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是近年来
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一个话题
2月26日上午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
人社部介绍社会保障有关情况
回应社会关切——
延迟退休:
具体改革方案正在研究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表示,实施渐进式的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这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
我们国家现行法定退休年龄规定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这个规定是在建国初期根据当时的人均预期寿命、劳动条件、用工方式等诸多因素确定的,应该说符合当时的情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退休年龄总体偏低的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了。
从国际上来看,延迟退休年龄是世界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普遍做法。近几十年来,多数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退休年龄,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退休年龄普遍都在65岁以上。
目前,人社部正会同相关部门在研究具体的改革方案,将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充分吸收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凝聚社会共识。
养老金:
可以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去年以来,社保费减免力度空前,企业往养老“资金池”放的资金少了,退休职工养老金会不会受影响?
人社部部长张纪南26日表示,截至目前,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4.7万多亿元,可以确保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2020年我国建立了退休人员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惠及超过1.2亿退休人员,此外还为近1.7亿城乡老年居民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
年轻人就业会不会更难?
“从就业结构上来说,延迟退休会有一部分岗位影响到年轻人就业,但影响极其有限。”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乔庆梅说,“老年人在工作岗位上可以维持消费能力,大多数人的工资收入比养老金高,反而有利于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且老年人的工作岗位和年轻人的存在较大差异,不一定完全契合年轻人,不是老年人退下来年轻人都能顶上去。”
乔庆梅认为,脑力劳动者、高技能人才和非脑力劳动者对延迟退休的态度,会有较为明显的不同。一些非脑力劳动者,即使没到法定退休年龄,也可能因为身体等原因想提前退休。而一些脑力劳动者,即使办理了退休手续,也会参与很多社会上或原单位的科研工作或课题研究,如大学教授、科研人员、医生、高级技师等事实上都在“变相”地延迟退休,这种情况目前非常普遍。
会不会影响养老金领取年限?
人社部养老保险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参保人员养老金水平与其缴费时间长短、缴费金额高低密切相关。
“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劳动者退休后必然领取更多年份的养老金,这样就需要加强养老金积累,延迟退休年龄可以增加基金积累。”乔庆梅建议,“延迟退休年龄应该小步渐进,比如之前60岁退休的岗位,延迟退休后,第一年可延迟到60岁零两个月退休,第二年可推迟4个月,之后逐步延迟,这对即将退休的劳动者基本上不构成太大的影响。”
乔庆梅认为,延迟退休年龄不宜搞“一刀切”,尤其是特殊工种的认定、规范和执行等要提上议事日程。比如一些高寒高原地区、特殊工种,如何延迟、是否延迟,需要国家政策不断加以完善。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