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光大理财董事长张旭阳:让投资者相信银行也有好的权益类理财产品
来 源:21世纪经济报道、21金融圈
作者:周炎炎 吴霜
(图片/21世纪经济报道)作为股份制银行第一家落地的理财子公司,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光大理财”)近期对标公募基金,推出全市场第一款权益类银行理财产品。纵观银行理财的发展史,国内第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正是2004年由光大银行推出的。
从银行第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到理财子公司第一款权益类产品,中国光大银行首席业务总监、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旭阳一直都是见证者。
近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张旭阳,他认为,低利率环境中在为投资者寻找更好的投资回报资产的时候,一方面靠交易能力,在利率波动中获得资本利得,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权益品种的布局。银行理财作为一个全天候、多策略投资平台,必须在这方面为投资者提供可供选择的投资品种,也需要思考不同的路径来提供这样的产品。
他坦言,投资者对银行理财的认知还局限于以往的想法,认为买股票产品就是去基金公司,需要稳健性产品去买银行理财,认知差异还在。这需要银行理财通过管理能力提升不断累积业绩基础,让投资者相信银行也有好的权益类理财产品。
银行也有好的权益类理财
《21世纪》:随着光大理财产品线的丰富,5月光大开行业之先,推出投资股市的主动管理型产品,监管最近也在发声鼓励银行理财资金入市,而传统模式是通过基金委外的方式。运作模式上,光大理财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张旭阳::随着光大理财产品线的丰富,5月光大开行业之先,推出投资股市的主动管理型产品,监管最近也在发声鼓励银行理财资金入市,而传统模式是通过基金委外的方式。运作模式上,光大理财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张旭阳:回溯全球百年利率史,尽管有波动但整体下行。这不仅是因为人口老龄化、过高的负债率,也因为未来资产回报率在不断降低。在为投资者寻找更好的投资回报的资产的时候,一方面靠交易能力,在利率波动中获得资本利得,二是需要加强对权益品种的布局,三是加强对另类资产的布局。银行理财作为一个全天候、多策略投资平台,必须在这方面为投资者提供可供选择的投资品种,也需要思考不同的路径来提供这样的产品。
通过委外FOF、MOM的形式投资股权是个很重要的方式,需要对投资顾问、基金管理人有科学、一致、稳定的评价体系,这其中有评价、遴选、再平衡的过程。但随着银行自身理财能力的提升,在某些主题和品种上,不排除依据自身投研能力发行产品,特别是自己管理的股票型产品。前一种模式让我们作为“买方的买方”更好地理解市场运行逻辑,专注不同机构的核心能力,后一种模式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市场价格波动的阶段性主导因素。
我们管理主动产品的过程,也为评价外部股票管理人或者外部投资组合累积了一些经验。因此我觉得这两种方式各有侧重,比例大小依赖于各个银行理财公司自身的能力建设。
图/视觉中国由于银行理财的规模较大,在资产配置里面会安排一定比例的股票投资。但银行理财成为股票市场很重要一个资金来源,我觉得可能还有一段路要走。
作为一个专业投资者,我们也看到了A股市场的一些投资机会,据我了解,今年上半年很多银行理财公司发行产品中风险评级三级及以上的产品占比提升。一些混合型的产品或者“固收+”的产品可能有20%以下的比例是投资于股票市场的,但发行量不是很大,所以并不是作为理财公司资金的管理人就可以按照主观愿望增加比例的,我们是受到产品契约约束的,银行可以投多少资金量,还得看产品表现,给投资者以信心。
今年上半年股票型基金发行迅猛,优秀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经常出现“秒光”,超卖之后再配售。但投资者对银行理财的认知还局限于以往的想法,认为买股票产品就是去找基金公司,需要稳健性产品还是要去买银行理财,认知差异还在。这需要银行理财通过管理能力提升不断累积业绩基础,让投资者相信银行也有好的权益类理财产品。
实现目标需要一段时间,我们需要与投资者进行良好互动。既需要我们去顺势而为,也需要逆势而动。顺势而为指的是,投资者对一些低风险低流动性产品需求较大,银行理财可推出一些相对比较审慎的产品,去满足投资者需求。另一方面我们要逆势而动,主动去发行一些投资股票的产品,但通过量化对冲等方式,使我们投资股票的产品波动相对较小一些,使得银行理财投资者在初期比较容易接受。慢慢适应这种波动以后,我们再不断去丰富优化策略,更加积极主动一些。5月份光大理财发行的股票型产品与基金公司的股票产品大体没有区别,但我们在产品结构和投资策略上,充分发挥了大类资产配置的优势。
最近的疫情以及整个市场的波动,导致了部分的银行理财,尤其是债券投资产品,净值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有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净值跌破1。资管新规要求成立理财子公司,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打破刚兑,那么现在这种状况已经出现了。
《21世纪》:处于这种状况时,光大理财是怎么应对的,以及客户的反应接受度是怎么样的?
