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励飞闯关科创板IPO AI独角兽“造血”能力待考


来源:投资者网   时间:2021-02-26 08:42:59


新财料出品 | 戴若欣

导语

拟向科创板IPO进军的AI“独角兽”云天励飞,自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持续出现业绩亏损,同时,公司还承受开拓新市场、新客户以及加大研发投入等方面压力。

去年下半年以来,人工智能行业掀起一波IPO小高潮,主打“芯片算法化”的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天励飞”)也跻身其中。

云天励飞于2014年在深圳成立,2020年12月8日,云天励飞向上交所科创板递交招股书。

实际上,头顶着“独角兽”光环的云天励飞,早在上市前便受到投资机构及科技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1

连续亏损令“造血”能力成疑

目前,云天励飞主要的业务类型包括数字城市运营管理和人居生活智慧化升级两大场景,以数字城市场景为主,逐步向人居生活场景拓展。

据悉,云天励飞本次发行新股拟募资30亿元,将主要用于城市 AI 计算中枢及智慧应用研发项目、面向场景的下一代 AI 技术研发项目、基于神经网络处理器的视觉计算 AI 芯片项目等。

由于AI公司前期投入资金成本庞大,“造血”能力能否持续尚待时间去验证,因此,与其他众多AI独角兽一样,云天励飞的营收情况、研发投入经费等指标不可避免受到了投资者密切关注。

公司招股书显示,自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及2020年前三季度,云天励飞的营收分别达0.5亿元、1.33亿元、2.3亿元和2.67亿元,期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114.48%。然而,在公司营收增长的同时却仍未实现盈利,且存在未弥补亏损。报告期内,云天励飞净利润分别为:-0.55亿元、-1.99亿元、-5.1亿元及-8.62亿元。

针对持续亏损是否为公司带来现金流压力、公司上市后预计何时盈利等问题,《投资者网》以邮件形式致函云天励飞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宁、董事会办公室负责人邓浩然,但尚未得到回复。

对于大部分未上市及初创阶段的科技公司而言,出现亏损的原因主要是研发投入经费庞大且占比高、商业落地模式尚未足够清晰导致“造血”能力比较弱。然而,《投资者网》查阅云天励飞招股书发现,公司的高额股权激励或许与其持续亏损有一定关系。

据招股书显示,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云天励飞成立了深圳创享二号、珠海创享一号、珠海创享二号、珠海创享三号、深圳云天创享五个股权激励平台。报告期内,在尚未盈利的情况下,云天励飞仍进行了股权激励,2019年及2020年1—9月,公司分别发生股份支付费用2.08亿元和7.19亿元。

关于高额股权激励是否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公司的盈利进度,华为研究专家、《华为国际化》作者周锡冰对《投资者网》表示,股权激励对于中高层管理人员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模式,但是过高的奖励成本不能持续,同时还会推升企业经营的成本,降低企业的竞争力,“仅仅在某个阶段,针对某部分中高层,激励效果才会发挥出来。”

人工智能领域投资人杨森则告诉《投资者网》,“云天励飞对员工进行的股权激励不存在期限,属于一次性支付,非常慷慨。因为AI行业是人才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以这样的股权激励确实可以吸引、留住人才,也激励员工的积极性,而且目前来说这份激励这不意味着真的拿钱,只是账面上的,对于公司的盈利进度影响有限。”

通常,人工智能行业企业在产品实现规模化销售前,需要持续投入研发,因此,云天励飞在招股书中强调指出,关于未来一段时间,由于人工智能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存在持续进行高强度研发的需求,“公司收入规模有可能无法支撑公司进行持续大规模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等活动,公司可能将面临持续亏损的风险。”

