文件的出台,迫使财险公司主动调整信保业务模式,加强风险管理,聚焦低风险优质客群,旨在规范融资性信保业务的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也管控了信保业务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实体经济正常运转受阻,信用风险暴露显著增强,险企出于自保考虑,自然也会降低信用业务的承保。
而在健康险方面,朱少杰则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触发了公众健康保险意识,使得健康险的购买意愿增强。与此同时,险企适时推出了一些颇具吸引力的互联网健康保险产品,其低廉的保费、高企的保额满足了大众的投保需求,供给和需求方面同时发力,催生健康保险业务的保费快速增长。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则提到,农业保险较快增长,与我国多年来一直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不断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与保障程度有很大关系。
承保亏损也“夺冠”
不过,高速增长背后却难甩亏损包袱。在保费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健康险赔付支出也随之水涨船高。根据同业交流数据显示,上半年健康险赔款支出297.58亿元,同比增长16.78%。与此同时,上半年产险公司健康险业务亏损22.21亿元,成为承保亏损最大的险种,承保利润率也同比减少4.96%。
为何健康险的快速增长依然难破亏损魔咒?李文中分析,一方面这是因为健康险的道德风险比较大,另一方面医疗成本快速上涨是一个普遍现象,“当然,我国现阶段健康险业务持续亏损也与保险公司在开拓市场阶段追求快速上规模的经营策略有关”。
而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认为,赔付率高和亏损加剧是符合预期的:“因为短期健康险的竞争激烈,使费率偏低;核保宽松使逆向选择严重;缺乏对产业链的控制以及核赔技术有限,使道德风险和欺诈严重。”
“逆选择问题在健康险业务中较为突出,投保人出险概率本身就高甚至带病投保,加之险企为抢占市场份额,费率报价偏低,核保或核赔不严,导致业务出现亏损。”对于健康险面临的困境,朱少杰给出了如是解释。
梳理目前经营健康险业务的90余家险企不难发现,包括苏黎世保险、海峡金桥保险、诚泰财险、渤海财险、大家财险等在内的7家财险公司的短期健康险赔付率超100%。对此,北京商报记者采访诚泰财险等公司,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深挖健康管理之法
产险公司在健康险方面如何扭亏为盈?朱少杰建议,险企需在承保理赔环节把好关,并甄别好个体风险,推行差异化费率;同时,可搭建健康信息共享平台,杜绝骗保行为。王向楠则建议,发展团体保险并适当提高核保标准,借助车险和将来发展起来的家财险为个人及家庭提供综合型保障,为被服务不足的群体开发专门产品。
“随着新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出台,保险公司能够开发销售费率可调整的长期健康险业务,更有利于保险公司花更多精力加强健康风险管理,加强经营风险控制。”对于健康险未来的发展趋势,李文中保持乐观态度,“随着健康保险市场越来越成熟,保险公司的经营策略也会有所调整,会逐渐由追求规模最大化向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变。”
以众安保险为例,上半年,该公司的健康险保费收入为29.99亿元,同比增长129.84%。对此,众安保险表示,公司从健康险切入,积极布局大健康生态,逐渐打造融合了互联网保险、医疗服务以及健康科技的完整生态闭环。与此同时,该公司也持续加大在反欺诈领域的投入,泰康在线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该公司一方面在投保前搭建了大数据风控平台,另一方面在投保后通过健康管理服务实现控费,进而构建风控护城河。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