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米造车传言再起:官方态度“扑朔迷离”,欲寻求智能领域新“抓手”?
每经记者 董天意 每经编辑 孙磊
随着百度、阿里、华为、苹果等科技公司在汽车领域的活跃度越来越高,国内另一家科技巨头公司小米也被曝将亲自入局造车。
2月19日,据《晚点 LatePost》报道,小米已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不过具体形式和路径还未确定,或仍有变数。该报道称,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小米造车项目将由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自带队。对此,小米方面回应媒体称,“晚点等公告”,更多信息暂不予回应。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虽然小米造车传闻仍未获官方证实,但资本市场已是“闻风而动”。据悉,受此消息推动,港股小米集团(01810.HK)盘中股价一度涨幅近10%。截至收盘,小米集团报30.65港元/股,上涨6.42%,公司最新市值升至7722.80亿港元。
事实上,小米近年来相继投资造车新势力及相关产业链企业,并在车联网和车载服务方面积极布局,这也引发外界对其即将造车的猜测。
小米造车仍是“悬案”
据《晚点 LatePost》报道,小米已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而消息传出后,小米集团就造车传闻进行了回应,给出的说法是“等等看看,暂时没有”,对更多消息则暂不回应。此外,有部分接近小米和雷军的人士均表示,未听到小米要造车的消息,而这或意味着小米最终是否亲自造车仍“悬而未决”。
事实上,这并非小米首次被传造车。2020年12月,小米就曾被曝将与比亚迪联合发布“年轻人的第一辆汽车”——青悦S1,但小米方面在第一时间对该消息进行了否认。前小米公关部总经理徐洁云更是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但凡说小米要造车的,都是假新闻”。
虽多次否认造车,但小米在汽车领域的积极布局却引发外界关注。公开资料显示,小米在2014年投资了地图厂商凯立德;2015年雷军创立的顺为资本投资了新造车公司蔚来汽车;2016年和2019年,顺为又两次投资小鹏汽车;2020年4月,小米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车载服务系统厂商博泰的B轮融资。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另在研发方面,小米也正发挥其科技公司的技术优势,积极踏入智能汽车领域。2020年初,小米曾公开了一项名为“一种变速车档位自动推荐的方法和装置”相关专利。2月19日,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公开一项名为“共享交通工具的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发明专利,其专利摘要显示,共享交通工具的调度方法应用于共享交通工具,可实现共享交通工具的自主调度,提升共享交通工具的智能化。
而在具体业务方面,小米此前已公开的发力点是物联网大版图里的车联网车载服务系统。2019年6月,小米宣布与梅赛德斯-奔驰合作,推动旗下虚拟语音助手小爱同学进入汽车人机交互系统。同时,小米MIUI负责人也公开表示,小米正在考虑研发基于MIUI的车载服务系统。此外,2020年6月,小米则进一步申请注册了小米车联商标和相关图形商标。
面对外界对小米造车的猜测,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小米资金充足,可以进行技术整合。同时,小米对于消费者有深入的了解,且对进入汽车行业没有任何包袱。“随着汽车的科技属性越来越强,未来科技公司在汽车行业的涉足会越来越深。”钟师说。
造车路径:从头自研的可能性较低
在日前某访谈节目中,雷军曾评价自己是“极度保守下的极度冒进”:在大方向相对明确,风险可控时,小米推进得很快;局面相反时,他的决策就会变得克制和谨慎。而此次再被曝出“有心”造车的小米,或是被汽车智能化前景所“打动”。
据IHS Markit的报告预测,到2025年,全球汽车市场智能汽车的渗透率将提升到60%;届时,中国市场的智能汽车渗透率将达到75%,高出前者15个百分点。另据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文件要求,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在2025年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
图片来源:摄图网此外,资本市场也对智能电动汽车情绪高涨。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全年,特斯拉市值涨幅近7倍,目前市值为7558亿美元(截止美股2月18日收盘)。2020年中上市的小鹏和理想,市值与IPO时相比最高涨幅达300%。在2019年跌入谷底的蔚来,2020年内最高股价涨幅达14倍,市值一度超过小米。而随着以百度、阿里、华为、苹果等为代表的科技公司在新能源车领域的活跃度越来越高,小米自然不愿错失“风口”。
“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车联网等智能汽车的新技术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和热点,也是新的利润增长点,智能手机及互联网企业有良好的技术‘基因’,其开发相关新技术并不令人意外。”中南大学交通运输研究中心研究员时蔚然表示。
不过,目前科技公司参与造车和打造智能汽车生态多以与车企合作为主。如,腾讯等公司只做智能网联方案的供应商,华为则还为其他车企提供“三电”、芯片等硬件。而即便是深入参与到造车环节的百度,也是与吉利控股成立合资公司进行合作。基于此,有分析认为,小米造车的具体形式和路径或与上述科技公司相同,“从头自研的可能性很低”。
中信证券方面则认为,随着小米在智能手机业务逐渐触及天花板,估值跟着受限,必然要寻找在智能领域全新的增长点。而从目前的市场情形来看,新能源智能汽车无疑是未来发展的主要风口之一,同时也契合小米“万物互联”的理念。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