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本文刊于8月6日《金融时报》,原标题为《七因素支撑黄金价格升至历史新高》。
作为贵金属,黄金不仅具备普通的商品属性,而且具备金融属性和货币属性,有着避险、防通胀和投资三大功能。
今年以来,在全球低利率环境和避险情绪的推动下,黄金价格飞速上涨,屡创历史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4日,伦敦黄金现货价格收于2018.8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价格上涨突破2037.1美元/盎司,黄金现货和期货价格均再度刷新纪录高点。
本文刊于8月6日《金融时报》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全球负利率、负增长、负油价的特征,在金价一路“乘风破浪”的背后,到底有哪些驱动因素?助推金价走高的这些动能又能持续多久?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七个因素。
一是避险情绪引发增持黄金,导致金价走高。从历史上金价数次出现巨幅上涨的情况来看,不难发现,危机与风险带来的避险情绪是不断推高金价的重要因素。而在今年金价持续攀升的背后,这些因素也同样存在。具体来看,首先是疫情风险,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暴发并在世界范围内持续蔓延,激发投资者购买黄金的避险需求;其次是市场风险,今年3月份,国际金融市场上演了股、债、汇“三杀”及美股四度熔断,避险指数高涨,从而推升黄金价格;再次是经济风险,受新冠疫情导致经济大面积“停摆”和消费停滞拖累,美国商务部当地时间7月30日公布的首次预估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下滑32.9%,创1947年有记录以来最大降幅;最后是疫情短期内无法完全控制的预期,给海外实体经济带来长期衰退风险,进而引发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以上各种风险叠加,使黄金作为避险产品受到追捧而导致其价格持续快速走高。
二是全球超宽松货币政策推升金价。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在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无论是20美元还是35美元一盎司,金价都是稳定的。但是在牙买加体系之后,美元已与黄金脱钩,经过数次美元危机,美元计价的金价屡创新高。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今年以来,各国纷纷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尤其是美国采取无限量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快速降息至零利率,而且要维持数年。不仅美联储会实施零利率,更有欧央行、日本央行等实施负利率政策。而金价对美元利率高度敏感。全球疫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推升金价走高的支撑因素或难以撤离。
三是美元指数持续快速走低推升金价。受超宽松货币政策、美国经济下滑等多重因素影响,美元信誉遭到冲击,美元指数持续快速走低。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录得近10年来的最大月度跌幅,美元指数重挫至92.5,创近三年来新低。而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却在美元指数加速下跌的同时得到明显推升,快速走高。
四是新冠肺炎疫情危机推升金价。作为年内飞出的最大一只“黑天鹅”,截至8月3日,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导致全球超1800万人感染,死亡人数超68万人。目前,美国、巴西等国家的疫情防控正处于失控状态,感染人数已达数百万。疫情在世界范围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反反复复,严重影响各国复工复产的推进。在没有找到特效药,疫苗也尚需时日的情况下,金价或会持续大幅走高。
五是通胀风险推升金价。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各国央行累计降息超过200次,美联储在实施零利率的同时实施无限量货币宽松政策,大量放水推升资产价格。美国及全球空前超宽松货币环境直接推升金价。在全球都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一旦疫情有所缓解,经济恢复增长,未来中期通胀预期走高可能会持续打压实际利率,对金价形成支撑。由于经济前景不明,投资者担心将来可能出现通胀,会继续投资并持有黄金。
六是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推升金价。
七是供不应求的供需基本面推升金价。黄金的供给量是有限的,而首饰需求、避险需求、投资需求、工业需求等在短时间内的爆发远超供给。世界黄金协会最新发布的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黄金市场消费需求有所影响,全球黄金总需求为2076吨,较2019年同期下降6%。然而,尽管总体黄金需求下滑,上半年全球黄金ETF的总流入则达到734吨的纪录新高。全球各国央行与政府为应对疫情而采取的诸如降息与对市场进行大量流动性注入等措施,是推动创纪录的黄金ETF流入量的主要因素。需求量大幅增加带来黄金供不应求,这种供需基本面的不平衡还会推动金价继续走高。虽然每盎司2000美元短期对市场会有心理压力,但只要上述这些支撑价格的因素仍然在,金价向上的趋势或难以改变。
在避险需求和低利率水平下,投资者适当增加黄金配置是合适的。但与此同时,进行黄金投资也应防范风险,特别是在金价达到高位后,市场波动也会加剧,追高投资者需做好短期波动加剧的风险考量。7月28日,现货黄金就曾上演“过山车式”行情。当日下午,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相继发出风险警示,提示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增强风险意识,合理控制仓位,理性投资,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