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厂》讲了一个中国制造的好故事,但现实之复杂远胜于此。欧美回流高端制造,东南亚承接中低端。2020年,新冠疫情又平添变数,市场、资金流动性承压。变局之下,无数中国工厂挣扎求生。唯有新生才能突围。
在8月29日上午举行的2020亚布力论坛夏季高峰会的“工业互联网与中国工厂”制造业论坛上,德龙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立国、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广东华铁通达高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宣瑞国、建龙集团董事长张伟祥、北京中钢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红超、 MUJIN株式会社董事刘欢等诸位嘉宾共同对话,回答“作为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如何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如何助力中国工厂突围?可能的路径有哪些?在重塑与转型中,我们又将面临怎样的压力与挑战?”
会上,广东华铁通达高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宣瑞国首先总结了工业互联网对企业的作用路径,“一个方面是管理自己企业的生产过程;另外一个方面为自己生产出去的成千上万产品,在用户当中的使用提供一个连续不断服务的媒介,这是两个重要的过程。”
宣瑞国认为中国要建设工业互联网的话,必须要有坚实的自动化、信息化基础,但现在中国并没有这个基础。“大家看到的离散工业工厂自动化可能会想到宝马、奔驰、中国中车。为它们整个产业链上生产零部件的零散制造业企业,绝大部分的自动化水平、信息化水平很低,由于这两个水平很低,因此我们的企业在应用工业互联网走向智能化过程当中必然受到一个非常大的阻碍。”
“我们有没有可能不经过所谓的互联网直接走到智能化?”,宣瑞国说,“实际上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化一个很重要的通道。现在在国内领先的流程工业利用工业互联网的企业是三桶油,是最新建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从这个方面讲,我们应用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整个石化工业智能制造的水平,一点不低于埃克森美孚或者是壳牌,但是相对于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来讲有漫长的道路去走。”
“ 在高铁行业,整个铁道部从运输运营的角度来讲,工业互联网智能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了。但是为整个高铁产业提供装备的基础企业来讲,我们的自动化水平、信息化水平和工业互联网应用水平、云化水平非常低。现在在做的是补上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这一课。”宣瑞国总结到。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