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盘和林:数字化赋能中小企是打通“内循环”突破点
来源:国际金融报
最近,“经济内循环”在各大媒体和政府政策中被频频提及,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受中美关系和疫情冲击的影响,当前世界去贸易全球化、去科技主导等趋势愈演愈烈,“内循环”这一概念被提升到如此高度,显示了高层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新判断。同时,它的出现也意味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会更加复杂严峻,不确定性因素将不断加大。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笔者认为,如何在疫情需求不足等背景下打通经济内循环障碍,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既是一个关键点,也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突破点。
在国内疫情趋稳,经济运行态势基本恢复的情况下,“内循环”这一概念的提出,必将为金融、旅游、汽车、教育等各行业带来新的机遇。360智慧商业出具的搜索数据报告显示,较今年最低谷时期,6月教育行业用户关注度增长近100%,金融行业用户关注度增长近50%。这些行业的率先复苏也推动国内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如在金融行业,经济增速下行、结构转型叠加疫情冲击,“后疫情时代”下,需求侧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无论是“质”(收益率与安全性),还是“量”(产品的充分供给),都更加迫切, “经济内循环”下居民财富将会大量借助专业机构进入资本市场,理财、基金、养老资金和保险等行业都会迎来新的爆发。
在汽车领域,今年二季度关注度恢复显著,360用户汽车行业关注度环比增长71.76%。我国汽车市场销量已连续11年位居全球第一,并占据全球约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到今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有望达到2.7亿辆。“经济内循环”将对国产汽车品牌带来极大利好,汽车研发会更加强调自主性,国产汽车相关产业链会有更大的政策支持,加上区域平衡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提升会带动中西部汽车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未来,在5G、人工智能的加持下,结合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等将迎来新一波发展红利。还有旅游行业,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旅游输出国,若中国旅游服务逆差能够转化为内需,则有望每年多贡献约1.15万亿元产值,必然会给因疫情重创的文旅产业重新带来活力并迎来新的发展。
实现国内大循环具体到企业来说,重振中小微企业尤为重要。经济内循环先是老百姓有消费的欲望和能力,然后有实体企业的正常生产,另外就是健康运营的市场秩序,这样才能形成循环。所以说,经济内循环的保障是中小微企业的繁荣发展,让千万个中小实体企业走出困境,才是经济内循环的第一步。
当然,经济内循环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产业发展战略,打破经济内循环障碍,实现各类经济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十分重要。
首先,要提高各行业企业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附加值,实现企业间的良性互动,真正拉动我国内需,为启动经济内循环模式奠定扎实基础。其次,要通过各种手段重塑企业经营生态,加快企业数字化进程,积极融入数字经济、新基建产业的发展等。最后,政府也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中国经济的良性增长并造福民生。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