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资本王建东:股价不会偏离价值很远 资产好坏取决于预期回报


来源:聪明投资者   时间:2021-03-11 16:47:40


相聚资本王建东:股价不会偏离价值很远而且很久,资产好不好取决于预期回报,“非核心资产”性价比已凸显

“年初我们有一些核心资产,但整体仓位占比不是很高,当时我也觉得(估值)差不多了,在春节之前,在所谓核心资产疯涨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在进行切换,换到我们更看好的一些估值相对合理、成长性更好的中盘公司上去,去均衡组合。”

“我的投资理念其实一直是去寻找那些有成长的好公司。就像狙击手一样,只有在射程内,我才扣动扳机,但是,我不在乎打的是鹿、是马还是小兔子,无所谓,我目的是要打中。”

“我自己不在乎是不是所谓核心资产,不在乎叫什么名字,只要这个公司拿两三年它的预期回报率高就行了,我不在意它是叫“核心资产”还是叫“边缘资产”,只要能符合我的预期回报要求就行。

核心资产跌到位我也会买,比如茅台跌倒30、40倍,或者比如腾讯跌到30倍,我肯定也会买。

我觉得不存在某一类资产天然就是好,好不好是取决于它的预期回报,预期回报是要看估值的,预期回报高就好,预期回报低就不好。”

“风险方面我们自己研究下来,一般是:

基金的重仓股先跌,跌之后基金净值表现不好,基民会质疑“存款搬家”这个逻辑,会有点动摇,动摇之后新成立基金会显著减少,之后到明年一看业绩仍然不行,好,可能大家开始赎回,基金规模缩水,然后其他股票续跌…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你如果这么去想这个问题的话,可能(现在)仅仅是个开始,但是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个环节不一定会一直走到底,可能在某个阶段就被破坏掉。”

“经过这么多年的投资,我还是相信公司的价值,如果价值偏离太大,它就面临着向常态回归的可能,只不过在牛市的时候,大家认为的常态会更高一点,在熊市的时候大家认为的常态会更低一点。

但不管怎么说,股价不会偏离价值很远而且很久。

有可能偏离很远,但是不会很久,有可能偏离很久,但是偏离度不高,很难同时发生两个情况。一旦出现,说明这个市场非常无效,在国际投资者都参与的情况之下,现在A股市场结构非常丰富,我觉得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

以上,是相聚资本投资总监王建东的最新观点。

相聚资本成立于2015年,由原泰达宏利基金投资总监梁辉带领团队共同创立,目前也是百亿级私募机构,产品以股票多头为主,部分产品也通过了聪明投资者严选标准。

投资总监王建东在作为创始合伙人加入相聚资本之前,曾任职于泰达宏利基金,历任周期行业研究员、研究部总经理助理、金融工程部投资经理。

目前相聚资本旗下共四位基金经理,根据第三方数据,王建东管理的产品中,有持续净值披露且成立时间最长的相聚芒格一期,自2015年11月4日成立以来,截至2021年3月5日,收益率**%,年化收益**%,最大回撤**%。(点此认证查看)

节后两周市场持续调整,主要指数中,上证50指数下跌8.43%,沪深300指数下跌9.38%,中证500指数下跌1.86%,相聚芒格一期净值回撤幅度为5.26%。

近期,在一场小范围交流活动中,相聚资本王建东与聪明投资者分享了其投资理念、最近操作情况以及对市场的最新观点。

以下是本次交流的主要内容:

节前就已对组合标的进行切换

问:节后市场的变化速度是否有超过你们的预期?

王建东:我觉得也没有,就像上涨会短时间涨很多一样,下跌也会跌得很急促,我们一点都没有觉得意外,因为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这种情况。

问:最近两周你们的业绩相较同行有一定差异化,具体做了什么操作,控制住了这一波回撤?

王建东:我觉得核心还是归结于我们的理念和我们的目标。

年初以来所谓“核心资产”大幅上涨,我相信有一定经验和常识的投资人,不管是公募还是私募,应该也能切身感受到,这些公司在去年、前年涨了很多的情况下,年初又飙涨一波,估值水平实际上已经严重偏离了当前的价值。

为什么很多人认识到这个问题但仍然还去买这些公司,仍然还持有一些公司,甚至认为这些公司还能够继续涨?

