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转弱 美债收益率持续走低
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项梦曦
近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路走低。在7月底跌至历史低点不到几周后,本周美债收益率再次刷新历史纪录。最大的波动出现在本周二盘中,该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0.05个百分点,至0.52%,创下除3月疫情暴发以来的历史最低点位。5年期美债则在盘中触及0.189%,在负收益深渊的边缘摇摇欲坠,并创历史纪录以来新低。3年期和7年期美债收益率也同步下跌,收于今年内低点。
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近期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减弱,是引爆债市的主因。疫情反扑下美国失业率反弹,财政刺激政策迟迟难以落地以及对于美联储进一步宽松的预期,都加剧了人们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悲观看法。随着市场避险情绪的持续高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转向国债、黄金等避险资产,推动资产价格迅速走高。荷兰国际集团(ING)表示,如果周末美国的非农数据低于预期,可能再次引发对避险资产的购买热潮,致使美债收益率进一步下跌。
疫情反扑打断经济重启
美国7月就业数据不及预期
眼下在疫情的强势反扑下,美国经济已经重新亮起红灯,美债收益率也随之跌回低谷。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6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已超过490万例,疫情在美国中西部州迅速扩散,密苏里州、威斯康星州和伊利诺伊州先后发出了有关新冠肺炎患者住院人数激增的警告。不仅如此,此前疫情已经维持在稳定状态的美国东北部多州,如新泽西州、罗德兰岛和马萨诸塞州等,也都出现确诊病例增加的趋势。
随着疫情的日益严峻,美国多州的经济重启计划面临“急刹车”,民众被迫再度离开工作岗位,打击了就业市场,这对本已脆弱的经济造成了二度伤害。当地时间8月5日,有着“小非农”之称的美国安德普翰(ADP)就业报告出炉,数据显示,美国7月仅录得新增就业人口16.7万人,远低于预期的150万人。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经济学家瓦拉克(Ronnie Walaker)在报告中指出:“高频数据(包括信用卡支出、在线求职,以及步行和车辆交通数据)综合分析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陷入停滞状态,主要归因于新冠肺炎疫情进程的恶化。自6月下旬以来,受新冠疫情冲击最为严重的一些州,再次推行封锁举措,导致工厂活动大规模减少。因担心疫情蔓延,其他州也不敢贸然行动,只好把经济重启暂时放在一边。”德意志银行美国高级经济学家莱恩(Brett Ryan)也指出:“美国的劳动力市场回暖已经发生逆转。7月就业人数可能会是负数。”
虽然复工复产在5月、6月曾带来了美国就业市场的大幅增长,但这仍不足以弥补3月至4月就业市场恶化带来的巨大缺口,截至6月末,美国就业市场仍有1970万个岗位缺口。如今,新冠肺炎疫情下就业增长再度放缓,无疑将为经济复苏带来巨大压力。
财政刺激计划悬而未决
美联储进一步宽松预期上升
此外,新一轮财政刺激计划迟迟难以落地,也让美国经济前景充满了阴霾。目前美国国会两党在经济刺激方案的达成上仍有分歧。周三,共和党与民主党又进行了一轮激烈的谈判,虽然双方表示力争本周达成共识,但两党谈判代表在关键问题上依然僵持不下。由于担心美国财政赤字规模进一步飙升,共和党提出的刺激方案金额远低于民主党。但在民主党看来,共和党方案金额太低且没有考虑到针对州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救助。白宫幕僚长梅多斯(Mark Meadows)周三表示,在民主党与共和党最终愿意妥协的事项上,双方还存在“以万亿美元计”的分歧。
InCapital首席市场策略师利瑞(Patrick Leary)表示,“疫情持续蔓延,新一轮财政刺激计划又迟迟难以敲定,美国经济复苏前景面临越来越强的不确定性。这将助推避险情绪持续增强,打压美债收益率。” 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先锋领航(Vanguard)外汇策略师马赛厄斯(Anne Mathias)也表示,目前美国市场上存在一个“好消息空白”,令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乐观情绪暂时有所减弱。她预计,在美联储9月份政策会议前,美国国债走高的趋势将进一步持续下去。
与此同时,市场预计美国财政政策僵局可能会迫使美联储采取更多行动,这种猜测加剧了美债收益率的下滑。尽管美联储已多次表态不会实施负利率政策,但部分华尔街分析师仍坚持认为在经济复苏受挫下,未来美国迈入负利率的可能性极大。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古根海姆(Guggenheim Partners)本周表示,即使美联储不开始负利率政策,但市场也可能接过任务并推动利率破零。事实上,联邦基金期货的市场数据显示,5月间,合约价格第一次开始包含了负利率的成分,但是之后又变回为正利率,可是到了6月份,市场再度发出了明年春季就可能出现负利率的信号。如果这一信号准确,那么从2021年5月开始,美国基准利率可能会跌至略低于零的水平。
实行负利率,就意味着美债收益率直接跌至负值,且常态化,而所有美债持有者或将要为持有美债转向美国贴付费用。德意志银行在最新发表的《2020下半年全球经济风险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在新冠疫情危机中恢复后,美国国债是否还会有大量投资者买单,这可能是接下来市场的重要风险之一。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