张旭阳::产品设计思路发生了变化,希望在控制回撤和波动性的基础上为投资者设计产品。估值方式、流动性选择、投资策略都围绕这一点调整。我们希望通过销售端的产品组合使得投资者的产品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5月份以来,中国的货币政策发生一些变化,对于债券市场冲击也是比较大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跳升100BP以上,确实对债券型产品,特别是盯市型产品的冲击比较大。
光大理财通过组合能力的安排,一方面通过对投资品种的选择去判研市场变化,及时通过交易进行调仓,使光大理财产品的回撤幅度较小,增强投资者信心,保护了投资者的权益。
图/视觉中国但产品净值下跌并非洪水猛兽,因为更重要的是长期投资理念,不能以短短一个月的价格波动来评判产品好坏。目前随着市场利率的变化,很多理财产品的净值已经回归到1以上。从更长的维度看,这是很好的投资者教育的机会。尽管媒体报道很多,大家也意识到银行理财开始波动,但并没有出现投资者大量赎回。投资者看到了卖者尽责,买者也开始接受他的投资选择,这是一个挺好的开端。
打破刚兑三要素就是风险可隔离、风险可计量和风险可承受。现在银行理财新产品都是独立托管的,每个理财公司在资管新规约束下,每个产品都是独立实体,已经实现了风险可隔离。由于市场价格不断变化,产品净值变化就反映了产品的风险,风险可计量。最后因为波动可控,对投资者整体组合影响较小,因此是风险可承受。
以往资管各种刚兑产品无形中放大了整个社会的杠杆率,到一定程度总是要“崩掉”的。因此需要通过打破刚兑使得风险能够被全社会分散,让我们提前“拆雷”。
在承受风险的过程中,投资者也在享受相应的收益。以往投资者只是拿到了预期收益率下的固定回报,但如果资管机构管理能力强,实际上可以获得更好的超额回报。这种规则让优秀的投资管理机构脱颖而出,投资者将更多的资金托付给他们,从而获得财富的有效增值。
大类资产配置的“危”与“机”
《21世纪》:今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宽松,低利率让大家对大类资产配置更困惑。银行理财收益率也在逐步下降,光大理财对债券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趋势是如何判断的,你对低利率下的居民大类资产配置有什么样的建议?
张旭阳::我们还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包括疫情、经济、地缘政治等。但有三点是确定的:
一是人类医疗技术发展到今天,战胜疫情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二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国民财富,以及国民韧劲,足以使得我们在疫情结束后恢复经济发展。同时随着海南自贸港、完善资本市场等各项政策落地,制度性改善可以激发出国民身上的力量,中国经济的复苏道路是稳固的。
三是某些趋势被加强,而这些趋势是中国的优势,比如大数据的利用、线上经济的发展,人工智能新技术突破,中国在这些方面与国际先进的差距不大,某些领域还正处于全球先进水平。新的技术带来新的产业,数字化世界一些新的消费品牌与商业模式,人工智能和数据推动了新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展望未来,还是有很多机会的。
《21世纪》:在资产布局上,对固收领域和资本市场有何侧重?
