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李志军:促进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陈维城)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的融合发展,将是提升交通治理能力和城市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原总经理李志军在《关于促进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的提案》中建议,完善顶层设计,明确牵头部门,建立协同机制;加强标准建设,凝聚行业发展共识;力争精细化管理,优化城市交通治理。
相关研究表明,在智能汽车的初级阶段,通过智能辅助技术就可以减少50%到80%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随着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与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智能汽车与智能交通的协同技术将有望实现零伤亡甚至零事故。
当前世界各国都将智能汽车作为新一轮科技竞争的核心领域。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指出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建设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融合感知体系,打造基于城市信息模型平台、集城市动态静态数据于一体的智慧出行平台,从而明确了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的战略方向。
李志军介绍,我国现阶段出现的车路协同各地建设标准不统一、企业应用不能互通、经营主体不确定等问题,导致道路改造投入高昂、使用率比较低、实际应用价值难以评估,大量的政府财政资金投入而无实际成效,长此以往将损害各地及中央的产业支持力度及热情,也将对后续的产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目前各地对车路协同建设的政府牵头部门五花八门,且由于涉及城市规划、路网建设、能源额度、交通设施与管理等多方面的审批与调整,在相关项目立项、规划、审核批准的程序上缺乏明确的流程与协同机制。由于出发点不同,造成应用定位不清晰、建设标准不统一,为后续的商用化带来困惑。建议从国家层面明确政府牵头部门,建立跨部门的联席工作组,明确审批流程,减少操作障碍,积极推进车路协同统一的功能探索与应用场景的落地。”李志军建议。
李志军表示,目前,由于技术方案差异化导致的大量企业无法使用新建成的基础设施现象也较为突出,因此造成大量资源闲置,并可能出现建完即结束、试完即闲置的尴尬局面。鉴于现阶段是L2~L4级别智能网联汽车的混合使用与部署期,因此如何有标准、有节奏、面向不同级别车辆、依场景统一建设车路协同基础设施,以达到分步、分级满足绝大部分车辆数据及使用需求,中短期和长期社会效益兼顾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技术难题。
“目前我国尚未有明确的政府部门或行业联盟明确关注车路协同标准的推进与落地验证,因此必须尽快明确主管机构,采取小步快跑的节奏方式,先小范围验证、试点先行,总结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技术路径,最终形成行业统一的规范和目标。”李志军认为。
李志军提到,智能网联汽车及车路协同的落地将为城市交通治理带来新的思路及可行性探索路径,同时也将带动除制造领域产业链重构外的汽车后市场服务、城市空间规划、能源利用方式等全方位的城市管理新课题。
“建议各相关部门在十四五期间高度关注并重点研究将如何高效利用城市空间、合理规划停车场及充电基础设施、调整能源供给结构,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并积极推动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全自动化运营体系和共享出行新模式。”李志军表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陈维城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