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呼吁监管“996”引热议 网友力挺:必须顶起来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21-03-11 10:42:03


原标题:委员呼吁监管“996”引热议,网友力挺

澎湃新闻记者 蒋子文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近日,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两会报道:全国政协委员李国华表示,目前加班现象广泛存在,尤其在某些行业存在普遍制度化和严重超时化,在短视频、在线教育、出行、电商等领域,部分互联网企业又开始推行“大小周”工作制。李国华指出,当前我国996问题处于企业失控、监管失序、工会失灵的状态,鲜少见到996企业得到处罚,劳动监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劳动者维权困难;一些企业甚至直接在规章制度中规定,执行996、大小周工时,剥夺了员工的休息时间。李国华表示,延长法定工作时间的制度现象应当引起重视和关注,建议对996工作制进行监管。

根据劳动法,我国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很快,以“建议对996工作制进行监管”为关键词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并一度冲上榜首,大批网友发言“吐槽”自己遭遇996工作制的经历。截至3月11日10时,该话题在微博获得了8.3亿阅读次数以及8.8万讨论次数。

事实上,996工作制加强监管的呼声也得到了多家媒体的响应。

譬如,中国新闻网法人微博@中国新闻网 3月10日发表短评称,“企业要自觉遵守劳动法,关爱员工;监管也必须亮出‘牙齿’,对于一些企业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安排职工超时加班,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保障劳动者体面劳动,幸福生活。”

同一天,半月谈杂志社法人微博@半月谈 更是在短评中指出,“近年来,因‘996’工作制猝死、积劳成疾的新闻并不鲜见,公众和媒体批评‘996’的声音也从未停止。但这种畸形的加班文化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日益常态化。”

“尽管我们早就清楚‘996’会损害劳动者权益,也无益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但全社会对于‘996’的抵制却一直停留在呼吁阶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究其原因,是监管的失灵。要让‘996’不再猖獗,监管必须动真格!”@半月谈 强调,“负有监管责任的相关部门应出台具体措施,并有针对性地对违法企业依法进行严厉处罚,让劳动法在‘996’这类畸形加班文化面前显现出足够的震慑力和约束力,而不是仅仅在纸面上空转。唯有如此,‘996’这个困扰着整个职场的‘过劳病’才能被根治。”

《参考消息》官方微博@参考消息 也认为对过度加班“说不”应是企业遵守的普遍规则:“加强对996企业的监察,只需依法办事,让有关法律更加‘锋利’,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唯其如此,才可能使相关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早日回归正常,也才能让奋斗的青春更加幸福美好。”

值得一提的是,对劳动者超时加班问题的关注,并不局限于个别代表委员。

据《工人日报》报道,“超时加班与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不相符,与国家提倡的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也脱节。希望‘两高’像重视治理欠薪一样,重视解决超时加班问题。”3月9日上午,在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讨论“两高”工作报告的小组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吕国泉的这番呼吁引发现场热议。

“不同意长期加班加点。”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工会联合会荣誉会长林淑仪说。她认为,长期加班加点,严重挤占劳动者休息时间,使职工身体处于疲惫状态,工作效率下降,也容易发生意外安全事故。特别是近些年新业态劳动者超时加班现象更严重,有些送餐员为了多接单长时间奔波在路上,导致一些交通事故。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美华则指出,很多超时加班都是“隐形”的。比如,自从有了智能手机,有了工作微信群,很多人的上下班时间界限就模糊了,有的企业要求员工24小时在微信群里待命,漏接电话或不及时回复就算违规,甚至会遭到开除。

你觉得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