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消息,由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和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主办,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和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金融科技50人论坛协办的“金融科技与区域金融发展: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研讨会今日在京举办。这是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成立后举办的第六期会议,也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举办的第一次线下会议。
金融科技弥补了传统金融的不足,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关键环节。在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之下,我国长期存在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突出矛盾面临新的改革契机。金融与科技的融合能够发挥各自优势,聚集各方资源,在生产、消费、流通等环节中,提供符合区域特点及需求的场景金融服务,赋能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朝阳区是我国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金融科技已经成为朝阳区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朝阳区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来自政产学研不同领域的嘉宾齐聚北京朝阳,就北京市朝阳区的金融科技与区域金融发展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首先是致辞环节,由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和北京市朝阳区金融服务办公室副主任卫逸群做开场发言。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地方金融监管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秘书长徐义国主持了致辞发言环节。
杨涛: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首先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当前金融科技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金融科技不仅仅是“金融+科技”自身问题,经济发展趋势和金融发展格局都会对金融科技发展形成重大的制约。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格局下,我们不断强调扩大内循环、巩固外循环,金融科技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此外,面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率下行的压力,除了一些短期的刺激政策之外,新经济和数字经济将成为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动力。因此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来看,金融科技不仅仅是一个局部的产品或服务,也不仅仅是一个商业模式或者一个渠道。通过推动金融的数字化改革进一步适应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这是讨论金融科技的一个重要起点。
从微观层面来看,讨论金融科技问题需要聚焦到小的层面,即“不同的技术+具体的业务”在落地过程当中遇到的具体矛盾和挑战。比如支付企业和实体企业进行合作时,实体企业进行财务进账需要银行回单,而无法接受支付企业或者银联的回单。这些具体问题涵盖了金融融资、风险管理、资源配置等各个领域,是推动金融科技真正落地的着眼点。
地方金融在金融科技发展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地方金融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温州和泉州金融改革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金融改革模式,但是这种改革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为金融本身需要自上而下的统筹规划;第二阶段强调自上而下的金融改革,特别将上海自贸区模式纳入到国家层面的金融改革;第三阶段强化了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职责,由地方政府解决地方金融机构的风险问题。无论在哪个阶段,地方政府都发挥着重要的平台作用,能够促进技术与场景的对接。技术具有共性,但是场景在每个城市和地区千差万别,地方政府除了招商引资之外,在金融产业链的生态化发展当中也将发挥更多的准入作用。
卫逸群:北京市朝阳区金融服务办公室副主任卫逸群
北京市朝阳区金融服务办公室副主任卫逸群主要从五个方面介绍了朝阳区近年来金融科技工作的开展情况。一是制定出台了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了在服务金融国际化和金融科技企业发展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加大对金融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共同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
二是金融科技助力疫情防控,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依托朝阳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构建了“交易场景+金融”的融资模式。为解决疫情以来农产品滞销、供应链受阻等问题,中信银行、蚂蚁金服等金融科技企业开展了一系列的有效探索和尝试。