2

研发投入低于可比同行企业

自成立以来,云天励飞专注于视觉AI领域,其主要核心竞争力在于算法芯片化的底层技术能力,以及基于“端云协同”技术路线成功落地的大型解决方案经验和系统落地工程能力。

显然,这些核心竞争力往往离不开大量的技术积累、资金支持以及时间的沉淀。

公司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云天励飞研发投入分别为0.44亿元、1.46亿元、2.00亿元、1.30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6.71%、109.57%、86.79%、48.79%,研发投入呈现出下降趋势。

尽管人工智能公司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投入研发,但与同行业公司相比,专注于人工智能算法与芯片技术的云天励飞在研发投入上仍具有一些差距。

据同行业其他公司财报数据显示,在芯片领域,英伟达2020财年的研发费用为28.29亿美元(约合184.05亿元人民币);华为海思虽然尚未上市,但据以往公开报道,2019年其研发投入约为24.39亿美元(约合153.31亿元人民币);寒武纪2019年研发投入为5.43亿元。另外,在算法领域,旷视科技2019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到4.68亿元,2018年全年为6.12亿元;依图科技2019年全年研发投入达到6.57亿元,2020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为3.81亿元。

清晰对比下可见,云天励飞研发经费投入低于可比同行业公司,有投资者担心这一现象是否会影响技术商业化落地及实现规模化销售与盈利进度等。

对此,周锡冰告诉《投资者网》,“公司的研发投入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因为:第一,坚持5%的颠覆式创新就足够,其他95%采取式继承创新,这样做的优势是既可以解决企业的技术瓶颈问题,同时也可以保证技术创新遭遇研发投入捉襟见肘的难题;第二,在芯片领域,尤其在资金和技术、人才都不不占优的情况下,盲目投入研发费用,不仅不能打破技术瓶颈,相反还会因为盲目投入而遭遇资金链断裂,由此引发经营风险。”

人工智能领域投资人杨森则从另一个角度向《投资者网》分享了其个人观点,他表示,“虽然云天励飞的研发费用相比同业的对手要低很多,但云天励飞研发投入占比很高,所以更多的原因是受制于营收的增长不理想。AI领域目前竞争逐渐激烈,如果营收的增长无法跟上研发的投入,会导致云天励飞入不敷出,今后的业务开拓、发展都会困难,也难以引入人才,所以对于云天励飞来说如何解决营收问题是目前最大的挑战”。

总体而言,云天励飞的研发投入占比看起来较高,其中也有营收增长尚不理想的原因,但更关键的是,研发投入力度对于公司业务发展以及商业落地程度、扭转亏损局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客户集中度高且波动趋势显著

由于云天励飞的主打业务产品解决方案主要面向政府、大型企业为主,在客户集中度方面,云天励飞近几年的客户集中度较高。

据招股书显示,公司的客户集中度较高且呈现波动趋势,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前三个季度,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 92.00%、78.43%、52.11%和 71.44%。

从行业整体来看,人工智能行业初创公司普遍都会出现客户集中度较高的现象。如:依图科技在2017年-2020年上半年期间,其前五大客户对其营收占比分别为35.12%、33.09%、51.12%及62.02%。自2019年起,前五大客户的营收占比已超过50%,这意味着公司对头部客户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其获客能力正在降低。

“目前AI公司普遍存在这个问题,但同时存在的是客户波动性大,可以看到依图近几年的营业收入虽然在增长,但结构并不稳定,主要收入来源的客户也在不断变化,这与企业发展方向的调整有关。现在对于AI初创企业来说客户集中度高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未来可以通过开拓新产品、新市场、新客户从而降低客户集中度。”杨森对《投资者网》说。

若未来云天励飞要降低对主要客户的依赖程度,减轻客户集中度过高风险,周锡冰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着手改善,“首先,公司可考虑加大差异化研发,在AI某些区块上拥有世界独一无二的技术壁垒,打造隐形冠军;第二,提高专注力,必须把资源集中在一个点上,集中火力攻击一个城墙口,以此积累AI技术;第三,布局产业生态化,拓展全球市场,让合作伙伴更加分散,降低独木遮阳的经营风险。”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