张旭阳::我们还是会侧重固收类产品。首先这是银行理财自身的资源禀赋所在 ,因为商业银行对利率市场的变化、对信用风险的把握、对宏观经济变化的把握有优势,这是银行理财的专业能力所在。所以我们肯定会以此为基础去扩大资产管理规模,去提升管理资产能力。
具体来说,首先我们会重新审视信用债和信用风险,今年经济发展出现了波动,会严格控制信用风险下沉,不会用承担更高的信用风险换取投资收益,而更强调对信用风险的精细判别,发掘投资机会。
图/视觉中国第二是加强利率债投资。以前银行理财当中这个品种比重较小,现在市场也有波动,但下半年不管是熊市还是牛市,都会有很多交易性投资机会。
第三是另类投资。另类投资包括私募债权、PE投资、商品投资。另类投资的流动性低。但金融有三性——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我们不想放低对安全性的需求,想要获得收益的方式就是在流动性上有所放松,因此低流动性的另类投资会保持一定比例。不管是新老产品,根据资管新规,非标的投资比例都是有限制的,并且不能错配,我们希望把有限的可供投资的非标资金用于服务真正的优质企业。
我们一直在讲“三全”,即用“全融资品种”,关注企业的“全资产负债表”,服务于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成长”。与企业共成长,支持未来优质的新型企业发展壮大,获得更好的回报和收益,也使得我们资管机构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更加密切。
过去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主要依靠成熟型企业,通过投资拉动,这些企业多为重资产企业,银行信贷予以支持。而随着新旧动能转化,我们需要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可能是轻资产的,特别是数据成为重要的资产生产要素,而很难去评价数据生产要素的资产价值和规模。这个过程中信贷业务难以支持,而更需要并购和资产证券化,也可能需要股权融资。在新的环境下,银行理财怎样去担负起责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点。
《21世纪》:以后理财子公司跟基金行业的区别会慢慢显现出来,理财子公司有多品种、而且是跨市场的投资选择,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张旭阳::可以这么理解。但说实话,一个机构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是很难做到的。银行理财,特别是大型银行理财子公司,多品种、全天候、多策略的实现可能是借助我们的合作伙伴。有些产品是我们自己来管理的,有些是通过FOF、MOM管理和投资的。比如全国社保、主权基金是不做直接投资,而选择优秀的管理人委托管理,这也是未来银行理财的一个很重要的投资策略。所以我们其实跟基金的合作关系是在不断加强的。
我觉得这个关系背后,只有两个字,就是能力。你有能力能够为我们投资者创造价值,你在这个行业中才有存在的意义。
图/视觉中国《21世纪》:在存量资产的改造方面,光大理财现在有什么计划?
张旭阳::不管是从自身角度,还是从监管的要求出发,每个银行的理财公司都有存量资产的压降计划。我们都在按照这个计划进行,争取在一段时间内取得明显的成果。
《21世纪》:对广大投资者,光大理财对下半年可能的风险有哪些提示?风险来自什么方面?
