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不良率上升需堵暗道开明渠
马梅若
截至8月31日,A股36家上市银行半年报全部披露完毕,上市银行交出上半年答卷。根据Wind数据,其中,半数上市银行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8家银行截至今年6月末的不良贷款率与去年末相比有所上升。
应当说,上述指标的变动在各界预期之中。一方面,上半年银行业净利润下滑,其中一个原因是金融业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为缓释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银行保险机构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财务重组和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前7个月已向实体经济让利8700多亿元。另一方面,不良贷款指标的上升则受到银行主动化解风险的影响。上半年,银行加大了不良贷款处置和拨备计提力度。根据8月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的披露,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处置不良贷款1.1万亿元,同比多处置1689亿元。同时,按照预期信贷损失的原则要求,计提减值准备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4%。
更令市场关注的是未来发展的变化。数家银行在中期业绩披露后表示,未来,在不良贷款方面仍然面临一定的反弹压力。例如,农业银行行长张青松表示,预计不良贷款的暴露将会出现一定延迟,餐饮、旅游、住宿、娱乐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以及对外依存度较高的行业,资产质量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而建设银行首席风险官靳彦民也提出,上半年应延尽延的一些政策到期之后,不良贷款的有序暴露还会适度增加,总体而言,仍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段时间里,中长期的转型压力叠加疫情、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等阶段性冲击,银行业资产质量或将进一步承压。
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应对不良率上升的趋势、积极化解风险,成为金融业迫在眉睫的课题。对此,笔者认为,当前,应对不良率上升,一是“堵暗道”,二是“开明渠”。
其中,“堵暗道”是指积极推进不良资产的认定和处置工作,避免辗转腾挪的“障眼法”干扰。
此前,为了账面上的“监管达标”,一些金融机构一度使用复杂的操作手法,辗转腾挪、掩盖不良风险。此举显然无益于真正的风险化解。不良指标之所以备受重视,是因为对不良贷款的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的生命线,既是对其前期经营水平、资产质量的评估依据,也是对其后期策略调整、保持稳健经营的预判标准。通过“会计方法”或“产品包装”等方式应对考核,非但治标不治本,更可能延宕风险、累积问题。
对此,监管部门针对资产质量不实问题,对金融机构开展了多角度检查评估,严格要求风险资产审慎分级,严厉打击做假账。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求是》刊文指出,信用风险是金融业最基础的风险,有毒资产是必须下决心切除的病灶,掩盖拖延只会贻误治疗,最终带来严重后果。金融机构要采取更审慎的财务会计制度,做实资产分类,充分暴露不良资产。
“开明渠”则是指明晰规则、找出问题、及时应对。
对于不良贷款指标,金融机构不能讳疾忌医,要多措并举,打破银行业“谈不良而色变”的心理,让大家算明账、主动应对;鼓励金融机构多渠道冲销不良资产,加快补充资本,增提拨备,全面提升各类金融机构应对外来冲击的实力。
更为积极的开明渠还包括利用金融科技等手段,从业务上开拓进取,从源头上降低不良率。上述银保监会发言人表示,一些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改进业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在普惠金融领域既有效挖掘了潜在需求,又明显提升了风险管控能力。
这也正是近年来金融机构的主要发力方向。笔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银行机构利用金融科技,在做到普惠金融业务量增、面扩、价降的同时,资产质量也稳中有进。可以说,金融科技的应用与深化,是遏制不良指标上升、控制风险的有效之方。
堵暗道,开明渠,是政府在化解地方债风险时提出的思路,这一道理在应对银行不良风险时同样适用。其本质是实事求是,坚持在改革和发展中认清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场资产质量的大考,实质上是银行应对风险、管理风险的大考,未来还将升级为银行机制革新、技术升级、业务转型的大考。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