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圳GDP连续4年超广州,广深谁能稳坐“华南一哥”交椅?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李慧敏 | 北京报道
围绕广州、深圳两座南方一线城市的相关话题总能不断引起人们关注。
各地2020上半年GDP数据陆续出炉,深圳上半年GDP达到12634亿元,超过广州的10968亿元。其实,自2017年以来,深圳已连续4年GDP超越广州。
“不只GDP,深圳的利税、金融体量、上市公司数量、专利数量等指标早就超过广州”
作为广东省会,广州经济一直以来稳坐广东头把交椅,但是深圳近几年步子越迈越大。2017年以来,深圳GDP就实现反超,始终排在广州之前。先是小幅领先,后是大幅超越。
从2019年的GDP数据来看,广州与深圳之间已经差了一个珠海市。2019年,深圳GDP为26927亿元,广州则为23628.6亿元,两者相差约3300亿元,而当年,广东省珠海市的GDP为3436亿元。
广州2020上半年GDP实现10968.29亿元,同比下降2.7%。与此同时,深圳2020上半年GDP实现正增长,比上年同期增长0.1%,同期全国GDP增速为同比下降1.6%。2020上半年,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仅深圳实现正增长。
而从人均GDP上看,深圳依旧排在广州之前。深圳2020上半年人均GDP为9.4万元,排名全国第二,而广州以7.17万元人均GDP,排名全国第10。
“其实除了经济总量,深圳的利税、金融体量、上市公司数量、专利数量等很多指标早就超过了广州,只不过GDP总量是一个主要指标,大家都比较关心。”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挑战深圳经济发展的是,地太少
观察深圳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观察其产业发展。
“从产业发展来看,深圳已经转型几轮了。从早期的‘三来一补’,搞加工贸易等低端产业,到后来该关闭的关闭,该转移的转移,这些低端的东西都已经过去了,现在深圳的产业层次还是比较高的。像新一代信息技术,代表企业有华为,互联网企业有腾讯等,还有比亚迪、大疆等。深圳高科技企业、独角兽企业数量比较多。这是它的创新因素决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陈耀告诉记者,“深圳的创新跟北京、上海、合肥、杭州等城市还不一样,后者这些城市,研发投入主要来自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等,而深圳的科技创新主体主要是企业,企业研发投入占比约90%。从结构上来看,主要是偏应用、偏市场这种科研成果多一些。这也是深圳这些年能一直保持较好增长的因素之一。”
上半年,第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落户深圳,在陈耀看来,这对深圳来说是含金量最高的政策支持之一。
“深圳还有一个特点,人口非常多元化,且年轻人、大学毕业生多,城市有活力。改革开放40年,深圳的创新精神比其他城市要强,企业家精神也充分发挥,到目前深圳先后有12任书记,每任书记到深圳来都有很大的改革力度。”胡刚告诉记者。
胡刚谈到,“从深圳的经济结构看,电子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业发展较快,这个是比较有潜力的,未来发展还会进一步加快。中央对深圳的支持力度也很大,深圳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次特区40周年会不会再给深圳新的红包也不好说。”
然而,近年来深圳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作为超大城市,它的可供土地资源非常有限,不管是生活、住宅用地,还是产业用地,都已经几乎没有空间了。土地的稀缺性导致供给受限,且每年还有新增人口,深圳房价居高不下。
“房价高,从理论上讲会抑制人才流入,但到目前来看,深圳应该是前期在保障房、廉租房方面有一些储备,目前还是有一定保障的。但是长期的这种较高的房价对一个地区的伤害,对其经济的伤害还是很明显的,会有一定的挤出效应。所以这个问题深圳需要去解决,我们看到,深圳政府也的确是在不断想办法去突破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主要还是取决于普通住房保障的这一块,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陈耀谈到。
