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央视财经评论丨通过梯度转移提高“中国制造”边际效益
梯度转移将有助于明显改善“中国制造”的边际效益。国务院政策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当地实际,通过基金等方式,支持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培育一批东部与中西部、东北地区共建的加工贸易产业园区。鼓励中西部、东北地区发挥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外贸产业。”客观地说,在保护主义政策抬头和全球疫情的冲击下,全球供应链必将发生重组。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的资本来源地在调整他们的产业政策,给外向度很高的“中国制造”带来挑战。驰骋全球市场辉煌了几十年的“中国制造”的未来道路如何走,考验着中国经济。
被国际经济领域描述为“雁阵”发展模式的东亚地区,从战后日本的起步,带动亚洲四小龙起飞,接着中国改革开放造就了沿海东部地区外向型的制造业和强大产能。单纯从规模上说,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产业延伸的地理空间,都无法与当前的中国东部沿海与内地相比,被形容为世界工厂的只是中国沿海有限的几个地方。前几十年的“中国制造”并非地理和经济区域上的全国布局,广袤的中国内地,工业化的进程和发展还有巨大的优势和空间。
企业转移经济活动和生产空间是便于要素聚集,是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改革开放之初把大量加工企业布局在沿海和东部,是因为这里交通的便捷、技术条件和劳动力素质。随着高铁、高速公路、通信网络等设施的建设,内地和西部要素流动的堵点已经消失,内地和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在加速,中国内陆城市的国际化进程、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快速推进,需要新的产业和实体经济来支撑。
一项好政策出台的时候,内地和西部地区不能坐等,任何制造业转移到全球的任何地方都有竞争,市场的动力源和出发点就是竞争,否则就不会有效益和盈利。从制造业性价比、成功率以及上下游通道、生产服务业的配套、产品市场等因素考虑,梯度转移更有利于内地和西部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全国不同梯次的良性、有机和均衡的产业布局。同时,梯度转移使打通国内大循环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支点,有利于中国经济更加均衡,推动东部与内地和西部经济结构互动、优化产业布局、引导要素流动。这是“中国制造”新的舞台和空间。(央视财经评论员)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