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本土猪绝种了
半月谈记者走访多地调查发现,国内生猪大量从国外引进种质资源,生猪市场重引进、轻选育,已陷入“引种—退化—引种”的恶性循环,正遭遇“卡脖子”风险。同时,由于保护力度不够,我国部分本土品种面临濒危。受访人士呼吁,加快本土种猪种质资源的创新创制,摆脱长期依靠国外引种的局面。
1
九成以上从国外引种扩繁
我国生猪产业的“芯片”——种质资源,约有九成以上从国外引种扩繁,部分养殖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养殖的猪多是引种扩繁后的外三元猪。部分生猪育种者和生猪生产者受高生长速率、高瘦肉率等指标为主的需求导向影响,长期依赖国外引种。
安徽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庆岗介绍,我国生猪养殖业主要引进的外来品种有巴克夏、皮特兰、汉普夏等6个品种,其中,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3个品种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
皖北地区是重要的生猪养殖区域,不少县(市、区)是生猪调出大县。据皖北一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介绍,该市生猪每年出栏量约500万头,其中98%为外三元猪。“过去为了解决够吃的问题,推广‘三化养猪’,即品种优良外来化、母猪地方化、商品猪杂交化,主管部门还给补贴。”他说,后来养殖户尝到了养外三元猪的甜头,就不愿意养本土猪了,地方本土种猪已很难再看到。
法国种猪
一位业内专家说,受非洲猪瘟叠加效益需求的影响,全国种猪核心群较非洲猪瘟前下降30%左右。皖南黑猪是皖南地区本土品种,非洲猪瘟传入后,散养户因无防护措施,纷纷退出养殖,保种企业也面临非洲猪瘟威胁,一些保种场的种猪死亡或遭扑杀,保种形势较过去更加严峻。
2
恶性循环:一些本土种猪濒临灭绝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我国生猪行业高性能品种依靠进口的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重引进、轻选育——愿意下力气做选育的企业少,有的企业甚至为了套取补贴设立保种场。由于本土种猪品种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存在保种经费少、专业知识缺乏、遗传资源开发不足等难题,一些本土猪品种已面临灭绝危险。
重引进、轻选育,生猪产业陷入“引种—退化—引种”的恶性循环。虽然一些企业已建立本土种猪核心场,但不少种猪场仍然不断从国外引种,成为国外种猪企业的扩繁基地,而没有进行持续有效的选育。“控制养殖业主要在于控种。”安徽农业大学教授陈宏权说,如果不进行选育,生猪各方面的性能都会逐渐退化,一般3年左右企业会再去引种,生猪企业逐渐陷入恶性循环。
保护力度不够,部分本土品种濒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负责人说,本土猪种生长周期慢、脂肪高、瘦肉率低,而引种之后育出的生猪瘦肉率高、饲料的吸收率高、生长周期快,可二者价格上差距不明显,一些本土品种逐渐被市场放弃。
根据原农业部发布的《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在我国地方畜禽遗传资源濒危品种列表中,37个猪品种处于濒危、濒临灭绝或灭绝状态,其中横泾猪、虹桥猪等8个品种的猪已经灭绝,岔路黑猪、碧湖猪等5个品种濒临灭绝。
此外,保种是为了保存该品种的基因库,目前保种场以活体保存为主,没有建立起有效家系的保种,没有开展保种群的身份登记和识别系统建设。“仔猪有清楚的谱系很重要,没有谱系等于杂乱无章地自由交配,失去了保种的意义。”陈宏权说,这与良种联合攻关脱节有较大关系,科研院所搞论文搞项目,一些成果在铁皮柜里没有及时转化,而保种场的应用研究缺乏人才技术支撑,本土品种的遗传资源开发存在一些不足。
3
加大本土种猪遗传资源的基础研究
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生猪养殖业依赖国外引种一定程度上威胁我国畜禽种质资源安全。为此,要培育中国特色的种猪种质资源,摆脱长期依靠国外引种的局面。
天邦研究院养猪效率研究所所长吴卫东认为,要在引进国外种猪的同时构建国外种猪的育种机制,做好引种之后的选育工作。同时,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沉下心,加大本土种猪遗传资源的基础研究,培育有中国特色的种猪种质资源。
上海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张德福表示,目前国内大部分本土种猪采用活体保存的方法,维持成本高,风险大,难以规避外来疫病的威胁,今后可探索以活体原位保种为主、静态冷冻保存为辅的保种思路,构建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相配套的资源保护体系。
适当放宽新品种审定,在保种中促进开发、在开发中促进保种。陈宏权表示,国家对畜禽新品种的审定较严,目前保种场的规模很难实现新品种(新品系、配套系)的审定,建议相关部门放宽对畜禽新品系的审定,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沉下心,完善本土种猪种质资源的技术储备,加大本土种猪遗传资源的基础研究,培育适应市场需求、饲养效益较高的新品种、新品系或配套系。
完善本土种质资源的保种绩效管理、利益分享和联合协作资源保护机制。张德福、李庆岗建议,由国家和省级政府立项支持本土种猪种质资源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制定本土种猪种质资源的种质评价标准,建立遗传图谱标准数据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