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年催回超40亿,催收巨头永雄上市梦仍在
来源:消费金融频道
文:冬弥
上市计划屡次挫败后,催收巨头永雄集团依然不死心。
赴美上市搁浅之后,永雄集团再次释放上市野心。近日,湖南永雄集团召开2020年度总结表彰大会,总裁谭曼在总结2020、展望2021年的规划时谈及将通过上市融资开设地方AMC,布局个人不良贷款批量收购与处置业务新赛道。
业绩方面,永雄集团在2020年催收回款超40亿,是国内名副其实的催收巨头。把催收作为主责主业,催收人力是永雄发展的必要前提,作为国内的头部催收机构,湖南永雄集团旗下拥有1万多名员工,全国有30多个作业区域。
随着不良资产市场规模扩大,永雄的野心也不断膨胀。永雄集团透露,将以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20%-30%的增长为经营目标,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在合适的资本市场上市,通过上市融资开设地方AMC,在做大做强现有催收业务的同时,布局个人不良贷款批量收购与处置业务新赛道,实现由“乙方”向“甲方”身份的转变。
由于催收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行业,永雄若想实现体量扩充,身份转变,首先要解决的便是人力问题。永雄称2021年将加速转型升级,打造“强大永雄”,力争年底人员规模突破1.6万人,继续深入践行合规催收理念,强化短信平台和固话拨打管理。
催收行业人员流动性较大,永雄能否实现员工达1.6万名的目标不得而知。早在2015年,湖南永雄就计划登陆新三板,随后不疾而终;2019年10月,美国SEC网站上披露了湖南永雄的招股书,不久后湖南永雄便向美国证监会提交撤回IPO招股说明书的申请。
官网显示,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是个人信贷不良资产管理集团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集团总部位于湖南长沙,分支机构遍布中国内地30多个城市,业务集中在信用卡、消费金融等个人信贷不良资产管理。
催收服务佣金是永雄的主要收入来源,催收回款越多,意味着盈利空间越大。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湖南永雄催回的应收欠款总金额分别为14.36亿元、20.54亿元和15.56亿元,2020年催回欠款达40亿。
随着催收回款增加,永雄的营收也呈现上涨趋势。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湖南永雄分别实现营收7.58亿元人民币(约1.10亿美元)和5.15亿元(约0.75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7.3%和75.8%;净利润分别为1.24亿元人民币(约0.18亿美元)和0.32亿元(约471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7.0%和同比减少37.9%。
从收入构成来看,湖南永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信用卡催收业务,在2019上半年信用卡催收业务贡献收入超7成。在2017年、2018年和2019上半年,湖南永雄从信用卡应收账款收款服务中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96.6%、80.5%和72.3%,互联网催收业务占比为3.1%、19.5%和27.7%。
此前的招股书也披露了永雄的客户依赖情况,业绩尤其对前五名客户的依赖度较高。截至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湖南永雄的前五名客户贡献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99.2%,90.2%和79.2%。其中,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前两名大客户贡献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46%、70%和60%。
不过,伴随催收行业竞争压力激增,催收服务费用也面临下降态势。湖南永雄的催收服务佣金率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分别为44.3%、39.8%和35.3%,逐年下滑。
在风险因素部分,湖南永雄提及其经营的业务较为敏感,公众普遍对催收行业或对其的投诉可能导致监管风险增加,这可能对其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湖南永雄自称,自成立以来发生过三起事件,导致部分客户因部分债务人的投诉而暂停了湖南永雄在某些地区的催收服务。
近年,监管逐渐收紧催收行业的政策力度,加大打击非法催收。2020年年底,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该修正案当中明确对催收高利贷定性,将采取暴力、软暴力等手段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根据修正案,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对于业绩面临的合规风险,永雄也在管理制度等方面加以避免。永雄集团加速升级完善智能催收管理系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整治“四类”红线催收行为,构建起事前防控、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立体化”的品质管控体系,全面提升了公司的整体风控水平和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
从市场体量看,永雄所处的赛道确实拥有较大空间,尤其是个贷不良资产政策出台以后。2021年初,银保监会重磅出台个人不良贷款转让批量政策试点,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规模将打开。当前既有新消费主义崛起催生的广阔增量,又有非持牌金融平台出清后出让的存量市场机会,AMC、催收机构等各方玩家都在通过自身优势消化个贷不良资产市场。
一手招兵买马一手加强合规管理,湖南永雄有望成功上市吗?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