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镝 | “特斯拉中国”还是“特斯拉”吗?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作者|武雯婧
“容”是中国文化中的宽厚所在,中国消费者对科技行业不停自我完善过程,一贯表现出充分的耐心和“容错”的胸怀,但这不意味着没有底线的“容忍”。当产品质量问题叠加不真诚的回应态度反复出现时,“特斯拉中国”因产量和质量的“两难抉择”而油滑“甩锅”的操作手法,无异于“饮鸩止渴”,更是对埃隆·马斯克先生最新谈论的“下一个颠覆性创新”观念的不负责任。
3月20日,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先生围绕“下一个颠覆性创新”的主题,畅谈了数据安全、人工智能、科技教育、太空探索等相关话题,再次赢得了新一波“Z世代”的流量关注。
作为科技领域的领军翘楚,马斯克先生获得许多人的好感或尊重,原因就在于他致力于“科技推动人类文明”的热忱及情怀,也始终践行着“科技向善”的发展理念。
然而,互联网上因车主维权引发的“‘特斯拉中国’还是‘特斯拉’吗?”的话题讨论,让“特斯拉中国”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每一个伟大品牌都有一个宏伟的愿景,特斯拉也不例外。
2003年,不同于美国其他的汽车制造公司,这家企业诞生于高科技与互联网产业密集的硅谷,努力让“科技创新改变人类生活方式”,还以致敬的名义,把品牌名称注册为“特斯拉”,那是交流电机的发明者,因毕生为人类科技进步做出巨大贡献而令后世科学家敬仰的著名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的名字。
与尼古拉·特斯拉一样,用“志在科技的星辰大海”来形容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也极为贴切。他所拥有的特斯拉和SpaceX两家高科技公司,一家代表了当今最有现实意义的电动车技术,试图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问题;另一家则面向浩瀚的宇宙深空,不停推进人类移民火星的梦想。
“实现汽车纯电化、建造超级充电桩、提供地下立体隧道方案、外太空探索......”马斯克既是梦想家,也是实干派,他提出的一系列想法无一不是在为解决困扰人类已久的难题上下功夫。在马斯克的带领下,特斯拉能在20年间发展至今天的规模,打破“底特律巨头”的造车神话,就是因为做了很多“下一个颠覆性创新”的事情。
特斯拉是无可争议的全球电动车第一品牌,代表着环保、科技和时尚。
但从2018年进入中国以来,“特斯拉中国”在企业社会责任感方面招致的非议从未间断。2020年,特斯拉在中国销量超过14万辆,成为全球市场的主要增长点,但随着近年来“减配门”“异常加速门”“失控门”的门门相扣,让“甩锅操作”成为“特斯拉中国”解决问题的惯用手法。(详见《特斯拉特“油滑”》)
这一切的一切,正使那面曾经镌刻着“科技向善”的金字招牌逐渐黯淡。在提高产能、扩大销量的路上一路高歌猛进的“特斯拉中国”,却因将企业的初心使命抛诸脑后,令消费者无不在叹息中扼腕。
中国人常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中国的消费者也绝非没有对科技产品日渐完善的容错胸怀,“容”原本就是中国文化中的宽厚所在,但“容错”不意味着没有底线的忍让,当产品质量问题叠加不真诚回应态度反复出现时,最终伤害的不仅仅是消费者的耐心、情感,更是对特斯拉品牌生命力的无谓消耗。
“特斯拉中国”应该明白,质疑的声音本身并不会让特斯拉一病不起,消极怠慢和甩锅的态度才是侵蚀品牌形象的“毒丸”。产量与质量,原本就是所有企业在发展中都要解决的辩证题,莫要让“特斯拉中国”忘却了“特斯拉”的初心使命。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