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评论】研究生扩招近20万人,“住哪儿”成高校痛点
文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熊丙奇
近日,一位中国医科大学的准研究生因住宿问题引发关注。
该学生表示,校方对研究生仅提供一年住宿,研二后需自行解决住宿问题。在外租房每年至少花费1.2万元,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无力承担这笔支出。
该生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向辽宁省省长刘宁求助,并表示有可能放弃入学机会,明年再考一个负担得起的学校。
校方后在回复中表示,学校近年来一直未能满足全体研究生的住宿需求。而2020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增加,规模较上年增加近500人,宿舍更为紧缺。在优先保证研究生新生住宿的条件下,校方不得不做出如此决定。
学校称,目前已采取相关措施扩充容量,尽力满足研究生住宿需求。同时,对于该生家庭困难这一情况,校方表示,入学后,可咨询助管岗位。
“保证不会让研究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不能完成学业。”校方表示。
一边是研究生扩招,一边是高校宿舍紧张,而部分研究生到校外租房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无疑会增加学生经济负担,但从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看,学生校外租房将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由于校内住宿紧张,我国已有多所高校明确要求专业硕士自己解决住宿问题。这令专业硕士不满,并质疑这一行为是区别对待,也曾引起舆论关注。但学校安排也实属无奈。
这一问题在未来几年还会更加突出。
今年,我国研究生扩招18.9万,研究生招生规模会超过110万。可以预计,在接下来的5至10年中,研究生招生规模还会持续扩大,住宿条件会成为影响扩招的重要因素。
如果要继续扩招,相关高校必然会做出让部分研究生到校外租房的决定。而即便不扩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会让传统住宿保障跟不上。
比如,提高博士培养质量,意味着相当数量博士可能将延期毕业,这部分人员增多,学校住宿条件仍将捉襟见肘,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也将出现同样局面。
在许多发达国家,因为很多高校只给本科低年级学生提供宿舍,本科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均在校外租房,这是后勤社会化模式。
我国高校也在上世纪90年代推进过后勤社会化改革,但却遭遇阻力。
有人认为,这将增加学生负担,还有人担心学生校外租房不好管理,于是绝大部分高校仍采取提供宿舍、集中管理的方式。有的学校引进社会力量提供宿舍,由学生自主选择,但也时常遭遇价格过高的质疑。
推进后勤社会化,先要正确理解寄宿制教育。
通常来说,高等教育寄宿制教育,适合本科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借此,学生可融入校园环境,感受大学精神。而对于研究生,寄宿制教育的作用则不明显,也面临现实困难。
在发达国家,学生选择校内宿舍的价格,并不比校外租房低,甚至更高。国内集体宿舍价格较低,主要原因是一间宿舍住4人,甚至6人、7人,而校外租房至少一人一间房,甚至一套房。
对于多人住一间的宿舍环境,也有学生表示不满,认为影响个人隐私。对改善学生住宿条件的呼声,在近年来也一直存在。但对此,有舆论反对认为制造贫富差距、不公平。
用“一刀切”模式给所有学生提供校内宿舍,很难跟上时代发展。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家庭情况,高校应该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不能把学生住宿条件,与公平问题挂钩。
结合寄宿制教育的特点,学校可采取本科生住校,并改善住宿条件、允许学生选宿舍,而研究生校外租房的方式。同时,学校提供一定租房补贴,把补贴纳入培养经费之中。
在这方面,政府、学校可与社会企业合作,开发学生公寓,由学生选择租住。同时,对于贫困家庭学生,建立帮扶机制,避免因租房而增加经济负担影响学业。
(熊丙奇,知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