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独家专访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军华:防疫策略应灵活调整,全球开放速度或取决于疫苗接种率
郑军华认为,世界是个地球村,各国应采取一样的防控措施。
去年的除夕夜,作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长,郑军华率队逆行而上、支援武汉市的金银潭医院。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郑军华与他的队员们平安凯旋,参与到上海的防疫工作。
谈及去年11月至今上海两次出现零星病例,郑军华在近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丰富的医疗资源、强大的科技力量让“上海有底气”。“我们做了很多准备,但尚未启用,因为时候未到,但是这说明上海是有能力做好防控工作。”
郑军华还表示,当前的疫情防控是“内紧外松”。“对我们医疗界来说,一直是把新冠肺炎的防控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来执行。”
此外,郑军华对记者指出,随着对新冠病毒的了解不断加深,防控策略也会变得更加精细,而各国应该采取一样的防控措施。
防控策略随病毒特征灵活调整
《21世纪》:从武汉到上海,从封城到精准防控,你一路见证了我国防控政策的改变。你觉得这样的改变是基于什么逻辑?
郑军华:武汉刚刚出现疫情的时候,我们采取了历史上也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封城。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一次封城的决定应该说是非常重要、非常及时。
去年1月23日对武汉封城,因为当时武汉出现了疫情,而且病毒在一定范围内传播。钟南山院士率领相关的疾控人员前往武汉调研。经过调研,钟南山院士认为存在人传人的情况。当时恰逢春节,可能出现大量人群的流动,所以在这关键时候国家做出了封城的决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封城遏制了疫情向外界传播,尤其是向外地传播。所以我们一直说武汉为了全国的抗疫斗争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同时,我们没有放弃武汉,国家派了大量的医护人员进入武汉,缓解了当地医疗挤兑的现象。
现在中国的情况跟武汉当时情况不一样,因为国家已经把相关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了极致。在抗疫过程中,我们又要求做到把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恢复经济相结合,所以提出了常态下的疫情防控。我一直认为常态下的疫情防控其实是要“内紧外松”。对我们医疗界来说,一直是把新冠肺炎的防控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来执行。
此外,在前期的防控中,我们对新冠肺炎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对它的发病传播的特点有所了解,加上核酸检测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我们能够做到精准防控。大数据也为精准防控做出了贡献。通过大数据,我们可以精准地追溯个人的活动轨迹。如果没有大数据、人工智能,我们是做不到类似于今天的精准防控。
《21世纪》:前段时间,全国一些地方出现病例,像石家庄是采取了封城的措施,而沈阳、大连、上海都是精准防控,我们是如何去判定一个地方该封城还是精准防控?
郑军华 :我想判断一个地方的疫情防控的策略,肯定是由当地的卫生系统、当地政府和当地的疫情情况决定的。每个地方有不一样的情况。
基于我们对于新冠病毒传播方式的了解,从“人传人”到后面的“物传人”,以及发现潜伏期超过14天的阳性病人,我们对防控策略也做了调整。所以,有些地区提出“14+7”的概念,也就是在隔离14天的情况下,可能要再加7天的观察期。
我觉得人类在认识这个疾病的特点的过程中,对于它的防控会采取更加精准的措施。至于说哪一个地方采取哪种措施,还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各国应采取相似的抗疫措施
《21世纪》:在你看来,下一阶段的防控工作应该如何进行?
郑军华 :全国上下防控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我们要预防可能发生的一些零星病例的出现,特别是境外输入。在英国、美国等国病例的数量还在进一步增加的情况下,输入性病例压力还是仍然存在的。只要有一些国家疫情尚未控制住,我们国家就不可能独善其身。
所以,我觉得在既往的防控的措施下,要做好相关的一些预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采取一些措施。总之,我个人觉得,在前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有能力去做好相关的工作。
《21世纪》:你也会跟各国的专家交流,你觉得抗疫工作应该如何进行全球合作?
郑军华:这次疫情出现之后,我们也参加了国际上的多场学术交流活动。比如,我跟美国相关智囊团合作,与美国的医务人员、美国疾控中心专家、政府官员进行交流和沟通。
美国媒体报道有一个中国医生建议美国要全民戴口罩、做好相关的防护工作,那个医生就是我。其实,基于美国的历史和文化习惯,戴口罩对美国人并非易事。但是我看到现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很多美国人也开始戴口罩,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对于这个传染病,所有的国家、所有的民族应该采取一样的防范措施。我也希望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疫情能够早点结束。
上海防控策略非常精细
《21世纪》:接下来我们聊一聊上海,很多人说上海是防疫的优等生,你觉得上海防疫工作的秘诀在哪里?
