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


来源:第一财经   时间:2021-03-05 07:38:47


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

昨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今天,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世人瞩目的“两会时间”。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相信在这次全国两会上,科技创新将成为关注热点,也相信在以后若干年,科技创新仍会是热频词。

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已成为一项国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也将科技创新工作摆在了各项重大任务的首位。

总体目标已经明确,下面要解决消除实现目标路径中的障碍。这其中有几点是十分重要的:科研体制方面的持续改革,包括人才在内的各种资源要素投入机制方面的改革、科研成果转化和利益分配方面的改革等。

事实上,在科研体制改革方面,“十三五”期间已取得了明显成效,解决了“重复、分散、封闭、低效”等问题,形成了新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建立了更加公开透明而且是专业化的管理运行机制。“十四五”期间,科研体制方面的改革将会继续。一方面,要发挥好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要解决科研领域“大锅饭”问题。

在日前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相关负责人就专门介绍了“揭榜挂帅”机制,这是“十四五”科技计划项目改革的重中之重。其实质是压实责任,充分重视科研领域领头羊的作用。

撒豆可以成兵,但难以成帅。科研领域只有有了强有力的领军人物才会有更大作为,才能取得更多世界领先的成果。这一点在新冠疫苗研制方面就已经充分体现,在疫苗研制过程中已经实行了“揭榜挂帅”的模式。

下一步,科技创新领域需要攻克的难点还有很多,包括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这些都是“卡脖子”的方面,更需要有“帅才”,尤其是青年才俊“揭榜挂帅”,这就需要进一步克服过去体制的束缚,创造人尽其才的科研环境。

科研体制方面的持续改革是科技创新的第一点,其次是包括人才在内的各种资源要素投入机制方面的改革。这里要强调的是社会资源的广泛投入。科技创新是一个社会化、系统性工程,光靠国家财力的投入是不够的。在国家财力投入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市场主体的投入。

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应该进一步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重要主体,尤其是要让广大民营企业或民间力量参与到科技创新的涌流中,进一步壮大科技创新实力。

再次是要加强产学研方面的结合,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科技成果不能实现有效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其成果也就只能停留在论文阶段。科研成果转化是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落地难、转化率低已成为业内共识。据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报告,在2020年,中国专利申请量蝉联世界第一,但其中有多少是高质量的专利,又有多少切实转化为了社会生产力是下一步要注意的方向。

在科技成果转化这个方面,已经有很多有益的探索。比如,华南某高校就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及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形成集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管理、国有资产管理于一体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一站式服务。其中明确将成果转化所获收益70%~95%一次奖励给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一个良好、可持续的创新生态,这才能让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

总之,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加快科技创新,不仅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更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而这需要各方面深入的配套改革措施。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