“改革开放40周年,如果再有支持政策,对深圳来说,最实惠的就是再给它一点地,给它增加一些空间资源。”陈耀表示。
不和深圳拼经济,广州可胜在均衡发展
在胡刚看来,深广在经济上的差距未来还会继续扩大,广州想要反超深圳很难。
“广州、深圳,虽然靠得很近,但两个城市的差距还是挺大的,从港口的区位来看,深圳比广州更好一点,更靠沿海,比如它的盐田港,水深条件、港口条件都比广州的南沙港要好,更靠近外海,深圳现在的集装箱运量,外贸运量已经超过广州和香港。深圳也更靠近香港,香港对它的产业影响还是很大的。”胡刚表示。
“但是,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城市历史比较悠久,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全面均衡,不管是产业方面,还是文化高等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都比较齐全,发展比较均衡。”胡刚告诉记者。
“广州相比较起来,在创新上没有太突出的表现,整体产业层次还不是很高。”陈耀表示,“不过,广州其实有很多深圳没有的东西,它是广东省的省会,广东省的政治中心,它的面积要比深圳大的多,是深圳的三倍多,城市的自身资源应该说比深圳要好的多。未来要在创新上取得突破,把各方面优势更加突显出来。”
与胡刚观点不同,陈耀认为,“广州的区位条件还是非常有优势的,处在珠江口西岸、东岸的交汇点,现在珠江东西两岸的发展都绕不开广州。在综合交通方面,广州航空、高铁、高速公路、航运都处在枢纽位置上。长江的入海口有上海,英国的伦敦其实在泰晤士河出海口,这样一对比就知道,作为珠江口的门户,广州的定位还可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前先对标上海,打造国际大都市,广州的条件无疑是很好的。”
“并且,未来,包括广佛一体化发展,与珠江口西岸地区加强合作,与泛珠江地区它的腹地这些区域加强合作,广州的发展空间会很大。广州如果未来选准了方向,它的发展非常有优势条件。”陈耀进一步谈到。
同时,与很多老城市一样,广州也需要摆脱历史包袱。
“广州有一些城市更新的问题,如老城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新城区的打造等城市更新发展上,需要去创新。”陈耀告诉记者,“北京举办过亚运会、奥运会,上海、杭州、青岛、厦门等城市也举办过G20会议、上合组织会议、金砖国家会议等国际大型会议,通过组织或承办这些国际会议、赛事让城市的面貌有了大幅提升,广州在这方面还需要争取一下。现在广州除了广交会,还可以承办一些国际性的大国外交型的活动,通过举办国际性活动和体育赛事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改造,以及提升城市的品位和能力。”
差异化互补合作是方向,谁主谁辅留悬念
事实上,对于广深两地,专家认为,应该更多地去考虑它们之间的合作。
“深圳的发展,广州对它有很大的支持,如人才等方面,还有它发展初期给予的各方面支持。所以广深这两个城市,应更多地去考虑它们的合作。”胡刚表示。
陈耀谈到,“未来广深各自可以按照自己的比较优势去形成合理的分工,大湾区规划对这些城市都有不同的定位,通过这种差异化分工,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互补的关系。未来应该说都能够获得很好的健康发展。”
“在产业创新上,广州和深圳在科创上面要有一些差异化的分工,深圳主要还是突出这种应用型的创新,广州在基础科学方面有一定条件,在这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新的突破口,在基础科学方面建立自己的独有方向,培育适应未来新科技革命变化的新型企业,在一些稀有的领域,比如别人不干或没有注意到的领域提高一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变革中找到一个发力点,这是决定广州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陈耀说。
在胡刚看来,如果广、深、东莞、香港“组团”发展,逐渐融合,就形成了一个巨型城市,其经济总量、创新活力,各个方面都可以说是全球一流,会超过东京、纽约等。“这个前景非常值得期待,现在趁着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要去看深圳怎样把广州、东莞、香港都拥抱起来、联合起来,共同繁荣。”胡刚表示。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