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数字货币的竞争日渐白热化,各国新动作和新进展不断。我国央行自2014年起就推动研发数字货币,明确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流通中现金(M0)。目前数字人民币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未来的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9月14日发表撰文,进一步分析数字人民币M0定位的政策含义。他表示,数字人民币不计付利息,央行也不对兑换流通等服务收费。从M0的发行模式看,应由商业银行承担向公众兑换数字人民币的职能。
数字人民币和现金、移动支付有何区别?可能率先在什么场景落地?对货币政策调整会有什么影响?围绕这些问题,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了世界银行首席安全架构师张志军。
他认为,数字人民币可以带来两个新的功能:一个是不与银行账号挂钩,从而实现在小额支付情况下的隐私保护;另一个是可编程货币。当数字人民币能够实现离线支付的时候,那么像在飞机上的支付操作这种比较特殊的场景可能成为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亮点。同时,数字人民币也给货币政策带来一些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新京报贝壳财经:数字人民币的支付载体可能是什么?可以如何兑换,以及能否换成外币或黄金?
张志军:数字人民币最基本的支付载体是手机的App。当然,为了让不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也能够使用数字人民币,也可以有其他的载体,比如说智能支付卡,它可以像信用卡一样的大小,甚至可以有密码或者生物识别等身份认证功能,让持有者可以用来支付,或者可以在一些网点来充值。数字人民币兑换的过程实际上也可以看成就是一种特定的支付过程,就是用数字人民币来购买外币或者黄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