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安全、金控公司、绿色金融……央行系统代表委员关注哪些话题
记者:程维妙编辑:李薇佳
去年包商银行被批复进入破产程序,有关金融机构破产的法律体系受到关注;中国银行因管理不善使挂钩原油期货的“原油宝”产品造成金融消费者重大损失,引发对金融消费者适当性制度的讨论。此外,金融数据安全、金控公司管理、绿色金融发展等也是业内聚焦的话题。
今年两会期间,央行系统多位代表委员的提案建议涉及这些方面。如建议在《企业破产法》中设立“金融机构破产”专章;建议制定《绿色金融法》,降低绿色资产风险权重;完善金融消费者适当性制度,建立金融消费者分类标准;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应用等。
郭新明、殷兴山:建议《企业破产法》增设“金融机构破产”专章
从上世纪90年代的海南发展银行、中银信托,到近年的包商银行,国内金融机构破产案例虽不算多,但相关领域却缺乏专门立法。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央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和全国政协委员、央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殷兴山均提出在《企业破产法》中设立“金融机构破产”专章的建议。
在立法路径上,建议修订《企业破产法》增设“金融机构破产”专章,统领金融单行法律法规有关破产规定。
在立法机制上,建立与立法路径相适应的“双牵头”工作机制。建议全国人大指定专门工作委员会牵头成立领导小组,负责《企业破产法》的修订工作;成立由央行牵头,银保监会、证监会、发改委、财政部、司法部、最高法、地方政府等参加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起草专班。
在立法内容上,重点响应金融机构破产对法律制度的特殊需求。在立法目的上体现包容性,在适用规则上体现统一性,在申请主体上体现适格性,在清偿顺序上体现公众性,在制度配套上体现基础性等。
殷兴山:完善金融消费者适当性制度,建立金融消费者分类标准
我国金融消费者适当性制度尚未健全,金融创新积累了一定风险隐患,2016年“招财宝”事件、2020年“原油宝”事件均为典型案例。
殷兴山表示,当前我国金融消费者适当性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为:法律体系不健全、监管尺度不统一、金融机构落实规则不到位、金融消费者责任意识淡薄。
对此,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健全法律制度体系,统一管理规则与分类标准。建立金融消费者、金融产品分类标准,如禁止招揽客户(负债投资、未成年人等)、谨慎招揽客户(老年人等低净值人群)、普通投资者、准专业投资者、专业投资者等大类。
二是多部门协同治理,建立复杂产品统一协调监管机制。三是加强行业自律,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四是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理念。
白鹤祥:建议尽快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
作为过去长期混业经营、分业监管产物的金融控股公司,近年快速发展中出现了诸多乱象,如个别企业盲目向金融业扩张、将金融机构作为“提款机”等。
其实金控公司近年已逐渐被纳入金融监管正轨,但监管还需要完善。全国人大代表、央行广州分行行长白鹤祥建议,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势在必行。
他建议,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应关注几个重点问题:一是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机制;二是着力解决前期出台办法与其他法规冲突及监管外延不完整问题;三是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立法体系,未来央行将针对金融控股公司资本、并表管理、数据报送等重点监管问题制定具体规章。
白鹤祥: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应用
白鹤祥带来的另一份建议是关于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
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可建设五大枢纽:金融科技枢纽、创新资本枢纽、绿色金融枢纽、人民币资产配置枢纽、金融制度创新枢纽。建设两大市场:在岸市场建立健全资本市场、碳金融市场及区域性交易市场;离岸市场以人民币国际化为核心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为此,白鹤祥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提升国际金融枢纽地位;二是建立中央政府主导的工作机制;三是加快制定工作方案;四是推动金融资源向国际金融枢纽倾斜,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应用、金融“单一通行证”机制以及“新股通”“保险通”“碳市通”互联互通安排等改革创新。
崔瑜:推进金融数据安全使用与资源共享利用
我国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将进入全新阶段。为推进金融数据安全使用与资源共享利用,全国人大代表,央行参事崔瑜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建立完善行业数据协同治理的规范,由相关部门牵头建立金融行业数据协同治理体系,并完善现有的行业数据安全分类定级标准。
二是强化数据处理主体监督、落实金融科技监管。建议研究设立相关行业协会自律组织,同时加快制定金融科技经营业务许可或者备案的相关制度。
三是发挥金融基础设施作用探索金融数据共享机制。在加快推进研究数据产权的立法研究的同时,建议进一步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探索建立金融数据共享机制,形成统一的数据共享标准和规范。
葛华勇:强化国内转接清算市场有效监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联原董事长葛华勇在提案中谈到我国转接清算市场面临的新挑战:如在需求端,跨国商务、境外旅游带动跨境清算的需求,国际间清算服务的对接和融合将是清算市场发展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供给端,境内清算机构和跨境清算基础设施目前的竞争力并不强等。
葛华勇建议进一步强化国内转接清算市场的有效监管。一是进一步规范和界定各清算机构的职能定位和业务分工;二是细化对清算机构市场化管理;三是提升国内清算机构的竞争力;四是引导形成面向未来的技术创新机制,建议支持清算机构联合众多金融机构在央行数字货币试点应用、人民币国际化等更多场景进行创新探索与合作。
徐诺金: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助力全面乡村振兴
2016年国务院同意在兰考县建设首个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后,四年多的实践探索表明,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助力贫困县域脱贫摘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但全国人大代表、央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表示,试验区建设也遇到了一些普惠金融落地的困难,突出表现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法律制度尚未建立,金融机构内生动力不足,农村信用信息大数据体系建设难等方面。
对此,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快出台普惠金融促进法;二是建立普惠金融发展目标考核机制,包括加快确权颁证,盘活农村产权要素与金融资源对接,以及加大财政扶持,落实业务奖励和财税补贴等;三是实行普惠金融差异化监管政策;四是国家层面出台数字普惠金融领域的发展规划或指导意见,推动建立农村大数据信用信息体系。
杨小平:优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环境,稳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近年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不断提升,但国际化水平与主要国际货币还有一定差距。全国人大代表、央行昆明中心支行原党委书记杨小平对此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加强同周边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合作,包括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清算系统(CIPS)覆盖水平,进一步完善边境金融服务体系。
二是稳慎推进人民币在周边国家使用。建议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继续研究推进各品类大宗商品期货合约上市,推动人民币绑定更多大宗商品交易;同时鼓励商业银行在沿边地区增加网点。
三是继续促进离岸、在岸人民币市场良性互动。建议引导离岸中资银行提升人民币流动性,完善结算、兑换、融资等业务服务水平,增加境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资产的途径。
朱苏荣:建议制定《绿色金融法》,降低绿色资产风险权重
近年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一直走在国际第一方阵,但我国绿色金融的政策体系仍不完善,相关标准尚未统一,部分领域存在政策空白。
全国人大代表、央行沈阳分行行长朱苏荣建议,一是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制定《绿色金融法》;二是完善绿色金融配套政策;三是统一绿色金融标准;四是强化绿色金融的激励约束机制,包括降低绿色资产风险权重,引导金融机构提高绿色低碳业务和资产规模和比重,通过财政补贴、贴息等形式加大对绿色投资的财政支持力度等。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维妙 顾志娟 侯润芳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