张旭阳::从短期看,市场的波动还在加剧。在股票市场,疫情之后A股反弹是比较快的,中小板也是比较快的,但我们希望投资者包括我们自身,审慎地去审视这样的反弹情况。洞察背后可能的一些风险点,也不排除未来A股市场的一些回调。希望我们的产品通过多策略、对冲的方式,使它的波动尽可能平稳一些。
做好产品的“容器”
《21世纪》:目前光大理财已经成立大半年,作为国内股份制银行首家理财子公司,成立之后,光大理财主要在做哪些事情,你觉得理财子公司和原来的发展模式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张旭阳::光大理财在去年9月26日正式成立。光大理财不同于其他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实际上我们叫“三新”:新公司,新地点和新人。我们注册在青岛,同时在青岛组建团队,由于在新的地点开业,原先光大银行资管部的同事只来了一小部分,更多同事是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招聘进入的,分别来自公募基金、券商和其他银行。因此我们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文化融合和团队融入。对于光大理财而言,疫情既是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会。在疫情最严重的时间里,所有同事在青岛共同生活,共同战斗,使得信任感不断加强,这是作为一个初创公司最宝贵的财富。
除了团队融入和文化融合,我们在业务上的进展包括:
一、做好产品体系搭建的“容器”。光大理财从2018年推出“七彩阳光”产品体系,用阳光本源的7种颜色来标记不同风险类型的产品,我们有固收类的“阳光金”产品体系,也有FOF、MOM为基础资产的“阳光橙”,有投资股票的主动管理型产品“阳光红”系列,也有结构化、另类投资的产品,比如“阳光紫”和“阳光青”,未来我们还会推出投资股权或股权基金的“阳光蓝”系列。今年上半年,我们把产品体系不断补全,不仅是短端的现金管理类产品,也有长端的养老理财产品。所以2月我们推出光大理财第一个Z码产品“阳光金”养老产品,这是个5年期产品。5月发行了主动管理的股票型产品“阳光红”卫生安全主题产品。为了支持湖北抗击疫情,我们发行了湖北投资者专享的理财产品,也发行了投资方向主要集中于湖北地区,或者是跟防疫抗疫相关的行业投资方向产品。
图/视觉中国另类投资方面,我们推出了“鲲鹏”、“朱雀”、“凤凰”、“麒麟”这些投资品牌计划;标准化产品方面,我们加强了对债券市场的判研。希望形成丰富的产品体系扩建,为我们下一步的组合销售、产品配置,以及未来的投资顾问咨询业务的推出打下基础。
二、提升投研能力。投研能力不仅包括大类资产配置的能力,也包括固定收益投资的交易能力、风险管理能力。银行理财以往的投资策略是持有为主,未来是持有加交易。判别利率曲线变化、把握住交易性机会,实际上对银行是很大的考验。因此随着投资人员不断补充到位,我们的投研体系、投研逻辑不断完善,风控能力不断提升,投研能力在不断成长。
三、依靠风控运营和IT技术带动提升。这也是整个资管行业的综合基础,随着人员不断补充,这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们也在构造光大理财自己特有的IT管理架构。围绕数据地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希望把理财公司的能力构建在对数据的收集、采集、处理、理解的基础之上。
《21世纪》:近段时间的感悟可以分享吗?
张旭阳::第一,突破才有未来。银行理财面临新的监管环境,我们有责任提升自己,寻找创新突破的方向,与监管一同推动资产管理行业制度的改进,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在以市场为主导的直接融资体系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来弥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供给体系的不足。
第二,惟有能力提升才能担负责任。以往我们银行理财带有一定的影子银行色彩,在这种背景下,大家拼得更多的是资产负债表的厚度。但随着银行理财的转型与回归资管本源,未来还是要靠专业化投资能力、风控能力和投资者的适配能力,去服务投资者。
光大集团董事长李晓鹏先生发表过一篇文章,他提出中国财富管理行业进入到3.0阶段,并有“大、真、新”的新特征。“大”指的是这个行业的发展空间巨大,投资者更加多元化,“真”是回归到真正的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新”代表了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方式。在这个背景下,对资管机构而言,也有“大、真、新”的要求,即大格局、真能力和新方式。
目前,光大理财正在搭建三方面的能力:
第一是光大理财自己的投研能力,这里包括了大类资产配置的方法论,自有的数据库、因子库和有效的另类数据源,也包含FOF/MOM的遴选、评价机制,另类投资的“募、投、管、退、转”的能力,以及作为基础的数字化作业和风险监测能力。
第二是我们自己的风险管理能力。我们推动数据梳理、流程梳理、数据治理,包括系统优化。操作风险的管理能力是我们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的基础。
最后,但更重要的是与投资者的粘性,怎么让我们的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更好地融合,使得我们能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完善的产品体系。在给投资者提供产品过程中,真正从购买产品变成与光大理财在投资顾问咨询和组合方案上更好的互动。从销售产品向投资顾问转变,从卖方向买方转变。未来资产管理重要的核心点就在于,怎样借助数据和技术的力量,更好地实现投资者和资产的适配,或者投资者与资产组合的适配。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