我觉得对投资本身、对市场本身,大部分人还是缺乏敬畏,我们公司从2015年成立到现在,经历过市场的起起伏伏,我觉得这个市场,跌其实跌不出风险,但是通常涨是能涨出风险来的。

在我们内心,对价值的标尺几乎没有动摇过。

年初的时候我们内部做过分析,在大家都疯狂看好大盘股、看好所谓核心资产的同时,其实已经有一批偏中盘的公司,当前的估值跟它未来增长的潜力它是出现了偏离。

因为众多资金都去追逐热门公司,导致中小公司其实关注度处于很低的状态,这种低关注度导致这些公司的股价产生了向下的偏离,就是低于它的内在价值。

对我们来讲,操作其实就很容易去做了。

年初我们有一些核心资产,但整体仓位占比不是很高,当时我也觉得(估值)差不多了,在春节之前,在所谓核心资产疯涨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在进行切换,换到我们更看好的一些估值相对合理、成长性更好的中盘公司上去,去均衡组合。

其实当时也向客户明确表达了我们的观点,在相聚资本的公众号,一个月时间内我们应该是发了两篇文章,去阐述我们的投资思路。

我们觉得未来一定会估值回归,不管是高估值还是低估值的回归,一定会发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等待而已。没想到节后短短几天,不到两周时间,市场就比较快速的反应了。

所以一方面是比较幸运,另外一方面确实也反映了我们坚持理性、客观、深度的价值投资,长期来看确实能取得一个还不错的投资结果。

不在乎是“核心资产”还是“边缘资产”

好不好取决于预期回报

在射程内就扣动扳机

问:加仓的中盘股大概分布在哪些行业板块?

王建东:比如TMT、制造业、食品饮料,然后医药也有一些,各方面都有。

其实是因为我是不看行业的,很偏个股,我的投资理念其实一直是去寻找那些有成长的好公司。

就像狙击手一样,只有在射程内,我才扣动扳机,但是,我不在乎打的是鹿、是马还是小兔子,无所谓,我目的是要打中。

我自己从来都不会去想这个问题,比如说一定要在某个行业上赚到钱,其实只要能保持一个长期稳定的收益,符合要求的标的我们都接受。

所以,我们对公司的估值和它潜在的增长比较看重,对PEG这个指标我们会进行非常深入的探讨,真正符合我们PEG要求的公司我们也买了好几家,但是买它们背后的逻辑并不是说我看好这个行业,而是它的价值跌到位了,现在买它,看未来两年、三年,一定会比买当前所谓的核心资产预期回报率高。

问:这一波下跌之后,你认为市场对核心资产回调的预期是什么样的?

王建东:我觉得是不能一概而论,大家理念不同,方法不同,所以对核心资产的处理就不同。

我自己不在乎是不是所谓核心资产,不在乎叫什么名字,只要这个公司拿两三年它的预期回报率高就行了,我不在意它是叫“核心资产”还是叫“边缘资产”,只要能符合我的预期回报要求就行。

核心资产跌到位我也会买,比如茅台跌倒30、40倍,或者比如腾讯跌到30倍,我肯定也会买。

我觉得不存在某一类资产天然就是好,好不好是取决于它的预期回报,预期回报是要看估值的,预期回报高就好,预期回报低就不好。

回撤控制手段:

选股是重点,也会应用对冲工具

目前净仓位5成左右

问:你过往管理的产品,在市场下跌的时候回撤控制比较好,包括2018年费后还有一定正收益。在回撤控制这一块,主要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

王建东:以前跟现在还不太一样。

在2016年、2018年那时候主要还是靠选股,首先选择的公司本身质地要比较好,同时,我们也可以比较灵活的调整仓位:市场风险比较大的时候,我们降仓降的也会比较坚决一点,当然也不会特别低。一般是(从高位)降到半仓左右,这个动作会比较快一点。

现在我们到这个规模,再想通过频繁的仓位调整(来控制回撤)是很难实现的,也不太容易,交易成本也很高。

所以我们现在是更注重两点:

一个是更加坚定我们的选股。以前刚开始做,确实也怕给投资人亏钱,因为我们还是要为客户负责,所以,虽然也选了很多很优秀的公司,但市场波动的时候还是会卖掉,等波动过去之后不得已用更高的价格买回来,有的甚至买不回来。

所以,历史上的低回撤,我觉得回过头来看,结果确实很好,但对我个人来说,也不是特别完美的状态,现在我们在逐渐接近于完美,因为我们可以利用一些金融工具去控制仓位。

如果觉得市场有风险,我们可能会控制在一个中性仓位,如果判断未来跌的会比较多,我们可能控制在一个很低的净仓位,这些现在都是可以实现的。同时,我们不会在核心持股方面频繁操作。

这样,一方面减轻了交易压力,降低对交易的损耗,也能一定程度规避市场下跌的风险,还能保住我们选股的超额收益,所以我觉得比前几年还要好。

我感觉如果市场仍然像2016、2018年那样,我们现在的表现应该比当年要好,虽然我过去在熊市也能保住收益,但是我觉得进攻性可以更好,但当时没有做到,从方方面面来讲,我觉得现在也具备这个条件,团队更成熟了,策略也在不断优化。

问:现在净仓位大概是多少?

王建东:5成左右。

问:刚才说到了团队,相聚投资现在投研团队是怎样的?

