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湘源:新股高价发行是浪费市场资源


来源: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时间:2020-09-07 16:40:33


新股高价发行是浪费市场资源

来源:红刊财经

作者 | 黄湘源

新股高价发行愈演愈烈,并非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体现,而是对市场资源的糟蹋和浪费。这显然不是大家所想看到的,也无疑是有违注册制根本宗旨的。

利益推动新股发行价高企

创业板注册制条件下,首批18只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为39.3倍,不仅低于科创板首批25只新股49.21倍的平均市盈率,也低于今年前八个月沪深两市网上网下发行的243只新股46.33倍的平均市盈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创业板刚刚进入注册制之初的克制和谨慎,同时也是比较符合市场预期的。不过,这也并不代表创业板在发行定价上毫无攀高的欲望,首批发行的18只新股中,市盈率超过50倍的有3只,最高的为59.74倍,发行价最高的为138.02元,而发行价的高企使得14家公司实际募资超过了预期,超募比例最高达74.29%。创业板注册制下首批新股无论发行价还是超募资金,都有其足以傲视群雄的地方。

尽管每家申请发行新股的企业都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了募资使用计划,但却没有一家企业的新股发行价是参照募集计划指定的。A股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利益格局下,所谓市场化的IPO询价机制实际已经成为了高市盈率发行的代名词,注册制条件下,由于有资格参与询价的对象仅为机构投资者,作为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的个人投资者都被代表了,新股发行定价表面上似乎都有一套据称理性的估值方法,但却与价值发现并无关系。新股发行价格高企,除了有利于发行人圈钱,保荐机构与承销券商也都可以坐收渔翁之利。而某种意义上,正是由于这种利益机制的存在,询价机制已俨然成为了新股高价发行愈演愈烈的推手。建立在发行价过高基础上的资金超募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显然弊大于利,A股二级市场本来就因资金入市意愿不强而一蹶不振,在新股越来越密集发行的情况下,超募的水涨船高无疑等于超预期抽血,不仅不利于二级市场缓解资金紧张的态势,还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市场走势低迷的情形。

新股高价发行是对市场资源的糟蹋和浪费

注册制条件下新股变本加厉的高价发行不仅对疯狂的打新炒新起到了推波助澜,同时也极大地加剧了新股炒作的风险。创业板注册制新股上市交易一周内,被称为18罗汉的新股大起大落,其中尤以康泰医学为甚。上市首日涨幅高达1061.42%,盘中二度临停,最高涨幅一度接近3000%,不仅创造了创业板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神话,即使在同样放开了新股上市首日涨幅的科创板也是闻所未闻。康泰医学的异常走势,固然与其2020年经营业绩预计将较上年有较大的增长不无关系,但如果这种增长明显不具备可持续性,一上市就过度炒作也不是没有风险的。康泰医学后来的走势之所以跌宕起伏,与其业绩表现缺乏稳定性也应该是有一定关系的。无独有偶,伴随着创业板新股康泰医学的一飞冲天,创业板一只濒临退市边缘的老股天山生物(维权)在注册制落地的首周居然也收获了连续涨停的非凡表现,直至被深交所停牌之后,又再次冲上涨停之巅。对于被套在康泰医学和天山生物股价顶部的投资者来说,未来他们能不能解套,显然是具有一定风险的。

而与风口上的创业板类似,科创板自试点注册制以来的一年之中,也已经创造了数不清的新股高价发行纪录和新股资金超募纪录。不过,就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科创板却似乎失去了一开始那种势如破竹的猛劲,无论成交量还是成交金额,均呈现了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缩水态势。中芯国际上市之初,创造了比同期港股高出两倍多的市值纪录。然而,随着其股价从最高97元大幅下滑,人们不能不担心它会不会像当初的中石油那样一江春水向东流。科创板乃至创业板对高价新股炒作热情的冷却,与其说割的就是热情的韭菜,不如说是对一开始就倾向于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新股定价机制的反思来的更为贴切。建立在过高发行市盈率基础上的越来越高的新股发行价,即意味着未来投资回报的更大风险。作为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新股发行定价如果还是像此前那样满足于在为上市企业创造更大更多圈钱方便的同时营造对少数券商和机构投资者越来越有利的财富效应的话,那么势必不可能离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目标更近而只会越来越远。新股发行机制反反复复改了好几遍,改来改去似乎却还是回到了违背注册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大肆糟蹋和浪费市场资源,极尽利益输送和利益交换之能事,制造和扩大价值泡沫,严重损害广大投资者利益,都不是我们大家所愿意看到的。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