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首家8万亿股份行诞生!招行上半年存款猛增6000亿,超去年全年,研发人员占比近一成
8月28日,招商银行发布的2020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483.5亿元,同比增长7.3%。
不过基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该行进一步严格不良认定,加快问题资产处置,加大拨备计提力度,导致净利润同比下滑1.5%至500.8亿元。
与此同时,招行继续加大科技投入,上半年全行信息科技投入近40亿元,同比增速高于营收增速。此外,该行首次将招银网络科技人员纳入集团口径,促使集团研发人员占比增至9.17%。
值得注意的是,北向资金一季度减持后,于二季度增持招行A股,累计增持规模约4330万股。
资产规模突破8万亿大关
截至6月末,招商银行总资产突破8万亿大关,达8.0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3%。其中,客户贷款总额较年初增长8%至4.85万亿元。
该行表示,上半年积极规划增量资产投放和存量资产结构调整,优先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行业投放资源,动态调整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压缩退出类行业等重点领域信贷策略。
同时,基于较好的负债基础,招行加大标准化债券投资力度,上半年债券投资余额增加约1700亿元。
招行还在半年报中透露,上半年该行深化“一体两翼”业务开放融合,通过资产管理和投行业务链接公司与零售客户,形成了“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的循环价值链。
截至6月末,招行理财子公司招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总规模达2.38万亿元,符合资管新规的新产品规模突破万亿大关;招行零售AUM突破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3%;全行公募基金托管规模首破万亿,较年初增长25%。
此外,通过投行业务发挥资产组织与产品销售联动优势,上半年招行实现企业财富管理产品销售金额1.3万亿元,同比增长16.9%。
上半年,招行私人银行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行私行客户数、私行AUM较年初增速均超过11%,其中私行AUM增至接近2.5万亿元。
存款增量创历史新高
资产端的积极布局,有赖于负债端的游刃有余。截至6月末,招行存款总额达5.4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3%,上半年存款增量近600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增量。
其中,低成本的活期存款占比较年初升高约2.9个百分点至近62%。同业存单发行余额则减少超过1400亿元,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
招行表示,上半年存款保持较快增长,一方面得益于M2增速回升提供的有利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今年以来该行加大了客群的拓展力度。
“同时,本行实施存款分类管理,通过优化考核规则,拉动成本相对较低的存款增长,灵活管控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高成本存款的规模和价格,推动客户存款结构持续优化。”招行称。
展望下半年,招行预计,货币政策或将边际趋紧,M2增速存在回落可能,加上资本市场分流等因素影响,客户存款增长可能较上半年会有所放缓。
在存款成本方面,上半年该行存款成本率已逐季下行,但招行认为,商业银行存款竞争激烈程度不减,客户存款成本仍具刚性。
为应对存款规模增长与成本管控的压力,招行表示:
一是,将继续坚持推动低成本存款增长,持续优化负债结构;
二是,通过代发、代扣代缴、现金管理等产品不断提升结算类存款份额,提升客户粘性并带动低成本存款增长;
三是,继续加强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高成本存款量价管控,引导客户存款成本下行。
不良资产证券化规模三倍于去年同期
资产质量方面,上半年招行继续从严资产分类,充分暴露风险。其中,该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的比值由85%降至80%以内。
截至6月末,招行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约30亿元,不良贷款率则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但环比有所反弹。
结构上看,上半年该行不良贷款余额的增长主要体现在零售领域,尤其是信用卡。6月末,招行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超过120亿元,较年初增长33.6%,信用卡不良率也由年初的1.35%升至1.85%。
招行解释称,信用卡业务受疫情影响较大,贷款规模较上年末有所下降,目前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在疫情和共债风险叠加作用下不良上升。
该行同时表示,疫情冲击仍在释放过程中,因此预计后续对公业务风险压力将会上升,不排除疫情对部分行业的影响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零售贷款资产质量也将持续承压。
基于此,招行一方面加快问题资产处置,上半年共处置不良贷款251.9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不良资产证券化规模超过50亿元,相当于去年同期的3.1倍。
另一方面,该行加大拨备计提力度,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上半年,全行计提贷款信用减值损失超过360亿元,同比增长22.7%。
其结果则是,招行拨备覆盖率进一步升高至440.8%,位居上市银行前列;关注类贷款、逾期90天以上贷款均较年初“双降”。其中,关注类贷款占比时隔多年降至1%以内。
展望下半年,招行表示:
一方面,要为银行业后续风险大幅上升提前谋划应对,坚持风险充分暴露;
另一方面,要优化授信准入标准,加强风险预警等全生命周期过程管理,高效处置不良资产,做好客户结构与业务结构调整,强化科技赋能,努力保持资产质量相对稳定。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