三是加强金融科技产业布局,划分五类金融科技企业类型,摸底近20家金融机构和标杆企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等一批智库资源持续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前沿研究,百信银行、网联科技等一批金融机构长期专注于金融科技的研发和应用,在重点金融科技企业中培育出老虎证券,中关村科技租赁等境外上市公司,还有一批优质企业即将登陆资本市场。
四是鼓励金融科技创新项目,积极支持对金融业有重大突出贡献的科技成果应用。如百信银行申报的“百信智能聚变引擎”项目荣获首都金融创新项目激励奖,中关村科技租赁的科技租赁项目荣获首都金融创新激励项目提名,百信银行参与的“基于区块链的企业电子身份认证信息系统”纳入北京市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朝阳区的金融科技项目在不断先行先试中发挥了服务实体经济的巨大作用。
五是加强金融科技手段风险监测。结合朝阳区金融科技领域呈现的ABCDEFG(A代表人工智能、B代表区块链、C代表云计算、D代表大数据、E代表绿色金融、F代表金融科技、G代表全球化国际金融)区域特征,对金融业重点领域进行全方位风险监测。
第二部分是主旨演讲环节,邀请到了百信银行副CIO于浩瀚、蚂蚁集团北京分公司总经理王强、中关村科技租赁副总经理窦继岩、北京青云科技财务总监崔天舒、北京优品三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陈芝芳从所在行业角度对本期主题进行深入分析。主旨演讲环节由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首都金融智库合作基地主任李晶主持。
于浩瀚:百信银行副CIO
百信银行副CIO于浩瀚围绕“百信银行数字化金融科技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当前科技发展推动银行业走向开放的背景下,金融服务日趋“无感化”,银行的产品能力将体现在智能服务水平上,数据是优化产品和服务水平的基础。百信银行是一家AI驱动的数字普惠银行,坚持差异化发展,探索形成百信银行特色模式;坚持“科技双线制”,兼顾灵活和稳定的管理创新,避免科技和业务脱节,避免重复建设;构建开放银行平台,形成生态场景和金融服务链接器;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实现“1+1+N”数据驱动业务与数据驱动科技的能力联合;打造纯线上银行,以打通数据链路、激活数据价值作为经营活动的主体;进行数据化科技治理,由传统管理向“数据监管”转变。
此外,百信银行通过数据风控应对转型中的风险挑战。通过准实施监控+智能处置多维度安全防护应对科技风险,通过风险管理+IT技术应对市场风险,通过流程+自动化工具应对操作风险,通过合作方准入、退出机制定期资质评估应对合作方风险,通过深度学习AI模型专家规则应对欺诈风险;通过数字化信用评级应对信用风险,通过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应对声誉风险。
最后,于浩瀚分析了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是数据价值社会融合。政府主导的数据资产交易平台,在数据隐私保护和商业价值之间取得平衡。二是场景联合金融监管。银行业务开放到生活场景,相应的金融监管范畴也应延展到金融机构之外。三是容错机制。互联网金融创新采用“监管沙盒”方式,“监管沙盒”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四是非接触服务政策。开户、面签等快速高效线上办理准入业务,需要进一步规范。五是数据监管。由行为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由制度化监管向数据科技监管转变。六是开放银行标准规范。制定泛金融标准,进行框架化管理,营造规范、公平的竞争环境。
王强:蚂蚁集团北京分公司总经理
蚂蚁集团北京分公司总经理王强首先介绍了蚂蚁集团普惠金融实践。当前数字技术是解决经济结构性矛盾的有效手段,移动支付手段缩小了地区发展差距,网商银行通过金融科技将资金注入实体经济“毛细血管”,助力金融业服务小微经营。蚂蚁集团创造的“新零售”模式助力小微商家实现数字化升级,提供金融解决方案,帮助商家进行客户关系管理,形成了供应链管理模式。移动支付可以显著促进居民消费的增长,普惠型的数字化消费信贷成为激活内需的催化剂。蚂蚁集团定位于服务长尾客户的合理消费需求,促进了商业繁荣。蚂蚁集团普惠金融创新始终坚持两个“相信”:相信人与人的信任,相信技术的力量。
之后,王强详细分析了技术对于普惠金融的支撑作用,并将数字金融服务创新迭代的技术底盘归纳为“BASIC”。B主要指区块链(Blockchain),跨境汇款是区块链重要应用领域。A指人工智能(AI),人工智能协助中和农信模式升级,致力于为农村市场中低收入用户提供小额贷款和其他普惠金融服务,让更多人回归农村实业,帮助解决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社会难题。S指安全技术(Security),守护每一个账户和每一笔交易,具有高准确率、高性能和自适应的特点。I指物联网(IoT),是支付方式的革新升级,复杂的生物识别技术助力支付方式全面升级。C指计算(Computing),蚂蚁集团助力南京银行搭建新一代互联网金融平台。
最后,王强对蚂蚁集团普惠金融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王强指出:“数字时代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机遇,技术将持续为普惠金融提供创新活力,这个新时代的最大风险是错失机会的风险”。各地政府、监管机构和商业伙伴携手同行,促进科技与金融、商业深度融合,提升普惠金融的科技含量。
窦继岩:中关村科技租赁副总经理
中关村科技租赁副总经理窦继岩围绕“数据驱动赋能科技租赁发展”这一主题分享了中关村科技租赁实践经验。当前中关村科技租赁发展战略从经验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技术从传统IT技术转变为数字金融。通过数据驱动战略,实现数据引领业务集成和客户协作的高效管理;实现依托数据优化管理,促进流程整合;实现数据有效采集,提升流程效率。中关村金融租赁利用良好的数据基础与条件,实现数据采集、数据清洗、算法更新与驱动管理的全流程、全覆盖。
窦继岩详细介绍了中关村科技租赁数据驱动的“四类画像+七大场景”。中关村科技租赁以数据为基础形成了四个画像:项目画像、客户画像、行业画像、租赁物画像。七大场景分别包括:一是精准获客:通过大数据手段实现精准获客并在其基础上,实现有媒获客与脱媒获客相结合的业务推广方式;二是准入与反欺诈,以大数据整合模型的手段,在准入机制和反欺诈识别上形成场景化应用;三是产品与服务设计,在以客户画像与项目画像的结合数据基础上形成智能化产品设计平台,同时完善客户需求与平台产品、服务的对接,建立收益协同与风险补偿机制,形成综合响应平台;四是征信与评审,建立“四位一体”的征信机制,从法人、自然人、财、物四个方面构建立一体的征信评价体系,逐步取代现有金融行业人工评审规则,建立人机结合的项目评审机制与体系;五是租赁物管理,建立租赁物画像,建立对租赁物安全性、可控性、变现性、创现能力的评价模型,结合物联网等手段的引入建立租赁物监控平台,实现对租赁物的监控及风险动态识别;六是租后管理和预警,通过内外部数据的打通形成的大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完善不同角色的画像,形成多维度的租赁后管理预警模型,并建立租后管理平台及不同级别预警的输出;七是数字化运营,建设一站式客户服务、加速内部全价值链打通,实现信息共享提升协同效率。
