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贷款“点睛”7月信贷 结构性政策工具有望进一步发力


来源:新浪财经综合   时间:2020-08-12 07:41:37


原标题:中长期贷款“点睛”7月信贷 结构性政策工具有望进一步发力

上海证券报⊙记者 李丹丹

央行11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927亿元,虽然绝对量回落,但是中长期贷款“贡献”最大,贷款结构明显优化。这一现象表明,货币政策已经按照“总量适度”和“精准导向”的要求在发力。

展望下一阶段,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金融总量适度、合理增长的前提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望“唱主角”,继续用好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中长期信贷的支持力度。

具体来看,7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64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42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968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021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认为,企业短期贷款减少主要由于近期加大了资金违规使用的监管力度,严控经营性、消费性短期贷款进入楼市空转套利。而企业中长期贷款比去年同期多增2290亿元,说明加大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的政策导向发挥了积极效果。

“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5968亿元,可见企业对未来发展前景看好,投资积极性在逐渐恢复。”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认为。

与此同时,7月居民部门贷款增加7578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6067亿元。“中长期贷款比去年同期多增1650亿元,说明前期被抑制的购房需求逐渐释放,在消费贷款严控进入楼市的形势下,按揭贷款的需求仍然比较旺盛。”温彬认为。

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是,7月新增人民币存款仅803亿元,同比少增5617亿元。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股市回暖,基金发行规模增加,分流了部分居民和企业存款。

数据还显示,7月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上月末低0.4个百分点。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M2增速回落也体现了近期央行强调的“总量适度”的政策取向,意味着货币政策正在从上半年疫情冲击最严重时期的状态退出,逐步恢复常态化。

狭义货币(M1)则传递出更积极的经济信号。7月M1同比增长6.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4个和3.8个百分点,创下2018年5月以来新高。

王青说,这表明伴随经济修复进程持续推进,各类市场主体经营活动趋于活跃,房地产市场回暖也对M1增速起到直接推动作用。

对于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唐建伟表示,未来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精准导向”,稳健适度是常态。未来面对财政发力下的流动性需求压力,央行将灵活运用各种流动性工具微调、对冲市场压力。8月以来央行的逆回购单次规模逐渐收缩也印证了这一点。

温彬认为,货币政策的重心将从总量宽松转向结构优化,降准、降息的概率降低,更大程度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一方面,保持金融总量适度、合理增长。温彬测算,若按照30万亿元社融和20万亿元信贷的全年增量计划,剩余5个月7.5万亿元新增社融和7万亿元新增信贷仍会对稳企业和保就业形成有力支撑,预计全年能够实现M2和社融增速明显高于去年的目标。

另一方面,继续用好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中长期信贷的支持力度,严控资金空转套利,并提前做好金融风险处置和防范,为经济恢复发展营造安全稳健的货币金融环境。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