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煤炭资源网
原标题:前两月进口量再次偏离市场预期 进口煤平控将更加合理化
海关总署3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21年1-2月份进口煤炭4112.6万吨,较去年同期的6794.4万吨减少2681.8万吨,下降39.5%。
从上述数据可以得知,进入2021年后,进口煤的实际进口量并未向之前市场预计的那样出现暴涨,不仅没有增长,较2020年同期反而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减少。
2020年年初的时候,市场也曾预计在疫情的影响下,前两月进口量将出现大幅度减少,但也是事与愿违。2020年1-2月份进口煤炭6806万吨,同比增长33.1%。
造成这一情况的直接原因是:由于2019年12月份清关受限,港口大量煤炭积压,大量进口煤挤在今年1月份清关,导致1月份进口量激增,从而致使前两月进口量依旧保持较大增幅。
而今年前两月进口量大幅减少的原因或与之前本网了解到的相关信息有关。中国煤炭资源网年初了解到,2021年海关总署要求各关区按各关区2017年的通关量进行严控,2021年的进口配额普遍根据2017年该企业的通关量进行分配,不过也不是一刀切,也有关区按属地具体情况进行分配。
此外,本网在2月末还了解到,福建地区已经对进口额度按季度实施分解管控。
对于进口煤的市场影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张宏曾指出,之前有报道称今冬煤炭价格飙升的重要原因是进口煤减少,实际上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有些人夸大了进口煤的作用。
在保供时期,主要是保证动力煤供应。“动力煤差多少?从全国宏观来看,煤炭市场最紧张的时候是2020年12月底,当时的全社会煤炭库存跟比较宽松时期比,就差3650万吨,分布在东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各区域,可能每个区域就差几百万,不会有太大影响。”张宏认为,有些人夸大了进口煤的作用。
张宏表示,中国煤炭市场的消费量大,刚性特别强,月度差别大,一点小的变化就会带来很大影响。“如果全年进口煤稳定在3亿吨左右,平均每个月一两千万吨,没有什么影响。”
他还强调,国内煤炭生产能力足够保证。“目前在生产的煤矿,生产40亿吨煤炭一点问题没有,保障能力非常强。”而且,煤矿的生产弹性也很强,1200多个大型现代化煤矿,可以生产全国80%的煤。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38.4亿吨,同比增长0.9%;其中12月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3.5亿吨,同比增长3.2%。
对于2021年的煤炭进口形势,张宏认为,按照现在的生产布局,进口量也不会有太大变化,还是会在3亿吨左右。
不过政策走向有诸多的灵活性,虽不能说“瞬息万变”,但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连带效果显著,2021年进口煤的具体情况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一刀切”和“超预期”现象都有可能出现。上述市场预期和实际情况也同样能够体现这一情况。
我国煤炭进口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等沿海省市。东南沿海地区与主产地运距远、运输成本高,进口煤经济性、实用性较高,已成为东南沿海地区电厂的重要补充。
对东南沿海地区的燃煤电厂而言,进口煤的价格优势明显,不仅能直接降低发电成本,也有效降低了对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红利“外溢”的质疑。
2019年,尽管我国严格执行煤炭进口调控各项政策措施,但月度动力煤进口量屡创新高,煤炭进口总量超过预期。特别是2019年下半年以来,由于沿海电厂对进口煤依赖性较强,进口煤数量同比增加明显,平控力度低于市场预期。
2020年,国家取消了煤电联动机制,将标杆上网电价机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机制。定价机制的转变将对火电厂利润形成挤压。对此,专业人士曾指出,在不考虑进口煤政策收紧的情形下,预计今年沿海地区的火力发电企业采购内地煤炭的成本相对较高,或将加大尤其是沿海煤炭发电企业对进口煤的依赖程度。
实际数据也确实如此,进入冬季后,在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下,进口配额不得不做出调整,一再增加新的额度,致使2020年全国共进口煤炭30399.1万吨,创2014年以来(包括2014年)的新高,同比增长1.5%,走出了与张宏上述解析不一样的趋势。
2021年伊始,也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2021年,中国煤及褐煤进口量或呈现平缓的“V”型走势。”这一结论的判断依据是,“截至1月下旬,国内供需形势仍旧紧张,对于进口煤的需求仍较高,且港口煤价处在历史高位,进口煤在价格上仍有着巨大的优势。可以预见,2021年1-2月中国煤及褐煤进口量仍将处于高位。随着后期气温回升,国内动力煤也将逐步回归合理价格,进口数量也会有所下滑。在四季度传统用煤旺季,电厂或加大进口煤的采购。”
但进口量的实际情况再次打破了市场预期。事实上,经过2020年的行情变化,2021年,不论是下游电厂还是国家层面,都将更加合理分配进口配额。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