王建东:投研现在是8位研究员,4位基金经理,另外我们也有2位量化的同事,因为刚才讲控制仓位,主要是通过一些衍生品、金融工具,这块策略也是我们的同事开发的。

问:相聚现在4位基金经理,你自己跟梁总的风格会有一些差异吗?

王建东:我觉得差异越来越小,因为在一起时间越久,大家审美各方面会越来越趋同。

如果非要说差异的话,可能我更偏低估值、更逆向,梁总在把握市场机会方面比我更优秀,投资经验比我更丰富。

因为我没有做过公募的基金经理,对相对收益的这套考核体系不是很熟,一切都是以绝对收益的视角去看问题,也不太关注市场,梁总会有一些配置的思路,我更偏个股一点。

成长本身不存在风险

看错才是风险

组合行业集中度较低

问:你具体是怎么布局成长类个股?另外,怎么规避成长的风险?

王建东:我觉得成长本身是不存在风险的,看错是风险。

成长本身肯定是好的,但是,如果你选的成长是阶段性的成长,不是持续的成长,或者是一个表面上的成长,不是内在的成长,这就有问题。

其实股票投资赚的就是成长的钱,考验的也就是我们的选股能力,你不能踩雷,最终,我们选的一些公司也都是长期能够兑现的公司。

具体的比如商业模式、现金流收益、市场空间、未来的预期等等指标我们都会看,符合相关标准的公司我们就会纳入到股票池里面,再去深入研究,如果确定性很高,就会形成我们的持仓,一些极其优秀的公司,我们可能会重仓买入。

行业分布的话,刚才也说了各行各业都有,我们历来行业是比较分散的,不依赖于单一行业和某一类行业,历史上来看也是,行业集中度比较低,最高的行业配的也就是二十个点左右,很多行业都是配几个点,比较分散。

总体来说,安全性要比较高同时预期收益也比较高。如果在正常市场情况下,其实很难买到又便宜又安全同时预期收益又高的公司,但正是因为现在大家都去拥抱核心资产,其实就给了我们这么一个机会,我们能够以较低的价格,比较便宜的估值去买入这些成长性很好的公司。

股价不会偏离价值很远而且很久

问:你觉得现在市场整体是否存在踩踏,或者系统性风险?

王建东:风险方面我们自己研究下来,一般是:

基金的重仓股先跌,跌之后基金净值表现不好,基民会质疑“存款搬家”这个逻辑,会有点动摇,动摇之后新成立基金会显著减少,之后到明年一看业绩仍然不行,好,可能大家开始赎回,基金规模缩水,然后其他股票续跌…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你如果这么去想这个问题的话,可能(现在)仅仅是个开始,但是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个环节不一定会一直走到底,可能在某个阶段就被破坏掉。

比如说基金重仓股跌,短期基金净值是不好看,这是比较确定的,但是基金净值不好看,是不是一定导致新成立基金特别快速的萎缩?这是不确定的。有可能短期跌过之后就企稳了,那这个循环不久打破了吗?

如果单纯从逻辑去分析这个问题,可能永远分析不出结果,这个链条是一个很不稳定的链条,中间很容易被打破。所以所谓股灾式下跌,我们一般不会轻易做这种假设,因为也会有一些正面力量的支持。

其实对我们来讲,最重要的一个点就是这些公司是不是跌到位,如果跌到一个大家都愿意去买的位置,其实自然而然市场就企稳了。

这是我说的一方面,就是基金重仓股抱团瓦解会不会导致持续恶性的下跌,我觉得有这个可能性,但可能性目前来说不高,每个环节都要去细看,去观察。

另外就是基金重仓股跌会不会导致其他公司的股票跟着跌,我觉得不确定性更大,因为这些非基金重仓股很多已经跌了一两年了,过去这一两年的牛市跟这些公司关系其实不大,它是一个局部牛市。

我们看好的一些公司,它现在的估值如果放在熊市里看,比如放在2018年的市场里来看,也不过如此,甚至现在有的估值比那时候还低。你说现在基金重仓股崩了,它们也要崩吗?感觉逻辑也不太说得通。

所以就像刚才那个情景假设,它是一环套一环的,可能在某一环直接就被打破了,公司股价可能直接就趋稳了,甚至逐步回升,一些非基金重仓股继续涨这都是有可能的。

我觉得经过这么多年的投资,我还是相信公司的价值,如果价值偏离太大,它就面临着向常态回归的可能,只不过在牛市的时候,大家认为的常态会更高一点,在熊市的时候大家认为的常态会更低一点。

但不管怎么说,股价不会偏离价值很远而且很久。有可能偏离很远,但是不会很久,有可能偏离很久,但是偏离度不高,很难同时发生两个情况。一旦出现,说明这个市场非常无效,在国际投资者都参与的情况之下,现在A股市场结构非常丰富,我觉得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

货币收紧是大概率事件

但不太会收的很厉害

问:今年主要的风险点在于什么?

