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价值投资者如何在牛市中生存?
回顾过去10年的美国股市,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成长型股票表现出色,其回报出人意料的好。同时,价值型投资者和基金经理的投资回报让人失望。
举例来说,从2010年年底到2020年年底的10年间,标普500价值指数(以IVE计)年回报为7.8%左右。同期的标普500指数(IVV计)年回报为11.45%,标普500成长指数(IVW计)年回报为14.45%左右。价值指数的回报不光不如成长指数,也不如同期的股市大盘指数。
全世界价值投资之父、股神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在相同的10年时间里,其股价上涨为每年11.2%左右,和同期的大盘指数回报差不多,但同样不如成长指数的投资回报。
照道理来说,从牛市中赚钱是最容易的,傻瓜都能做到:你只要买入股票,耐心持有,不要过早卖出就可以了。但这样的投资方法看似简单,在实践操作中则很难,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更难。
这主要是因为,价值投资的核心哲学,是发现那些市价低于内在价值的股票,趁低购入,然后等到市价高于内在价值时,再逢高抛出。然而在一个大牛市中,资本市场水位普遍升高,连一些基本面很差的公司股票,都可能卖的很贵。
在这样的环境下,价值投资者找不到可以入他法眼,值得买入的股票,因此很可能坐着干着急,一不小心就错过快速上升的牛市。如果是一个持续时间大大超出众人预期的超长牛市,那么价值投资者很可能要坐受长达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煎熬。
1995年,美国股市上涨38%,大大出乎很多投资者的意料。一些颇有名气的职业投资者,开始表现出对于股市上涨过快的担忧。
比如美国对冲基金桥水的创始人,雷·达里奥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我觉得美国股市已经接近要崩盘的阶段。同年,富达麦哲伦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股民们太大意了,股市很可能在18个月内发生至少20%以上的下跌。
然而,当时的美国股市并没有像上面两位大师预测的那样发生逆转。1996年,标普500指数又上涨了23%。美国橡树资本的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在备忘录(Marks, 1996)中写到:每个参加聚会的朋友,甚至每个出租车司机,都在谈论股票和基金。
Baupost基金公司创始人,《安全边际》的作者塞思·卡拉曼(Klarman, 1996)写到:目前的疯狂状态迟早会以灾难终结,我们只是不知道何时会发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非理性繁荣》的作者罗伯特·席勒在演讲中指出:美国股市已经涨到了非理性价位。
但是,市场的涨跌有其自身规律,并不会因为某些参与者的主观意志而发生转移。1997年,标普500指数又上涨了33%。另一位投资传奇,乔治·索罗斯坐不住了。他不仅在嘴上说看空股市,而且还确实付诸行动开始做空美国股市。
但是,正如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的那样,市场保持非理性状态的时间,可能比你保持不破产的时间更长。1998年,标普500指数继续上涨27%。选择做空的索罗斯损失惨重。截止1999年年初,索罗斯管理的量子基金,在其做空头寸中亏损了大约7亿美元,占到基金总规模的10%左右。
在那段疯狂的岁月中,价值投资哲学受到的最大挑战,莫过于股神巴菲特。从1998年到2002年的四年间,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回报,在最糟糕的时候落后同期的标普500指数多达54%。世人对于价值投资的信心坠落到空前的低点。
价值投资教父,巴菲特本人被诸多媒体质疑: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然而,持续高企的非理性市场,终有一天会跌落回地面。2000年3月,纳斯达克指数在登上5000点高位后见顶回落,并开始雪崩式下跌。这个时候,也意味着价值投资者们春天的到来。
从1995年7月到2002年10月,纳斯达克指数年回报5.9%左右,但最大回撤高达75%。而同期的大市值价值指数年回报12.2%,最大回撤39%,小市值价值指数年回报16.8%,最大回撤26.5%。
不管是大市值还是小市值价值投资,在回报和风险控制上均明显战胜了科技成长股,终于让价值投资的信徒们长舒一口气。
上述这些历史和统计数据表明,要想做一个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其难度远远高于大部分人的想象。市场是由千千万万个人组成的,而人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多变和缺乏一致性。这也导致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很可能长时间处于高估或者低估的状态。
因此,哪怕是最优秀的价值投资大师巴菲特,也可能持续多年落后于市场平均回报。其他的基金经理,以及个人投资者,就更不用说了。
同时,如果想要靠价值投资的方法来战胜市场,那么投资者一定要强迫自己拥有常人所不具备的耐心和定力。我这里说的定力,可能需要5年、10年、甚至更久。
巴菲特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想好持有一个股票20年,那还不如一开始就别买。当你身边的朋友都因为买了不符合价值投资标准的股票而大赚特赚,当你的投资回报因此远不如别人时,你是否能坚持心如止水,不为所动?
很多投资者,当价值投资表现好时自称巴菲特的拥趸,而当成长股票表现出色时又华丽转身变为成长型投资者。这种随波逐流的投资方法,本质上就是追涨杀跌,更可能在高位买入、低位抛出,因此很难长时间持续获得令人满意的投资回报。
最后,不管信奉何种投资流派,我们都应该坚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在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哪怕是彼得·林奇,乔治·索罗斯这样的传奇职业投资经理,也会犯错,对于市场的高点和低点做出完全错误的判断。
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和听到某位投资大V对于市场的顶部、底部和逆转时机发表自己的看法。问题在于,投资无法外包。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投资者,即使赚了钱也是纯属幸运,而这样的投资方法显然不可持续。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说过:股市在短期是投票器,长期是称重器。聪明的投资者,绝不会被短期的噪音迷惑。明确自己的能力圈,通过实践和学习摸索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并且几十年如一日坚持长期投资,才能让我们在充满陷阱和风险的市场中存活下来,成为最后的赢家。
本文来自伍治坚证据正义,作者:伍治坚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