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IPO | 创尔生物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大幅降价,为取得募投用地,巨额产值承诺实现压力山大
来源:红刊财经
记者 | 刘杰
广州创尔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尔生物”)凭借胶原蛋白类产品由新三板转战科创板。虽然医美行业的发展使其业绩不俗,但创尔生物目前正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品单价骤降,且未来还有进一步下滑的可能。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其为取得募投用地,进行了产值承诺,而以其目前的增长速度,想要实现相关承诺仍存在很大的压力。
产销率骤降
募投项目必要性存疑
创尔生物是一家应用活性胶原生物医用材料制备关键技术,进行活性胶原原料、医疗器械及生物护肤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其主要产品分为医疗器械类和生物护肤类,对应的具体产品分别为胶原贴敷料、胶原蛋白海绵;胶原多效修护面膜、胶原多效修护原液。
随着医美市场的快速发展,其营收规模也水涨船高,2017年至2019年,其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2.14亿元、3.0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0.73%、58.63%、41.22%,景气度向好下,其动了扩产的心思,然而,若仔细查看招股书,则发现其募投项目必要性存疑。
据招股书显示,其本次欲募集资金4.56亿元,其中,3.27亿元用于医用活性胶原生产基地(一期)建设项目,1.30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现有医用活性胶原系列产品产能搬迁至智能化车间生产,生产医疗器械类产品和胶原蛋白原液产品。医疗器械类产品产能包括胶原贴敷料4000万片/年,胶原蛋白海绵24.69万片/年, 医用冷敷贴14.8吨/年;胶原蛋白原液产品产能为360吨/年。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创尔生物胶原贴敷料、胶原蛋白海绵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8%、79%,并未饱和。更值得玩味的是,2017年至2019年,其上述两产品的产销率分别为100%、95%、88%,101%、103%、88%,不难看出,在2019年,两类产品的产销率出现骤降,而对于其中的原因,公司并未在招股书中提及。这意味着创尔生物目前的产能并不饱和,那么,其此时扩产的必要性就非常值得商榷了,一旦盲目扩产,产能过剩,后续不但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折旧。
为取得募投用地
曾承诺巨额产值
值得一提的是,创尔生物在2019年9月9日与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签署《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穗国地出合 440116-2019-000041 号),取得了募投用地。但双方约定“创尔生物应在土地交付后第3年投产,投产年实现产值不低于11亿元,投产税收不低于1.52亿元人民币。项目投产(运营)后第 4 年达产(规模运营),达产当年实现产值不低于50 亿元人民币,达产税收不低于 5.15 亿元人民币。如未按期正式投产并实现承诺的产值及税收,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可单方解除《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无条件收回地块并退还已缴的合同价款及契税,对已建设的地上建筑物根据经财政评审核定的投入成本按使用年限折现进行货币补偿。”
以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3.03亿元为计算基础,若要达到上述承诺产值,2022年、2026年其分别需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需达53.69、49.26%,而2017年至2019年,其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49.67%,这也就意味着其未来需要更快速的成长,然而其2020年上半年,其营收增速为15.53%,远低于前三年70.73%、58.63%、41.22%的水平,因此,不免为其未来能否实现产值承诺而担忧。
市场竞争加剧
产品单价大幅下滑
事实上,创尔生物收入增长降温背后的原因在于市场竞争的加剧。
在医疗器械方面,据招股书显示,截至 2020年6月30日,医用皮肤修复敷料的批文合计超过400个,2019年,创尔生物的产品胶原贴敷料产品“创福康”市场占有率(按销量计算)为5%,但“敷尔佳”、“荣晟”等品牌充分利用电商模式培养了大批消费者,在网络渠道销售方面市场占有率较高,创福康的市占率排在二者之后。
面对主要产品线上渠道销售市场竞争激烈,为扩大创福康品牌新设旗舰店知名度和吸引流量等因素考虑,创尔生物推出优惠体验装产品。同时因疫情影响,其又加大了线上销售产品的促销力度,这导致其主要产品胶原贴敷料、胶原多效修护面膜的线上销售价格存在一定幅度的下降。
据招股书显示,创尔生物胶原贴敷料线上直销单价由2017年的27.96元/片降到2020年上半年的15.33元/片,降幅高达45.17%。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剔除优惠体验装后线上直销单价分别为27.96元/片、20.94/片、22.86/片、19.39元/片,呈波动下滑的趋势。胶原多效修护面膜线上直销单价也由2017年的13.68 元/片降到2020年上半年的10.73元/片,同时,创尔生物还表示“随着未来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存在进一步下调胶原多效修护面膜单价的可能。”而这或许会导致其盈利能力不断变弱。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