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鸿沟“填补术”访万事达卡中国区总裁常青


来源:中国经营报   时间:2020-08-08 07:41:19


数字经济鸿沟“填补术”访万事达卡中国区总裁常青

本版文章均由本报记者张漫游采写

数字经济时代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普惠性,然而作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骨干力量的中小企业,却在疫情之下,遭受到生存威胁。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进程虽然一直在路上,但受到技术、资源、专业性等多方面制约,转型相对迟缓,疫情以极端的方式迫使中小企业直面数字化升级的紧迫性。

近年来,科技化、数字化发展一直是万事达卡关注的重点。与此同时,公司多次宣布并采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助力数字经济转型升级。

今年上半年,万事达卡先后做出两项承诺,首先,将在未来五年内在全球市场投入2.5亿美元,为小型企业提供财务、技术、产品和数据洞察等资源型支持,强化相关企业及其雇员的财务安全和活力;随后又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全面深化普惠金融举措,承诺到2025年赋能全球10亿民众享受到数字经济红利,其中包括助力5000万中小企业以及为2500万女性企业家的业务发展需求提供相应解决方案。

面对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如何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实现让数字经济普惠大众?作为科技实力强大的企业如何助力填补数字经济发展的“鸿沟”?怎样防范数字经济背后的风险?针对这些问题,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了万事达卡中国区总裁常青。

从中小企业入手改善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

《中国经营报》: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重压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亟须寻找重现繁荣的增长点。其中,数字经济被普遍认为是能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你是怎样看待数字经济的红利和挑战的?

常青: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人们可以更公平、安全且廉价地获取包括交易、支付、储蓄、信贷和保险等在内的一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基本需求。数字生态系统的不断扩展,也使得数字经济为每个人释放的红利逐渐扩大。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并非每个人都能切实受益。如今,在全球范围内,仍有超过10亿人面临身份缺失的问题;17亿成年民众缺乏适当渠道享受必要的金融服务;数以百万计的劳动人口在自动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正面临失业威胁;许多人也因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而变得日益消极。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些问题都存在。即便在数字化水平领先的中国,也尚有18%的成年人未曾使用过数字支付,这一数字在农村地区更是达到了28%。这些正是目前发展数字经济的难点。

《中国经营报》:如何缓解目前存在的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

常青:在数字经济浪潮下,数字鸿沟的扩大会加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为了跨越这些鸿沟,我们需要仔细思考怎样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与创新型合作关系,去帮助人们获取更强的生产力。

在如今这个数据泛滥的时代,拥有数据本身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关键是拥有怎样的工具和技能,如何去进一步挖掘数据所蕴含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大型企业应该要主动引领,充分利用那些足以改变世界的大规模协作、研发和技术。

正是看到了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包括万事达卡在内的诸多机构才加紧了前行脚步,赋能那些被主流金融和数字经济排除在外的人们以及数量与日俱增的缺乏新型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更具包容性,创造更广泛的社会效益。

《中国经营报》:万事达卡怎样看待普惠金融举措与发展数字经济之间的关系?

常青:为强化数字经济增长的普惠性,万事达卡一直致力于在全世界为三大类社会群体赋权,他们分别是17亿被排除在主流金融体系之外的人口、千百万在数字化浪潮中的“掉队者”、以及数量与日俱增的缺乏新型劳动技能的工作者。

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投资,在我们看来是帮助这三大群体的关键抓手。中小企业会迫切希望将上述弱势人群带入到经济活动之中,以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同时,为了更好地融入一个地区,中小企业懂得如何通过最恰当的方式为这些边缘人群提供支持和帮助。这一点在亚太地区尤为突出。中小企业是亚太地区各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占到了企业总数的96%,创造了私营部门三分之二的工作机遇。在中国,中小企业对GDP贡献率也超过了50%。

如果想要开发中小企业的潜力来强化数字经济的普惠性,私营企业和公共部门之间还需要在责任、创新和合作领域强化认同,如企业自身需要强化数字化创新,社会各界需要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多市场机遇。

发挥洞察、技术及专业优势落地数字普惠

《中国经营报》:5年前,万事达卡就曾做出承诺,要帮助全球5亿游离在金融体系之外的民众融入数字经济。让更多民众享受到数字经济红利,这对万事达卡的发展有哪些意义?

