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吨半西瓜不到120元 河南瓜农:种植技术跟不上迟早被淘汰


来源:新京报网   时间:2020-09-03 13:38:37


原标题:1吨半西瓜不到120元 河南瓜农:种植技术跟不上迟早被淘汰

新京报讯(记者 田杰雄)作为种瓜大省,河南的西瓜这一季并不好卖。在河南开封一带,八月初还一度出现滞销,晚熟的瓜赶上过于丰沛的雨水,导致口感下降,每斤卖不上1毛钱。新京报记者获悉,这并非所有瓜农的遭遇,有的瓜农却能每亩瓜挣得近万元;有的瓜农即便受到影响,也不必将瓜贱卖。如何避免亏损?农户说还是要靠种植技术和理念,“需要适应市场和天气的变化,要不,河南瓜也会慢慢被淘汰。”

河南的西瓜丰收了。受访者供图

五分钱一斤没人要 雨水影响是主因

河南可谓是我国的种瓜大省。据国家统计局消息,截至2018年,河南省以376万亩的种植面积领跑全国。河南种西瓜的传统悠久,西瓜也是当地许多县市的特产,开封产的“汴京西瓜”还曾出现在《清明上河图》上。

但据开封通许县的瓜农讲述,今年的西瓜遭遇了小范围滞销。瓜农拍摄的视频显示,满载西瓜的农用三轮车铺满整条道路,有瓜农叹气,自己一车瓜2900斤,买家就给120块钱。在周口市扶沟县,瓜农也面临销售困难,“好多西瓜卖不出去,5分钱一斤没人要”。

瓜农装着满车的西瓜却只能低价卖。视频截图

同为瓜农的韩来彬也是通许县人,他告诉新京报记者,今年前期普通西瓜还能维持在每斤三四毛钱左右,而后期之所以每斤一毛钱也卖不掉,是因为经历了盛夏过剩的雨水后,西瓜的口感受到了影响,“经过大水漫灌,地里都是水泡瓜,其实品相可以,但是肯定口感不好了,也不耐放”。

“瓜没有质量,有时候不论斤卖,论车算钱,便宜得很。”在与通许县相邻的尉氏县,瓜农告诉记者,有的瓜农嫌价格太便宜,还要搭上人工和时间,于是就任由西瓜烂在地里。

农户并非全都滞销 少部分品种见收益

但并非所有瓜农都遭遇了滞销。韩来彬的合作社种了约2000亩西瓜,亩均收益在9000-10000元之间。“今年的瓜价是每斤1.4元,比去年高了约一倍,已经全卖完了。”韩来彬说自己种的是名为“台湾新一号”的精品瓜,口感更好,主要供应大城市的商超和酒店,靠的也都是自己种瓜近20年来积攒的客户渠道,“他们每年都会定时过来拉,关系很稳定”。

在尉氏县种瓜的张志国也没有遭遇滞销,他向新京报记者介绍,尽管今年雨勤,但自己合作社种植的品种并不及其他品种那样对雨水敏感,再加上一些稳定的种植技术和前期的规范管理,所以西瓜受到的影响不大。“不过比起往年,今年也是我们这个品种质量相对较差的一年了,产量不及之前高。但是,收购价也能达到8毛钱左右。”

张志国所种的无籽西瓜。受访者供图

在张志国的合作社,对社员最主要的服务内容就是技术推广、发放秧苗等。据张志国讲述,河南许多产地瓜农的忙碌时间几乎相同,每年三月他会进厂育苗,五月份为合作社300余农户发放秧苗。西瓜的上市期集中在七八月,届时张志国和他的团队会定点回收,再作为供应商卖给外省客户,瓜农的收益也很稳定。

无法适应变化 只能面临被淘汰

“我是‘代办’出身,很多时候也在外地帮别人收货。”张志国所说的“代办”,也就是果农和收购商直接的“中间人”。所以说起今年的西瓜行情,张志国再了解不过了,在他看来,今年河南出现西瓜滞销,除了雨水原因外,也在于市场上的西瓜量大,且品种鱼龙混杂,缺少统一的规范化种植,也缺少技术指导。

“比如说按照我们合作社的要求,一个瓜秧只结一个瓜,可以作为正常的商品瓜售出。很多瓜农前期根本不在乎一个瓜秧结几个瓜,挑一些头茬瓜卖掉了,后期的瓜也就出现了烂尾的情况。”

规范种植后的瓜田。受访者供图

张志国谈道,自己在做合作社之初,普通的瓜农没有田间管理的经验,从育苗到田间管理都需要手把手去教,瓜农也是在见到经济效益之后才慢慢改变了自己的种植方式。

不同于此前有媒体报道曾提到,客商减少导致了滞销,张志国认为,客商没有明显减少,但客商注重质量。“河南产的瓜很多,但品种太多样化,质量也比较参差不齐。如果持续下来,瓜农的技术不完善,适应不了市场、天气的各种变化,那么河南的很多西瓜,迟早要慢慢被淘汰掉。”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