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央行将容忍通胀适度超标 吸取过早收紧政策之教训


来源: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时间:2021-03-02 09:41:13


来源:路透财经早报

当前通胀急升料只是暂时现象

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将接受通胀温和超标

过早收紧政策可能会扼杀经济复苏

美联储、欧洲央行吸取过早行动的教训

图 路透/Dado Ruvic

全球主要央行将乐于容忍较高的通胀上,目前积极押注货币刺激会较快终结的投资者几乎可能肯定会被证明押错了。

10年来通胀低迷,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央行完全有理由保持货币水龙头大开,决策者们甚至不惜修改规定,以便让物价涨幅超过他们的目标。

如果有所行动的话,各央行更有可能微幅加码刺激--尤其是欧元区,至少在经济增长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之前,继续让借贷成本受到抑制并无视通胀鹰派的呼声。而且经济增长的恢复不能只是昙花一现。

澳洲央行已经意外地宣布了一项购债操作,欧洲央行也反复警告投资者不要将收益率推得太高,除非想要与其手中的1万亿欧元筹码较量一番。

通胀警告背后的逻辑是,一旦各经济体重新开放,大规模政府刺激将和被压抑的消费者需求一道,释放出几十年不见的支出推动型物价压力。

尽管顶尖经济学家同时权衡争论双方的看法,但真正重要的人物似乎都是在淡化通胀上升威胁。

“通胀动能确实会随着时间而改变,但并不是很快就变的,”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主席鲍威尔称。

“我们真的看不出不会持续很多年的一波财政支持或支出...会真的改变这些通胀动能。”

即使通胀加速,考虑到各大央行都未达到2%的目标,但过于匆忙地大幅收紧政策被认为比行动太慢弊端更大。

首先,通胀上升在很大程度上是暂时的,受到油价反弹、一次性刺激措施和一年前价格大跌的基数效应推动。因此,这不是政策制定者希望看到的那种可持续的通胀。

收紧政策还可能抑制增长--在经历了一个世纪以来和平时期最大的经济危机后,仍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失业,这将是一个代价高昂的错误。在最坏的情况下,借贷成本上升甚至会引发对债务可持续性担忧,尤其是在负债累累的南欧和整个新兴市场。

最后,美联储和欧洲央行过去十年都曾过快收紧政策,导致他们陷入有损声誉的政策调整,如今他们迫切希望避免这种情况。

**就业**

美联储传递的讯息是一致且坚决的:其1,200亿美元每月购债操作要到经济全面复苏才会调整,真正意义上的加息就更远了。

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也做出类似的表态:长时间内刺激举措都不会逆转,或许数年都不会。

他们的重要疑虑是就业问题。

美国仍有1,000万个就业岗位缺口,欧元区靠政府补贴人为地将失业率维持在低位,表明有巨大的闲置产能。

美联储已更加重视创造就业,尤其是对低收入家庭,且去年明确承诺允许通胀率在长期处于过低水准后超过目标。

虽然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没有就业方面的任务,但正在进行的政策框架评估可能更加强调社会因素的考量,尤其是就业。

欧洲央行已经在讨论允许通胀率超过目标会带来的好处,这暗示仅就业市场过热本身不会触发政策行动。

“就业市场往往比实际经济活动滞后六个月,我们可能还会看到一波并购、破产和裁员潮,”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Tamara Basic Vasiljev表示。

**大动作?**

尽管收益率上升在市场上引起骚动,但走势并不过度,可能只是对收益率过低的逆转。

美国10年期公债收益率今年上涨约56个基点,大致达到疫情前的最低水准。日本10年期公债收益率只上升了14个基点。德国10年期公债收益率仍为负0.25%。

“我们看到债券收益率从超低水平回升至依然较低的水平,这是全球多数地区强劲经济反弹和企业盈利稳健增长的结果,而不是一个障碍,”Berenberg分析师Holger Schmieding表示。

决策者也在淡化这种走势。

美国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总裁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表示,收益率上升不令人担心,美联储无需采取任何措施应对。

欧洲央行决策者表示,收益率上升有一部分是反映了好转的基本面,他们不会瞄准任何收益率水平。

“我认为日本央行不太担心近期收益率上升,”日本一桥大学(Hitotsubashi University)教授、前日本央行理事Tomoyuki Shimoda表示,“日本央行有足够的空间在必要时加大购买力度,它100%能够阻止收益率不受欢迎的上涨。”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