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路径选择暂未明朗
本报记者/李昆昆/李正豪/北京报道
近日小米造车一事传得沸沸扬扬,2月21日,小米正式发布了相关澄清公告,称小米“一直关注电动汽车生态的发展,并就相关行业态势进行持续评估及研究。本集团就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的研究还没有到正式立项阶段。”
就此,《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相关行业人士,对小米造车的初衷和方式、前景有着不同的看法。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上市公司只能说自己已经干了什么,不能随便说自己打算干什么,不然今天说造车,明天说要造航母,就影响股市了。官方说没有,意思是说还没有开始做。”记者向小米方面求证是否已成立造车团队,截至发稿前,对方尚未回复。
造车难不难?
“我一直以为他(小米)会把小鹏收了,以前两家走得那么近,尤其是在小鹏最惨的时候,产品卖不出去,雷军帮着宣传,小鹏还送了雷军一辆车。”谈及小米造车时,一位数码专家告诉记者。
虽然小米官方称造车还没有到正式立项阶段,但据透露其汽车相关专利已经达834件,包括变速车档、车辆定速巡航、车辆操控、车辆导航、停车信息预测等。不仅如此,小米还在2020年6月申请注册了“小米车联”商标和相关图形商标。
在上述专家看来,传统造车难度很大,因为几个传统汽车巨头把持着核心部件研发,没有好的发动机变速箱是造不出来的,但新能源汽车则是在整合产业链。“包括特斯拉也是,本质上和造手机差不多,整合上游资源。而且有很多玩法,自己参股或者收购一家,也算是造车,恒大汽车就是这样。”
据悉,2019年小米与梅赛德斯奔驰合作,进军汽车人机交互系统。威马汽车则是首家与小米合作落地IoT车家互联服务的车厂,也让远程控车和智能家居实现互相控制,比如小爱音箱能提前为汽车做好预热启动等准备,车内也能反向控制家里的智能家居,这也符合小米AIoT战略“万物互联”的未来想象。
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是完全不建议小米造车,但是小米可以和造车的企业合作,利用他在互联网上积累的能力,和长城、比亚迪这类公司合作,但自己造一个小米牌汽车完全没必要。”
谈及不看好的原因,丁道师称,目前造车企业只是在资本市场上市值表现好,但它的口碑还存在很大争议,产品力还有很大完善空间。也就是说,小鹏、理想、蔚来这三家企业还不能称之为成功。“与此同时,中国有一大批造车新企业已经阵亡了,这么高风险的行业,而且还不见得其有这个基因,如果这个业务做不好,很可能会拖累到小米的主营业务。贾跃亭的案例历历在目,不得不防。”
机遇、风险并存
实际上,2020年就有关于小米与比亚迪合作出品电动汽车的传闻,对此,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徐洁云表示,“掌握一个原则就行:但凡说小米要造车的,都是假新闻。”此外,传出过与小米合作造车的车企还包括长城和奇瑞,但都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支持和官方回应。
不过,这几年,小米确实已在汽车领域频频布局。资料显示,小米在2014年投资了地图厂商凯立德,2015年雷军创立的顺为资本投资了蔚来汽车,2016年顺为又投资小鹏汽车,2020年小米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车载服务系统厂商博泰的B轮融资。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未来肯定是新能源汽车的天下,肯定要政策引导大家旧车逐步淘汰换成新能源汽车,而且国六(排放标准)已经让燃油车叫苦连天,未来的国七、国八肯定面向电动车了。比如把污染物排放进一步限制到燃油车根本无法达标的水平,这些都会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变革。”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11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16.9万辆,同比增量为9.7万辆,同比增速136.5%,成为国内乘用车零售增长的核心动力。资本市场上,造车新势力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的股价在2020年分别增长了400%、1200%、130%和100%。
当下的造车科技公司中,苹果选的造车合作伙伴此前传出是韩国现代汽车等,蔚来的合作伙伴是江淮。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共同投资打造了“智己汽车”,其中阿里巴巴负责提供用户大数据、智能生态方面的支持。百度也与吉利汽车合资组建智能汽车工厂,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且百度在其中持有较大的控股权。恒大则是直接收购了国能汽车。
不仅如此,任正非也在去年曾说过,华为不会有造整车的计划,而是着手ICT技术,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而腾讯也与华为选择一样,成为汽车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商。
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除汽车本身产值外,汽车产业拉动的上下游供应链很长,还涉及研发、技术,能造就大量产业和人才,对于商业模式没有很大突破的互联网公司而言,很有吸引力。
记者注意到,目前小米并不缺钱,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为 559 亿元人民币;另外2020年底,小米又通过增发配售股票、发行可转债的方式获得了近40亿美元资金。
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小米如果选择代工模式,就像采用打造小米手机一样的策略,和传统车企们合作,整合资源来造车看起来更为合适。
而对于汽车行业来说,互联网公司的价值在于,能提供资金、技术以及数据能力。一位汽车圈内人士称,目前的软件公司作为技术服务方,不管其整体业务能力如何或集团实力多么强大,他们还是作为乙方为汽车厂商服务。但是未来这些科技公司自己造车,他们就变成了甲方,而传统整车厂商就变成了代工的乙方。
经过多年的积累,互联网公司基于海量的流量和数据,不断锤炼自身的大数据技术,包括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成果,则非常契合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科技需求。因此从一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互联网巨头们就普遍怀有以自身技术赋能行业加速发展的目标。
业内认为,互联网巨头们对新能源汽车如此热衷,并不仅仅是因为看中了其中的赚钱机会,还有很多科技创新和业务拓展方面的考量。而对于汽车行业而言,互联网巨头们亦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资本和技术的推手。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