郑军华:上海的精准防控我觉得是非常有特点的。第一,上海发热门诊的环路建设非常完备。在去年新冠肺炎蔓延之际,上海就非常重视全市发热门诊的建设。目前我们大概有约170多个按照规范建设的发热门诊。
发热门诊的建设需要完全按照院感的防护要求。在发热门诊里,病人可以单独地完成相关的检验、检查,包括核酸的检测以及CT的检查。此外,在每一个病人的检查过程中,我们都要进行相关的消毒。
同时,在机场、轮船、火车站等入口,我们对境外来的相关人员以及从中高风险返沪的人员进行检测,并要求他们进行14天的隔离。通过这些细致的措施,确确实实我们的防控工作做得还是非常彻底。
到目前为止,本土病例加上输入性病例,上海承受了最大的压力,但是依旧非常有条不紊地、严谨地展开防控工作。事实上,在取得成绩的过程中,靠的是上海整个的管理体系——网格化管理,防控工作非常精细。
上海有底气,因为我们有很强的科技力量。我们所有医院都根据上海市卫健委的要求进行准备。比如,我们医院每天可以进行5000人次的核酸检测,也随时可以派出300个人进行核酸检测工作。我们做了很多准备,但尚未启用,因为时候未到,但这说明上海是有能力做好防控工作的。
《21世纪》:我记得上海去年11月出现病例时,进博会尚未结束。当时你们紧张过吗?
郑军华:应该说是在进博会结束前的一两天内发生的病例。作为嘉宾,我也参加了进博会,并做了两场报告。这次进博会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当时我拿到的数据是100多万人在展馆里流动,但是整个防控过程是非常的精准。所有人员的资料、健康的状况、大数据的分析都有据可查。展会期间,每个人要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严格执行防控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到了精准防控,并确保没有病例发生。
但浦东出现了病例。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但类似事件是防不胜防的。常态化防控的情况下,零星病例的出现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可能的。总的来说,对这次进博会没有造成影响,因为展会本身就快结束,而且会场和病例发生的地方距离比较远。我们的防控措施还是按照以往定下来的要求去完成。
我觉得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以后,更能体会到上海社会治理还是非常有特点的。
《21世纪》:那么这次上海有没有跟浙江、江苏、安徽进行合作,形成长三角区域的联防联控?
郑军华: 长三角区域防控工作做得都比较好,因为本身经济很发达,在卫生医疗领域的技术力量也比较雄厚。虽然现在的线下会议有所减少,其实线上的会议没有减少,我们不断在进行相关的学术交流,也包括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各自积累的一些经验。我觉得是一个互相取长补短的过程。在相互提高的过程中,有关相互的疫情信息也能做到及时地沟通和分享。
全球开放程度将取决于疫苗接种率
《21世纪》:目前我们正处于春运,对老百姓会有哪些建议?
郑军华:我觉得在目前的情况下,大量人群的迁移,在春节期间也不能完全避免,但还是要注意几个方面。目前国家也是每天都在公布信息,相关的中风险地区、高风险地区,或者说发生了零星的本土病例的地方,这些地方我们原则上还是不建议去的。
第二,能够在减少迁移的情况下,如果不是必要的话,我们觉得还是应该避免出行。
第三,在一些比较安全的地区,要按照上海提倡的三件套做好防控工作,即戴口罩、勤洗手、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如果发生感冒、发烧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地去医院就诊,要通过发热门诊来区别鉴定,是不是由于普通的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发烧或者感冒。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自我隔离,尽量减少对其他人群的影响。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现在国家也正在展开疫苗接种工作。我们提出“应种尽种”,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我个人觉得疫苗接种肯定是应对这一次新冠病毒感染非常重要的一个防护体。等接种到一定的程度,全球可能会真正地开放,我们非常希望这一天的到来。
《21世纪》:接种有效疫苗、实现全民免疫,2021年能实现吗?
郑军华: 我相信按照目前的计划,2021年还是非常有希望能够达到比较好的一个情况。在大家接种疫苗拥有一定的防护能力以后,对外开放的过程会进一步加速。
当然,由于地球有65亿的人口,疫苗也是一个逐渐接种的过程,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基于这样的判断,有专家预计这次新冠肺炎可能会持续两年到三年的时间。当然也有一种比较乐观的观点,认为疫情可能到今年夏天或者今年10月份以后可能会到一个新的阶段。
(作者:施诗 编辑:和佳,剪辑,迟翔远,摄像,王英旭)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