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督促银保机构构建声誉风险管理闭环
作为经营风险的行业,良好的声誉和信用对金融机构而言尤为重要。近日,银保监会制定了《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对原银监会、原保监会分别于2009年和2014年出台的专项声誉风险管理指引进行了统一与完善。
声誉风险,是指由银行保险机构行为、从业人员行为或外部事件等,导致利益相关方、社会公众、媒体等对银行保险机构形成负面评价,从而损害其品牌价值,不利其正常经营,甚至影响到市场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风险。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办法》首次明确了声誉风险管理“前瞻性、匹配性、全覆盖、有效性”四项重要原则。其中,“前瞻性原则”重点强调树立预防为主的声誉风险管理理念,要求加强源头防控、关口前移,定期审视,提升声誉风险管理的预见性。“匹配性原则”要求声誉风险管理工作不仅要与机构自身经营状况、治理结构、业务特点等相适应,同时也要符合外部环境动态变化,不断调整完善。
保险“无因果拒赔”伤害了谁 宽投保严理赔是症结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逐渐增强,近年来重疾险备受关注。在投保前,保险公司均要求被保人就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告知,若出险后发现有“不如实告知”的情况,哪怕发生的疾病与未告知的情况并无因果关系,很多保险公司都会做出拒赔决定,消费者和保险公司因此对簿公堂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之前确实检查出来这一项数值偏高,但是大夫没开药,我也不知道会影响投保和理赔。”一位保险消费者表示,当时是从保险代理人手中购买的重疾险,但保险代理人没有询问疾病史,自己也不知道需要告知,结果投保不到两年就出险,找保险公司理赔却被拒绝,理由是她隐瞒病史。而医生告诉她,当时检查出来的数值偏高项目与她后来所患大病并无必然联系。无奈之下,这位消费者拨打了监管部门的投诉电话,最后保险公司仍拒绝理赔,经过协商后退还了已交保费。这类案例数不胜数。记者查阅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很多消费者在罹患重疾后,被保险公司以“未如实告知”为由拒赔,故诉诸法律。
这些案例,有两个要点值得关注:其一,对于是否尽到了足够的提示和说明义务,保险公司要负责举证;其二,是否为故意隐瞒,也是影响判决的一个重要因素。
资产负债端或改善 保险股有望走出低谷
牛年第一个交易日,A股保险板块表现亮眼。Wind数据显示,2月18日保险板块整体涨幅达4.06%,中国太保、新华保险涨幅分别达5.06%、4.16%。消息面上,多家保险公司1月保费收入实现增长。展望后市,机构人士表示,当前保险板块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投资逻辑清晰,看好板块战略配置机遇。
2月18日A股保险板块集体走强。中国太保、新华保险领涨,分别上涨5.06%、4.16%。此外,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股价分别上涨3.95%、3.93%、2.18%。
西水股份巨亏回复函 讲述天安财险连锁踩雷
谁渡了谁的劫,谁踩了谁的坑?在西水股份与天安财险之间,至今仍难说得清楚。
庚子鼠年年底,一份来自上交所的监管工作函,让西水股份与天安财险之间的爱恨纠葛再次回到人们的视线中。牛年新春,西水股份与天安财险过得一点都不轻松。在新春开工第一天,也就是2月18日,西水股份对上交所提出的种种疑问给出回答。从回复内容看,对于2020年出现巨亏的原因,西水股份的观点依旧如初,因天安财险的“坑”很大,拖累了业绩数据。具体来看,西水股份详细列出三大方面:
2020年上半年,天安财险持有的信托产品等资产到期后发生实质性违约,为真实反映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天安财险对截至2020 年6月30日的相关投资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经测试,该类投资存在重大减值迹象,天安财险计提投资资产减值准备577.45亿元,影响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24亿元。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