常青:对于企业而言,不该把推动数字经济普惠式的发展视为一项慈善事业或企业社会责任行动。从万事达卡的情况看,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其实与企业投身慈善事业或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同样重要,这与公司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初心不仅不存在矛盾,而是指向了更为长远的价值创造。

普惠金融其实对我们企业的自身发展有着更为直观与直接的意义——影响到我们的商业行为。普惠金融拥有足够潜力反哺企业的商业行为,使其具备可持续的积极社会影响,助力商业模式、产品和服务与更广泛的社会及经济需求保持和谐一致。

在万事达卡,普惠金融关乎到我们的业务部门如何运营,新产品和服务如何研发以及新伙伴关系如何形成。数字鸿沟被填补的同时,我们也有更大的市场发展自身业务。

《中国经营报》:针对万事达卡提出的赋能全球10亿民众享受数字经济红利的目标,你们是如何布局的?

常青:为实现这些普惠性目标,我们将展开一系列布局,包括为政府部门提供报销解决方案;为私营企业打造数字化薪酬系统;深化与移动网络运营商的紧密合作;为“零工”工人提供数字化资金管理和支付方案;与金融科技公司、数字化平台和数字钱包/应用程序密切合作;满足经济困难者所需;推进CityKey和社区通(Community Pass)项目等。

此前,我们也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投入2.5亿美元,为小型企业提供财务、技术、产品和数据洞察等资源型支持,强化相关企业及其雇员的财务安全和活力。

以万事达卡见长的支付业务为例,通过数字支付来赋能中小企业,是万事达卡一直以来的核心关注。在近期很火爆的地摊经济和小店经济中,数字支付就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数字经济可以帮助他们有效管理开支,保障财务安全并实现流程自动化。

我们在这一领域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如为助力中小企业融入数字经济,我们开发了Kionect数字订购系统;在肯尼亚,面向当地的主要商业形态——社区型小商户和报刊亭式商铺,我们还推出了JazaDuka(填满你的店铺)数字计划。借此机会,更多人将被纳入数字化金融体系,也是强化普惠性的一大前进方向。

《中国经营报》: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万事达卡有哪些实践经验?

常青:万事达卡抓住了普惠金融的两大关键要素,即覆盖更大的群体与鼓励更好地使用。

同时,通过与政府部门的密切合作,我们致力于打造更为便捷和安全的社会福利支付方式,赋能企业获得小额信贷,保障低收入劳动者安全获得薪酬以及协助困难社群建立数字化金融服务体系。进而结合万事达卡强大的商业及伙伴关系网络,我们可有效满足个人和中小企业所需。

我们相信,普惠金融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基石。尤其对于数字经济的增长而言,若其不具备普惠性,则势必不可持续。

数字身份系统是数字经济安全的基石

《中国经营报》:近年来,数字信任、数据保护与支付安全等风险防控相关话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做好风险防控?

常青:在万事达卡看来,做好风险防控,巩固公众对数字经济的信心,首先必须要着眼于安全策略的全面性。安全策略的有效性是由防范最薄弱的环节,也就是木桶原理中的短板所决定的。

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方面的挑战必须解决,且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推进将使得终端设备的数量快速上升,使得被网络攻击的风险加大。中国发展数字经济需要构建数字身份系统、建立更加通用的数据标准、提升用户安全意识、积极接轨全球框架。

《中国经营报》: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与移动支付的支撑密不可分,支付领域也是万事达卡的专长所在。从万事达卡的全球实践看,未来在支付领域有哪些安全问题需要注意?

常青:我们认为,应当从账户真实性、强化交易验证与交易本身真实性三个方面发力智能风控,组成一套全面的安全策略。

尤其要提示的是,在强化交易验证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物联网设备成为支付终端,无卡交易场景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因而,准确地判断交易背后是否确实是持卡人本人,对于保障支付安全来说也变得愈发关键。

为了更有效地解决卡片信息冒用的问题,10多年前万事达卡便已推出通过应用3DS协议的SecureCode验证服务。目前,全球已有122个地区的100多万网上商户支持 SecureCode。移动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深入渗透,令基于浏览器的3DS技术规范已经难以适应移动终端上的在线交易需求,2016年我们与业界伙伴合作制定了EMV 3DS技术规范,也称3DS 2.0技术规范。万事达卡目前积极地在全球推进这一规范的应用,在中国市场也开始了全力推广。

