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可转债连遭爆炒强赎风险骤升,提防“黑天鹅”惨案重演
尽管A股遭遇大面积杀跌,但可转债依旧火爆不改。
8月12日开盘后不久,银信转债、万顺转债等纷纷公告“临时停牌”,原因均是上涨达到20%触发熔断。截至当日收盘,盛路转债、模塑转债、万顺转债分别大涨38.2%、29.83%和24.64%。
第一财经注意到,经历连日大涨后,一些可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比如横河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已经达到400.9%,蓝盾转债和盛路转债的转股溢价率也分别达到148.68%和146.88%。
“过高的转股溢价率会透支转债对应正股未来的上涨空间。高价股不具备债底的保护功能,一旦权益市场破位走熊,溢价率容易自高位快速回落,市场波动较大。”深圳一位公募基金经理称。
投机属性激发
8月份以来,可转债迎来一波资金炒作行情。截至8月12日,29只可转债涨幅超过10%,9只超过30%。横河转债、广电转债、蓝盾转债这三只可转债的涨幅则超过60%。特别是横河转债,8月1日至今累计上涨128.4%,在8月7日当日,横河转债单日涨幅更是高达62.71%。
尽管没有8月10日11只可转债熔断的盛况,但到了8月12日,依旧有模塑转债、蓝盾转债、银信转债等多只可转债熔断,万顺转债和盛路转债更是2次熔断。
与此相对应的却是A股市场的大面积调整。8月12日,上证指数、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63%和1.98%,前期热门的军工、医药生物大幅杀跌。
“这种现象频繁发生,背后的核心原因是供需不平衡。因此,在市场情绪整体向好的时候,可转债有被短期资金过分炒作的可能。在交易制度层面,股票有涨停板限制,单日最高上涨10%,而可转债没有涨停板限制。因此,当对应股票涨跌停时,往往会引发可转债的大幅波动。”拉曼资产高频交易部高级交易经理顾俊说。
而事实上,第一财经也注意到,这些遭到爆炒的可转债,往往规模都不大,但日交易金额却很大。
以盛路转债为例,8月12日盛路转债存续余额为0.53亿元,当日成交额为36.2亿元;横河转债存续余额为0.38亿元,当日成交额为59.4亿元。
对此,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胡泊认为,可转债中包含了转成正股的机会,相当于隐含了期权价值,所以具备一定的高弹性投资价值,再加上现在有部分可转债存续规模较小,而且是日内T+O交易,从而进一步激发了这部分可转债的投机属性。
不过,在富荣基金固定收益部相关人士看来,6月底以来,可转债市场出现较为明显的涨幅,主要是在跟随正股市场,交投热度有所提升。但同时其也观测到,转债市场整体近期实际上是跑输正股的,整体转股溢价率有小幅收缩,并不能简单地认为一轮大的行情已经开启。
“经过前期的上涨,目前A股市场处于较高位置,而转债市场进可攻退可守,平价适中的转债既有牛市进攻的空间,又具备下跌的防守能力,无论后续权益走向牛市还是震荡市,转债市场都具备较高的性价比。”
注意高价转债风险
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显示,在多日大涨后,部分可转债转股溢价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比如横河转债目前转股溢价率为400.9%,亚药转债、蓝盾转债和盛路转债的转股溢价率也均超过140%。
事实上,在3月中下旬的时候,可转债就有过一轮游资拉动、疯狂爆炒的行情,当时横河转债作为爆炒标的之一,一度由于超高的换手率和波动率,导致深交所下发关注函并且要求公司对于该情况进行风险提示。这种游资过度炒作,意欲疯狂收割散户,往往是造成可转债偏离其自身内在价值暴涨的主要原因。
“比如最近遭遇爆炒的可转债,往往日内换手频率非常高,炒作的特点极其明显。大涨之后的可转债,整体溢价非常高,呈现出非常强的投机特性,因此并不是一个良好的投资品种,投资价值不高。”上述公募基金经理称,“可转债在低溢价率的情况下,与其正股走势相关性比较高。而部分可转债在暴涨的行情下,已经偏离其内在价值了。”
“在规避风险层面,高价转债的风险尤为需要投资者予以重视。在高价转债中,正股弹性强,债项设计上债性保护不是那么好的品种,投资者更加需要注意风险。由于可转债可进行T+0交易,因此部分可转债容易遭到资金的炒作,炒作潮冷却后将回归基本面,因此届时可能会有较大的杀跌风险。”顾俊向第一财经表示。
第三季度以来,股市回暖,上证指数从2800点直探3400点,权益市场的成交量再度吸引市场流动资金,令转债跟随其正股上涨,可转债市场再度引起游资的关注。
顾俊进一步告诉第一财经,可转债市场标的供给增加,个券中出现了更多机会,但需对行业和公司进行甄别。从指标层面来看,可债券短期处于较为平稳的阶段,部分可转债存在转股溢价率等估值指标偏高,经济增速显著低于预期,由于可转债价格与正股价格具有联动效应,故仍需时间观察权益市场对可转债市场的后续影响。
业内人士也表示,投资者在择券的过程中,应适当规避进入转股期后高价交易的转债及转股溢价率较高的转债,避免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择券过程中,可考虑平价适中、转股溢价率不高、YTM较高的高性价比债券,以更好地发挥转债市场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在控制风险的同时获取较为稳健的收益。
“不赎回”背后
需要看到的是,转债大涨后,高价交易的转债需要面对一定的赎回风险。这是因为转债发行条款中往往会规定赎回条款,进入转股期后,转债如果有10到15个交易日价格处于130元以上,存在公司以略高于100元的价格(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强制赎回的风险。
对于可转债玩家而言,5月份发生在泰晶转债的一幕仍历历在目。
5月6日晚间,泰晶科技公告称,由于泰晶转债触发了赎回条款,公司决定对泰晶转债行使提前赎回权。按照5月6日的收盘价,转股溢价率为170.83%,转股值为134.75元/张。5月7日,泰晶转债开盘暴跌30%,报255.46元。随后泰晶转债暂停交易,自14时57分起恢复交易。尾盘三分钟,泰晶转债继续暴跌,最终下跌47.68%。至该转债摘牌时,其价格仅为125.47元,较前期最高价跌幅超过七成,投资者损失惨重。
“高价交易的可转债,一旦触发强赎,转债价格终究回归其转股价值,这将会使买入高价可转债的投资者承受巨额亏损,几个月前的‘泰晶转债’强赎雷便是如此。”优美利投资创始人贺金龙对第一财经称。
需要看到的是,泰晶转债曾经公告不赎回,但一段时间后,再次选择赎回。由于公告赎回时转债价格与转股溢价率均处于较高位置,遂引发亏损惨案。
第一财经也注意到,类似于泰晶转债这种公告不赎回的个券不是个例。7月份以来,公告不赎回的可转债新增了近10只,在满足赎回条件后逐渐有上述公式选择不赎回,这种情况也成为一种常态。
分析人士称,近期公告“不赎回”的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债,大多数具有规模较小,距离回售期较远的特点,因此不仅具有流动性风险,而且存在游资炒作的风险更大,这往往使得这些可转债会具有较强的“股性”。
“投资者应该注意这类经过游资炒作的炒高价格的可转债投资的风险,应当结合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基本面,以及股票趋势和可转债内在的转股价值,去做投资决定,避免被游资收割。”贺金龙进一步说。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