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访原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行长王喜义:深圳40年金融改革如何“摸着石头过河”
“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为什么讲‘要摸着石头过河’,因为这些在中国都没有搞过。所以我就采取三种办法,先斩后奏、斩而不奏、边斩边奏,否则,让别人批准,就等于让人家承担责任。”回忆深圳金融改革历程,年逾85岁满头白发但仍精神矍铄的原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行长王喜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深圳市用了40年时间,从边陲渔村变为亚洲第五大城市、全球第十一大金融中心城市。深圳去年首次进入“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前10位,40年来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创造了全市约1/6的GDP和近1/4的税收。作为我国金融改革的“排头兵”和“试验田”,深圳创造了多项金融业“第一”:新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第一家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一笔按揭贷款、第一家银联公司、第一个放开黄金饰品市场等。
王喜义和他的同事们在深圳经济特区创立之初便开启了领先全国的121项金融改革创新。“说难忘的时刻也好,困难的时刻也罢,总之我们把这台戏唱下来了。”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这个特殊的时点,王喜义向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回顾了这段改革创新史诗背后的故事。
王喜义说,“深圳改革就是给全国做示范、做试验,应该有这种使命感,因此深圳的金融改革基本上都推广到全国了。”
先行先试开创证券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在前十年打下的基础,从破土发展到开花结果,都是在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下建立起来的。”王喜义说。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创立。当时深圳仅有按行政区域设置的中国银行深圳办事处、农业银行深圳支行、建设银行深圳支行、人民银行宝安县支行等。自1984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作为省级分行也随后成立,协调和推动深圳金融改革。为支持特区,深圳实行特殊的金融政策,自1986年开始在金融方面有四个特权:信贷资金“切块”管理权、利率调节权、存款准备金率调节权、机构准入审批权。
为了改变单一靠银行间接融资的状况,开辟直接融资渠道,迫切需要建立规范化的证券市场,以方便企业直接从市场融资。
1985年9月,深圳着手筹建深圳特区证券公司。王喜义去八宝山时,恰好遇到时任人民银行副行长刘鸿儒,便向他表达了要在深圳成立一个证券公司的想法。“鸿儒说,让深圳试一试吧。”王喜义告诉记者。1985年9月9日,人民银行总行正式下发批文。后来,王喜义把这天称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破土”日。不过由于王喜义工作调动原因,特区证券公司的事被搁置了两年。
直到1987年9月,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由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独资改组为10家金融机构出资合办的股份制企业,正式注册成立,这是新中国的第一家证券公司。
“边斩边奏”筹建深交所
早在1982年-1984年,深圳特区成立后不久,本地一些集体企业便开始探索招股筹资,走企业股份化道路,这是深圳企业股份化的萌芽。1986年10月,深圳出台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正式开始特区企业股份制改革。
1988年,时任市委书记李灏找到王喜义,讨论成立一个专门的领导小组,加快建设深圳的资本市场。于是时任深圳副市长张鸿义、时任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董国良和王喜义牵头领导,组成了深圳证券市场领导小组。
深圳证券市场领导小组筹备建立深交所的过程也颇费一番周折。李灏推荐日本野村证券、香港新鸿基公司作为证券市场顾问。与两家公司交谈后,王喜义最终选择新鸿基做筹建深交所的顾问:新鸿基公司在香港,来往比较方便;语言相通,沟通成本低;香港证券市场经验也便于深圳借鉴。“新鸿基公司给我们办了四期学习班,讲股市的运作。新鸿基公司只象征性地收取了深圳人民银行一块钱作为顾问费。”王喜义笑称,“我们可能是世界上请顾问花费最少的交易所了。”
在深交所筹建过程中,深圳证券市场领导小组组织人分几批前往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印尼、香港、英国、法国等地交易所进行考察,对于交易形式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是使用电脑撮合系统,加快运转的速度;一种是采取手工竞价方式,身着“红马甲”的交易员接到客户委托后口头报价并手写在白板上。“新中国成立后就没有股票,大家都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如果像英国、法国那样就一台电脑在交易所里面,大家会没有感性认知,我想还是应该让老百姓亲身感受一下。所以我们还是用了一批穿红马甲的经纪人在场内来回跑,也热闹一下,让大家有点感性的认识。”
不过,证券市场筹备一切就绪的时候,正式批文却一直没有下来。在还没有总行正式批准的情况下,由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下文批准,深圳证券交易所在1990年12月1日敲响了开市钟,开始试营业。次年的4月16日,总行的批文才正式下发,这时深交所已经运作半年。1991年7月3日,深交所才举行了正式的开业典礼。王喜义说道,“所以大家都说,深交所是先出生后领出生证。”
“斩而不奏”救市
从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到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开始加紧运作起来。
王喜义回忆,当时的特区证券公司既有股票发行的责任,又承担股票交易的功能,还承担股票登记过户的职能,一身三用。“当时都是手工操作,还有些自营业务,工作量很大,所以那时候很辛苦。”他说,“特别是股票,最初深圳发展银行发行股票的时候,一开始大家还不认这个东西,说我买国债还本付息,存在银行还给利息,随时都可以提取,买你这个股票有去无回。”为此,证券公司的人就开着大喇叭车沿街去宣传广播。
交易所成立之初,股票价格大起大落。深圳发展银行从每股20元最高时涨到了140元。为了股市的合理运行,市政府通过收取印花税等调控措施,使股市“冷却”了下来。“但后来股市又一落千丈。”1991年4月到11月,深圳发展银行的股价从每股140元落到了13.7元。“咱们新中国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不能让它垮掉。”于是王喜义向李灏与和张鸿义报告,决定采取信贷资金干预。当时,王喜义去找了中农工建四大行的分行行长,投放了两亿的信贷资金到股票市场。大概经过一个多月的运作,股市终于逐渐回升,稳定了下来。“按说也是违规,但现在回想起来,在当时的历史节点上,这个‘违规’也是必要的。”
外汇市场之源
深圳特区外汇调剂中心的创立,是全国统一的外汇市场的源头。
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随着“三来一补”模式的推广,深圳开始步入外向型经济大发展时期,当时深圳的外向型经济已超过全市经济的50%。而根据当时的外汇管理条例,企业出口创下的外汇只能到银行去结汇;进口需要外汇,也只能去银行按照牌价购买外汇。
但这个管理条例并不适用于外汇需求量巨大的深圳。“有的企业创汇但不用汇,有的企业是用汇但不创汇。因此就形成了市场,有一些企业之间就私下串换。”王喜义回忆。1985年一季度,深圳私下市场上就有1.5亿元外汇交易,参与的有60家企业。
为了建立合法的渠道,李灏决定成立外汇调剂中心。
1985年12月,经深圳市政府、深圳司法部门和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等单位的筹划,深圳经济特区“外汇调剂中心”挂牌营业。1985年12月12日,外汇调剂中心进行了第一笔外汇交易,同时这也是新中国第一笔外汇买卖,总计100万美元。
虽然挂牌运营了,但外汇调剂中心在当时并没有得到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批准。直到三年以后,1988年,国家外汇管理局才正式下批了外汇调剂中心经营的许可证。
自此,全国各地纷纷仿照深圳的做法,开设外汇调剂中心。到1990年3月,为建立一个公开的外汇市场,深圳经济特区外汇调剂中心大幅修订原有办法,引入经纪人制度,实行调剂中心会员制。交易方式为公开竞价,全面实行电子化,资金清算采取保证金方式。1994年,深圳先后与全国20多个省市外汇调剂中心电脑联网,成为全国统一的外汇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辛继召,雷思敏 编辑:包芳鸣)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