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抢眼的中国外贸数据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我国外贸实现开门红。”3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4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32.2%。按美元计价,前2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8344.9亿美元,增长41.2%,外贸进出口增幅明显。
外贸连接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中国外贸“淡季不淡”,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强大活力,正为全球贸易复苏注入强劲动能,也成为外媒关注世界经济走向的重要指标。
“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6月。”提起今年以来的出口情况,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的狮丹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华杰告诉记者,公司运营可以用“形势一片大好”来形容,今年1、2月份,公司出口创汇达9600万美元。
“今年以来,国外市场占比逐渐增高,达到了95%左右。”许华杰分析,其中有海外需求量增加的原因,但更为重要的是国内连续稳定的发展环境和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加上国内疫情防控措施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吸引了更多的境外订单。
企业外贸数据逆势增长的背后,是我国推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有力举措,使得企业生产效率、供货能力等综合优势突出彰显。“我国外贸延续了去年6月份以来进出口由负转正、持续向好的势头,实现了连续9个月的正增长。”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说。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认为,外贸的“开门牛”,既说明去年三、四季度外贸恢复增长并且增速较好的势头在延续,也表明在各国经济刺激政策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推动下国际市场需求恢复较好,拉动了中国出口。
除了经济原因,海关总署分析认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去年前2个月进出口同比下降9.7%,基数较低也是今年增幅较大的原因之一。但即使与正常年份相比,比如2018、2019年同期,我国进出口增速也有20%左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更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近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去年,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从2019年的40条减至33条,自贸试验区版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37条减至30条,自由贸易港版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压缩至27条。新设北京、湖南、安徽三个自贸试验区。中国在世界银行《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的排名跃升到第31位,连续两年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快的前10个经济体之列。
数据显示,前2个月,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日本分别进出口7862亿元、7790.4亿元、7163.7亿元和3492.3亿元,分别增长32.9%、39.8%、69.6%和27.4%。同期,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合计1.62万亿元,增长23.9%。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疫情的影响是有限的、暂时的,中国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才是吸引全球企业的最关键因素,这对于稳定全球供应链、产业链意义重大。”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邱海平表示。
当前,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从空间看,高质量发展“一个都不能少”,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
位于内陆地区的四川省剑阁县因地制宜、扬长补短,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发展之路。四川炬兴坤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是2019年成立于剑阁县的外贸公司,出口产品包括压缩机、LED灯等多种设备,销售市场及合作客户涉及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前2个月出口金额达到了70多万美元,全年有望突破300万美元。”企业负责人钟仕翔告诉记者,这个数据较去年增加20%。
随着国内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中西部地区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增强,外贸潜力进一步发掘。数据显示,前2个月,我国中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额9751.1亿元,同比增长55.8%,占全国进出口总值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至17.9%。(本报记者 薛鹏)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