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家:应多关注就业质量,我国每周工作时间远超OECD国家
2020年6月18日,郑州,“河南省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场双选会”在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举行。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樊旭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文凯日前指出,学界分析发现,失业率越高的国家,就业质量和就业的社会保障反而越好,反之亦然。因此,当前我国在保就业工作上,除了提高就业率,还应多关注就业质量,不能以就业质量下降作为代价。
8月1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举办的在线会议上,孙文凯表示,长时间以来,就业问题中就业数量如失业率、劳动参与率等指标更多被提及,但就业质量被提及较少。虽然最低工资、社会保障、工资水平、劳动时间等也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指标,但被重视程度远不及数量指标。
鉴于此,孙文凯指出,当前我国就业质量存在几个表现较差的方面亟待关注。
其中,劳动时间过长是首要问题。2010年到2018年,我国工资水平逐年提高,与此同时,每周工作时间整体有所下降。然而值得关注的是,从2015年开始,每周工作时间呈增加趋势。
“2018年,我国每周工作时间是46.5小时,远远高于OECD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他们是平均不到40小时。”孙文凯说,虽然工资水平在上升,但这是以劳动时间过长或过劳为代价换取的相对高收入,因此整体就业质量指标不一定高。
根据2014年至2018年的研究样本,孙文凯发现,过劳和由于技术革新使工作内容简单化等因素对劳动者工作态度产生了负面影响,整体工作满意度呈下降趋势。
其次,不同产业之间的就业质量有所不同。整体而言,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就业质量不如第三产业。
孙文凯分析称,第一产业虽然整体工作时间不高,但收入水平最低;作为吸纳就业主力军的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和建筑业,工作时间长且收入不高;第三产业工作时间虽长,但工资水平较高且增速较快。一定程度上,这也是近年来劳动力不断从一、二产业进入三产的原因之一。
此外,孙文凯强调,教育错配也是影响就业质量提升的一个关键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你教育水平很高,但做的工作太简单了。”他说。
其研究数据显示,近年来教育错配度呈现出上升趋势,这说明就业市场没有很好地做到职位匹配,造成了教育浪费。
“改善就业质量这个任务非常艰巨,我国在提高这些指标上应该投入更大力度。”孙文凯说。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