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研报
【新能源汽车每日动见】最大规模召回事件再次发酵 电池产业链将受何影响?
【碳中和动态分析】新能源、储能、氢能进十四五规划 华电“十四五”预计新增新能源装机7500万千瓦
【硬核研报】二次元游戏就是年轻人的“茅台”?为IP而游戏、为角色而氪金!“饭圈”特质带来超强自传播力,IP储备丰富的公司将迎来风口
【硬核研报】先进制造的“符号”迎来国产替代浪潮!五年新增上千家大客户,营收刚又再创新高,航天科工旗下的激光器新贵已剑指国内市占率第一!
国际实业又一次买椟还珠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蓝刊
国际实业和收购标的中大杆塔双方主营业务完全没有相关性,更谈不上协同优化。仅凭一份粗糙的评估报告和国际实业无一成功的过往并购战绩,这笔交易很可能会为除大股东外的流通股东带来巨大风险。
本刊特约作者 胡凝/文
国际实业(000159.SZ)早在二十年前便在深交所挂牌了,是一家老牌综合型控股上市公司。回溯公司的发展历程,从上市伊始的麻黄素工业,到转型煤焦化,再到收购中油化工进行石化分销,每一个步点都落在人后,进入某个行业之后不久便是行业周期的顶点。
2012年起国际实业陆续投资持股的万家基金,近年的发展势头还是比较让人称道的,目前管理着98支各类产品,拥有养老金管理资质,且资管规模已接近2000亿元。目前,金融投资收益是国际实业的命根子,这一点在资产损益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2015年,公司的营业收入是6.8亿元,之后四年依次是5.24亿元、3.56亿元、5.51亿元、4.31亿元。净利润则依次是6007.41万元、3586.52万元、-7113.14万元、 4983.36万元、2606.09万元。那么逐年的投资收益是多少?2015年,公司取得了8959.66万元投资收益,之后几年依次是3202.55万元、 1.19亿元、1.79亿元、8627.89万元。也就是说除了2016年,扣掉投资收益之后国际实业每年的净利润都是巨额亏损,即便是2016年,净利润里也掺入了5023.2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才能维持账面盈利。
除掉参股金融资产,这是一家仅凭财技才能数度保壳的公司,目前市值不到30亿元,近期却推出拟作价10亿元收购江苏中大杆塔有限公司(下称“中大杆塔”)80%股权的预案。
根据评估报告中的披露,中大杆塔的主营业务是为各省级国家电网公司提供角钢塔和钢管杆,也有通信铁塔的生产能力。被收购方承诺这项资产在2021-2023年扣非后净利润不低于1.02亿元、1.2亿元、1.32亿元,保底年化增长率分别是17%和10%。
虽有承诺保底,但是仅仅从评估报告中展示出的有限的信息来看,这一桩收购仍然问题明显。
首先来看收购合理性。国际实业主营油品批发业务,而中大杆塔是一家金属结构制造企业,此次收购不具有业务协同性,国际实业没有相应技术人员以及管理经验,收购后业绩难以保障,收购合理性以及必要性存疑。
其次是评估报告不具专业性。根据北京亚太联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评估报告,此次评估采用基础资产法以及未来收益法进行评估,并以未来收益法作为最终评估结论。但在评估过程中,对于公司的未来现金流量等未做任何假设与测算过程依据,评估价值只有最终结论以及基础资产法下的评估过程,评估报告中也没有提供基于未来现金流产出的模型,更遑论评估模型的有效性。总之,相对于10亿元量级的收购,这份评估报告十分粗陋,对其评估专业性严重质疑。
第三,从估值合理性看,未来收益法中最主要的经营现金流净额,近两年约为-0.87亿元、1.3亿元,结合中大杆塔的行业增长情况,其很难达到10亿元的估值,且基于资产基础法与未来收益法评估结论差异巨大,缺乏合理性。2017年至2019年,中大杆塔营业收入由3.9亿元持续下降至1.5亿元,毛利率却由0.08%上升至10.67%,2020年1-9月更是上升至20.40%,营收波动明显,但毛利率的变化却并不同步。业绩波动巨大加上占比颇多的关联交易金额(占营收超过10%),不得不让人怀疑中大杆塔在并购前突击进行了业绩调节。
正因为中大杆塔关联交易金额较大,关联销售占营业收入超过10%,其近两年业绩变化巨大,结全近几年营收以及毛利率的波动情况,业绩或有明显操纵,此次收购将会严重损害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
最后,中大杆塔本身持续盈利能力存疑。从资产负债率看,中大杆塔成立于2015年三季度,注册资本2亿元,但当年实收资本是2000万元。2019年,公司创始人将其持有的60%股权转让给现股东徐州苏领建材贸易有限公司(下称“苏领建材“),并保留其余的40%股份。2019年和2020年,两大股东同时对中大杆塔进行增资,这才补足了2亿元的注册资金。
中大杆塔2018-2020年的总资产依次约为7181.62万元、2.51亿元、4.25亿元,负债率从85.27%下降至45.46%,表面上看负债表大幅改善,但绝大部分资产增长都是来自于股东增资,而非经营出现改善。从盈利能力看,其近几年营收与净利润均呈下降趋势,但在2020年1-9月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呈现迅速增长,这导致其持续盈利能力存疑。从现金流量看,2020年1-9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中,主要是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是主营业务以外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活动,如罚款收入、流动资产损失中由个人赔偿的现金收入等,因此本身就不具有持续性。
总之,国际实业和收购标的中大杆塔双方主营业务完全没有相关性,更谈不上协同优化。即便只考虑到分居中国东西两端的公司属地物理距离,就可想而知并购之后的整合难度。况且仅凭一份粗糙的评估报告和国际实业无一成功的过往并购战绩,这笔交易很可能会为除大股东外的流通股东带来巨大风险。
2021年周期复苏与再通胀成为市场关注的主线,深陷亏损数年的小股东终有机会迎来一次难得的减亏机会,这样一桩并购却可能打掉他们仅存的希望。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声明:本人不持有文中所提及的股票)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