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万亿信用债3月到期 市场如何跨过这道坎
作者: 段思宇
2020年信用债大规模发行带来的影响正在显现。据统计,今年3月,将有1.09万亿元的信用债到期,规模创历史新高,对债券滚续提出较大挑战。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前2个月债市并没有出现明显滚续问题,但无论是从到期规模还是节后市场的情绪来看,3月信用市场面临的问题都更大,是一季度末需要跨过的坎。
而即便是过了3月,4月也将有近万亿信用债到期,3~4月是全年债市到期回售压力最高峰,再加上当前公开市场操作趋于谨慎,因而信用债市场面临明显的压力。在此背景下,有观点称,需警惕信用债到期高峰来临时可能导致的超预期信用违约或展期、折价回购等行为。
信用债遇到期高峰
由于去年上半年信用债发行规模激增,市场对2021年到期情况颇为关注。先是1月信用债发行规模同比、环比均有增长,带动净融资转正;随后,2月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发行市场缩量明显;到了3月,信用债市场将迎来今年的一道大坎。
据中金公司统计,3月信用债到期规模为1.09万亿元,同时还有0.24亿元进入回售期;另外,4月信用债到期规模同样较高,达0.91万亿元,回售规模为0.23万亿元。
无论是到期还是回售,3月和4月均显著超过全年其他月份水平,是全年的月度最高峰和次高峰。
“去年上半年,为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债券市场发行规模明显提高,而且新发债券期限普遍较短,因而今年到期压力主要集中在第一季度,尤其是3月份。”一位债市资深从业者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具体来看,3月和4月信用债到期量和进入回售期规模均占全年的27%左右,据中金公司测算,与去年同期相比,3~4月合计的到期量和回售量分别增长了46%和74%。
其中,城投行业是各行业中到期回售规模最大的,3~4月有5840亿元到期,1897亿元进入回售,合计到期回售规模达到7738亿元,居各行业规模之首。不过3~4月城投的总到期回售规模仅占当前存量的8.57%。
其次是地产行业,3~4月有1473亿元信用债到期,还有845亿元进入回售期,合计到期回售规模2318亿元,居非城投行业之首;煤炭行业到期回售规模也较高,达1100亿元,占存量煤炭行业债券的比例为12%。
“地产和煤炭由于受到行业调控和信用事件的冲击,投资者担忧情绪提升,再融资难度加大,而这两个行业的债券到期回售规模较大,需关注行业内部集中兑付压力较大的主体。”中金公司提示道。
与债券到期高峰相对的是,信用债发行市场还未完全恢复。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对记者称,目前,总量供给不足正逐渐成为市场新的问题。
这在数据上有直观印证。中信证券固收团队称,周度数据来看,剔除私募债和短融之后,2021年前2个月仅有1周的信用债供给规模超过1000亿元,而去年全年共有19周达到这一量级,其中一季度有6周的供给规模超千亿元。与去年相比,今年开年信用债的供给略显不足,导致留给3月的压力更加凸显。
“再加上当前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趋于谨慎,资金流动性环境趋紧,一定程度上也将影响投资者的认购情绪。”上述债市资深从业者称。
警惕超预期信用违约事件
随着信用债到期高峰的来临,信用违约也被提及。有业内人士直言,叠加部分区域和企业债券市场融资持续没有改善,需警惕3~4月到期高峰来临时可能导致的超预期信用违约或展期、折价回购等行为。
中金公司称,事实上,从历史经验看,融资收紧持续半年左右较易出现超预期信用事件。例如,2015年四季度,过剩行业利差开始走扩,2016年3月底4月初出现了东特钢等超预期过剩行业信用事件;2017年11月,金融防风险政策密集出台,2018年4月出现了民企违约潮;2020年3~4月起永煤等部分弱资质煤炭企业遭遇抛售,11月出现违约。
不过,“监管部门的持续关注和协调可能会降低信用风险暴露的可能。”中金公司研报称。但还需注意的是,监管并非“保刚兑”的态度也较为明确。有观点提到,尤其是部分区域融资持续难以恢复,协调难度加大的情况下,不排除会通过债务展期等形式应对偿付,而这些措施对于投资者风险偏好有何影响仍待观察。
至于市场该如何应对到期高峰?明明对记者称,除了风险因素和基准扰动之外,发行人和投资者的配合缺一不可。
一方面,对于发行人而言,可主动提升票面利率以缓解发行压力。毕竟一级市场恢复不及预期,一方面是投资机构趋于谨慎,另一方面则是发行方无法提供合意的票面利率。
“随着到期压力的上升,发行人压低票面的底气料将有所下降,适当提升票面利率以匹配投资者需求将成为相对选项。”明明称,另在发行期限方面,从发行难度和利息成本进行综合考量,建议发行人当前更应该保持中短久期的债券供给,以达到滚动接续的目的。
另一方面,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考虑到银行、保险机构在年初配置力度较强,明明表示,可关注其持续性。具体而言,年初以来大型银行主要增持地方债,农商行主要增持政金债和存单,保险除了增持政府债之外,还是资本工具的重要增持力量。
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券商、广义基金的配置力度略显颓态,对利率品种净卖出,对企业品种的增持力度也不强。“接下来需要关注银行和保险的配置行为能否外溢至信用债,并由此带动非银情绪。”明明表示。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