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香港首例新冠再感染不应过度解读 对疫苗有挑战


来源:第一财经   时间:2020-08-25 10:39:26


原标题:专家:香港首例新冠再感染不应过度解读 对疫苗有挑战

香港大学袁国勇团队8月24日发表研究文章称,一名33岁的香港男子确认在首次感染后的4个半月,再次感染新冠病毒。

香港大学团队称,这是全球报告的首例新冠确诊再感染病例。上述研究结果发表在预印版科学网站《临床传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上,这名男子两次感染的间隔时间为142天。

但专家认为,仍然需要更多研究来证明这起病例是否为真正意义上的“首次”。

如何定义“再次感染”仍有争议

在第一次感染时,男子出现了咳嗽、喉咙痛和发烧等症状,在第二次确诊感染后,男子再次被要求住院,但是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据披露,男子第二次感染是从欧洲回香港的机场被筛查检测出新冠阳性的。

值得注意的是,男子第一次感染的病毒标本遗传物质分析显示,病毒与美国、英国春季感染的病毒株相关;而第二次感染则是与7月、8月在瑞士和英国收集到的病毒株相关。这种情况说明男子两次感染了不同病毒株的新冠病毒。

研究人员写道:“这种情况说明即使从第一次感染恢复后几个月,仍有可能发生再次感染,我们的研究表明,即便患者通过自然感染或者疫苗接种获得了免疫力,但新冠病毒也可能像其他普通流感病毒一样,在人体内持续存在。”

该研究论文的主要作者之一、香港大学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Kai-Wang To博士表示:“这一发现并不意味着疫苗就毫无用处,疫苗接种引起的免疫力可能不同于自然感染引起的免疫,当然还是要等待疫苗试验的结果,看看有没有效果。”

世卫组织流行病学家范科霍夫(Maria Van Kerkove)周一表示,香港大学的研究案例现在尚无法得出任何结论性的判断。此前已经报告多起出院病人再次检测新冠呈阳性的病例,但是并不清楚这些病例是完全康复后再次感染的,还是初次感染后人体内仍然携带了病毒的残留片段。

中国新冠治疗专家组成员、北大第一医学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今年早些时候曾表示:“出院后再次检测呈阳性的中国患者的初步比例为5%至15%。”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颜学兵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任何传染病都可能会再次感染,但感染后没有出现症状就说明已经获得了免疫能力。而接种疫苗主要是为了防止感染后发病导致的重症,就看如何理解什么是感染了。”

他认为,只有在检测到活的有致病性的病毒,并且导致患者出现了症状,才能定义为真正意义上的“再次感染”。“即便活病毒侵入体内,但是不发病,也说明人体被免疫保护了,再发病则说明免疫力不持久。”颜学兵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疫苗是否有效,要看感染或者用病毒攻击后是否发病。”

中和抗体保护作用存疑

多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公共卫生专家和病毒学家都表示,再次感染新冠可能有多重因素,比如首次感染后的免疫力衰减,无法对第二次感染形成保护;也有可能是首次感染的免疫力无法对不同病毒株的新冠病毒形成保护,这就对疫苗的研发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香港大学的研究显示,上述男子两次感染的病毒株已经发生了变化,有9个蛋白出现变异,这意味着首次感染产生的免疫无法提供保护。”一位长期研究冠状病毒的科学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也意味着即便感染过一次新冠,还是需要接种疫苗。”

伦敦大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的遗传学研究员弗朗索瓦·鲍卢克斯(Francois Balloux)教授表示:“香港大学报告的新冠再感染病例,是首例提供了明显证据的二次感染,这也是难以避免会发生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它没有告诉我们免疫力持续的中位数或者平均时间多长。从早期的观察来看,免疫力是随着时间而衰退的。”

过去已经有多项研究表明,新冠感染后,患者在一段时间内会产生抗体,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的水平可能会衰落。

8月17日,复旦大学吴凡教授和黄竞荷教授带领团队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 Internal Medicine)发表文章,探究了上海175名新冠轻症患者体内的中和抗体与他们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新冠中和抗体水平在疾病发作后的4-6天开始上升,并在10-15天达到峰值,在出院后抗体浓度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这与此前重庆医科大学在 《自然-医学》的报道一致。

吴凡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该研究的结果再次支持了新冠患者在康复后的抗体浓度会显著下降的现象;而抗体浓度下降后能否继续给患者提供足够的免疫力,答案依旧未知。

研究还显示,更高浓度的抗体与更强的保护作用之间似乎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这就带来了两个更有待思考的问题:首先是疫苗带来的高浓度抗体真的能够抵抗新冠病毒感染;其次是不同人群需要的新冠抗体浓度是否不一样。

针对上述问题,吴凡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都没有答案,但也从某种程度上给未来的疫苗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

针对香港再次感染新冠的病例,吴凡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对疫苗研发而言可能不是个好消息。抗体或者其他免疫反应不持久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病毒可能逃逸中和抗体。”

这意味着目前基于一种新冠病毒进化枝来进行研发的疫苗,可能无法预防其他进化枝的感染。上海公共卫生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朱同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病毒变异后第一次感染产生的免疫可能就不起作用了,最终提供免疫的可能还是淋巴细胞。”

吴凡教授团队的研究还发现,入院时淋巴细胞数目更低、CRP(C蛋白反应)水平更高的新冠患者,出院时和恢复期内的中和抗体水平更高。CRP是感染时炎症反应的指标,CRP越高,说明炎症反应越强。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