崔天舒:北京青云科技财务总监
北京青云科技财务总监崔天舒首先向参会人员简单介绍了青云科技的定位和特色。青云科技是一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品的企业,围绕“云之基石,自由计算”,形成了“以具备广义云计算能力的全维云平台打造数字世界基石,以统一架构和高度解耦实现全场景自由计算”的定位。
之后,崔天舒基于自身工作实践深入分析了金融科技发展问题。当前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已经步入数字金融4.0阶段,突出的特点是实时的互动与个性化交互体验。技术驱动业务创新,云、移动、大数据、社交网络、安全等成为金融科技的关键词。金融科技向服务治理、深化创新和合作共享等方向发展。利用云化交付、大数据平台、智能运维、敏捷架构等技术建设监管控综合治理平台;利用分布式架构、互联网核心、非结构化数据存储、智能风控等技术建立创新业务支撑平台;利用金融行业云、集团云服务、数据服务等建立公共云平台。
陈芝芳:北京优品三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
北京优品三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陈芝芳首先向参会人员简单介绍了三悦科技的定位。三悦科技致力于“交易场景+金融”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通过数据链场景金融解决普惠金融的难点和痛点,通过数据链形成可视化的交易链解决数字供应链金融的难题。
陈芝芳认为金融科技的发展都是在重塑金融机构,但主要是在重构银行,包括重构资产、重构负债、重构技术底层(区块链)以及智能金融/监管科技等。三悦科技以“数据链场景金融”解决普惠金融和供应链金融难题。三悦科技的核心是为“交易画像”,通过解构交易场景形成交易数据链和相对的交易闭环。通过金融交易场景的结合,以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为手段,形成不可篡改的交易数据链,以行为数据为基础,以交易数据为核心,满足银行对风控的各项数据要求,实现银行无担保的、在线的、智能的融资服务。
最后,陈芝芳对朝阳区金融科技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包括: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创建新兴金融科技产业园、重视金融创新与预防金融犯罪。
第三部分是嘉宾点评环节,邀请到了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科技专委会秘书长杨竑对各位嘉宾发言进行点评,并结合自身工作对本期主题进行分析。嘉宾点评环节由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首都金融智库合作基地主任李晶主持。
杨竑: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科技专委会秘书长
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科技专委会秘书长杨竑认为当前金融科技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需要通过实践积淀基础,形成未来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之后杨竑以“三个必然”为主线谈了自己对于金融科技的看法。
一是金融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金融科技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综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发展,重塑基础设施架构,重组市场生产要素,推动社会进步。推动数字化引领的发展模式,以及今年提出的“新基建”都是科技助力生产力发展的重大举措。当前金融科技领域一些比较超前、突破性的应用,需要在基础理论支撑、产业协同发展以及场景应用开发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是金融科技是金融创新发展的必然。首先从需求导向来看,金融行业是利用信息技术最为广泛和深入的行业,科技进步对于金融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面对来自于业务发展、规则制定、风险防范方面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快速调整金融科技战略部署。技术实现必须因需而变,并伴随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和管理规制协同推进。其次从金融基础设施的角度来看,金融创新既要保证现行体系的稳定运行,同时要开展新型架构的构建,对金融科技的挑战是巨大的。基础设施是基石,意味着可用、安全和可配置,并在一定的时期内发挥强有力的作用,支持业务的快速发展。
三是金融科技是社会协同的必然。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社会生产结构调整、国家政策部署以及行业规划指导,区域性的实践验证成为必然。当前采用的主要方式是区域性试点先行,试图突破一些关键瓶颈,包括业务、技术、标准和规则,并引发进一步研究与相关政策的制定。
最后,杨竑分析了当前金融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大与小的协同。国家战略部署体现了代表性和整体拉动效应,开展局部规划与研究、落实国家战略要求是各行业和每一层级政府的必然选择。二是整体与区域的协同。正确理解与分析国家战略要点,研究行业发展的特点与进程,同时客观认知自身所处的位置、发展意愿和资源能力。三是长与短的协同。金融科技助力行业发展、推动市场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断更新变革是发展的常态。有关基础设施、环境支撑、实施方法和选择路径都应该成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微观的商业模式走稳、走准,推而广之就是未来的目标。四是技术与应用的协同。任何一类技术效能的发挥都是多技术的融合,目前金融行业以场景创新为需求,着眼于未来发展,应该尽早建立金融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让服务贯穿于经济民生的每一个环节,尽快制定服务标准,让金融服务随时可得成为现实。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