未来,万事达卡也将继续贯彻创新与合作战略,充分利用智能风控手段为消费者、商家、金融机构和各界合作伙伴的支付安全提供保障,针对不同的支付场景中打造更安全、便捷和智能的支付体验,强化数字信任的构建,护航数字经济实现包容性增长。

深度 “普惠性”数字经济的缺失

在疫情暴发之前,发展不平衡已经对数字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了威胁。

普惠性被认为是数字经济的特征之一,但由于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使得各个国家、地区、阶层、行业和群体之间,存在着信息落差。随着这些问题进一步反映在生产生活中,就可能会造成知识鸿沟、能力鸿沟、权利鸿沟、财富鸿沟,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而出现贫富两极分化的局面。

要填补数字鸿沟,不仅仅是指补充数据,更重要的是弥补在数据分析能力和洞察获取能力上的差距。

数字经济在我国的规模已经不容小觑。此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2%,数字经济增速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约7.85个百分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不过,为了进一步发展数字经济,我国已经采取了诸多措施。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及了“数字经济”,指出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这是继2017年、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之后,“数字经济”第三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日前,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还公布了《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亮出支持15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硬举措”,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按下“快进键”。

常青认为,眼下,全球经济的当务之急是寻找到一条着眼长期且可持续的恢复路径,而实现数字经济的普惠性、改变数字经济不平衡的现状则是个中关键。作为科技能力领先的企业,万事达卡也长期以普惠为目标,坚持推动新兴数字技术的发展,强化对中小企业的帮扶,将更多的人纳入数字化经济体系。他们的策略是为小型企业提供财务、技术、产品和数据洞察等资源型支持,强化相关企业及其雇员的财务安全和活力。

不仅如此,在采访中,业内人士认为,要防止数字鸿沟持续扩大,应结合基础设施、技术拥有和技术使用三个基本维度,充分考虑数字经济条件下数字鸿沟的多种情况,制定全面和系统的治理对策。同时要着重解决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关注弱势群体的接入和使用,以及深化互联网治理等关键性问题。

老板秘籍

1.万事达卡怎样看待普惠金融举措与发展数字经济之间的关系?

为强化数字经济增长的普惠性,万事达卡一直致力于在全世界为三大类社会群体赋权,他们分别是17亿被排除在主流金融体系之外的人口、千百万在数字化浪潮中的“掉队者”、以及数量与日俱增的缺乏新型劳动技能的工作者。

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投资,在我们看来是帮助这三大群体的关键抓手。中小企业会迫切希望将上述弱势人群带入到经济活动之中,以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同时,为了更好地融入一个地区,中小企业懂得如何通过最恰当的方式为这些边缘人群提供支持和帮助。这一点在亚太地区尤为突出。中小企业是亚太地区各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占到了企业总数的96%,创造了私营部门三分之二的工作机遇。在中国,中小企业对GDP贡献率也超过了50%。

2.助力数字经济普惠化,对万事达卡有哪些意义?

对于企业而言,不该把推动数字经济普惠式的发展视为一项慈善事业或企业社会责任行动。从万事达卡的情况看,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其实与企业投身慈善事业或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同样重要,这与公司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初心不仅不存在矛盾,而是指向了更为长远的价值创造。

普惠金融其实对我们企业的自身发展有着更为直观与直接的意义——影响到我们的商业行为。普惠金融拥有足够潜力反哺企业的商业行为,使其具备可持续的积极社会影响,助力商业模式、产品和服务与更广泛的社会及经济需求保持和谐一致。

在万事达卡,普惠金融关乎到我们的业务部门如何运营,新产品和服务如何研发以及新伙伴关系如何形成。数字鸿沟被填补的同时,我们也有更大的市场发展自身业务。

简历

常青,目前担任万事达卡中国区总裁,负责万事达卡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发展运营,帮助提升万事达卡的品牌战略。常青2012年3月加入万事达卡,历任万事达卡大中华区执行副总裁及中国区总经理,协助银行拓展其境内外万事达卡业务,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万事达卡产品和服务,以及开创业务利润增长点。在加入万事达卡之前,常青曾经在汇丰银行、澳新银行等银行工作超过15年的时间。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