王建东:我觉得就是货币政策,或者对货币政策的预期,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这都很重要,如果美债收益率大幅快速上升的话,其实压力还是蛮大的。

问:如果货币政策收紧,对今年A股会有怎样的影响?

王建东:我对宏观研究的偏少一点,不过我个人理解,货币收紧我觉得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影响取决于它收紧到什么程度。

如果是货币超发回归到常态,是这种收紧,我觉得对市场不能说完全没有影响,但是影响会比较小,就是使市场估值回归到一个常态,然后整体指数不见得会跌,反而可能会小幅上涨,部分公司因为业绩各方面来看还是成长性比较好,所以这些公司应该能够取得比较明显的回报。

但是,如果收的力度很大,是一种休克式的收紧,我觉得对市场的影响肯定会很大,跌得会比较多。

但是目前来说,我觉得不太会收得很厉害。

为什么这么讲?有几方面:

一方面是疫情刚过,实体经济中小企业的日子过得并不好,如果是收得很紧,可能又得死一批,这对中国经济是伤筋动骨的。

另外一方面,美国可能在逐渐在收,但美国其实也不想收,但是他们通胀超预期,两个点以上了,所以可能会被动去收,我觉得这个可能性是有的。

如果这个可能性出现的话,那就是看中国跟美国的利差了,现在我觉得中美之间其实有一个比较厚的一个缓冲带,因为中美利差我觉得还比较大,所以美国收不见得中国一定要收,或者一定要收那么多,可能在体现在美国收的比较多,然后中国汇率又有贬值压力,从而带动货币政策被动的稍微有些收紧,这是有可能的。

总的来说,我觉得盯中国不如盯美国,盯美国就盯它的通胀,如果通胀起来,要小心这方面的风险。

另外,在通胀之前,可能美国国债收益率也不断会往上走,这个指标是反映对通胀的预期,如果利率往上走得比较快,可能通胀还没有起来,但是对我们也会有影响。

这些宏观指标我们也都在都在观察,现在还没办法说一定会怎么样,我觉得为时尚早,需要持续跟踪。

不用对政策做过多解读

真正能创造价值的公司资本市场会给你反馈

问: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公布,里面提到比如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完善退市机制,还有强化金融创新监管等方面的内容,如何看待这些政策,以及它对于A股未来走势的一些影响?

王建东:不光是今年,这几年金融改革我评价都挺高的,而且这一系列改革我觉得倒不是说直接体现在当期的投资收益上,而是体现在对全社会发展方向的引导上。

比如说10年、20年之前,很少有高新技术创业,科学家、高知分子去创业的不多,包括去看当时上市公司老板,这些高新技术人才占比不高,但是现在科创板上来之后,你会发现,掌握核心技术、高知分子作为老板的人越来越多,占比很高,我觉得国家是在引导对知识的尊重、对知识分子的一个尊重。

你真正有技术,能为消费者、为国家创造价值,资本市场直接会给你反馈。这个事长期来看,是有利于国家竞争力提高的,所以对这一点我评价是非常高的。

具体到说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影响,我个人认为不用做过度解读,因为只要指导思想、引导方向是对的,后边一定会有越来越多优秀的公司进入资本市场,对我们从业者来讲,就是最大的利好。

新能源是长期看好的方向

短期不太确定

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一些对各个领域的建设,比如说汽车、家电、消费、碳中和、5G网络建设等等,您对哪些比较看好,哪些是比较关注的?

王建东:新能源、碳中和这些,我觉得长期来看都是比较好的方向,短期不太好讲。

比如5G,相对来说像技术基础设施这块机会不大,可能后续大家真正用起来来了,体会到5G好处之后,在5G应用端的投资机会可能更显著一点。

其他方面,我是觉得不管出什么政策,本质上还是想让老百姓过上一个比之前更好的生活,不管现在政策有没有鼓励,有没有提到,只要是能让老百姓生活更美好的这些行业。

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像你学会内功心法之后,一些招式你其实可以不用看,不管什么招式都脱离不了内功心法的范畴。

所以我不太会说因为国家提哪个行业就专门去特别研究,就正常就看就好了,如果公司有价值,一定会体现在上市公司上,这是我们能够感觉到的。

问:您刚才提到新能源跟碳中和可能长期来看不错,但是短期不好讲,作为一个比较注重估值的投资选手,怎么去把长期看好的方向跟短期的投资布局结合?

王建东:我还是也得看估值,看它的成长跟确定性。

问:一般会在确定性更高,或者行业比较成熟的阶段进入?

王建东:也不一定,比如光伏,我们很早就买了。在2015年、2016也买过新能源汽车,其实那个时候行业的成熟度远不如现在,所以我不是说一定要去买成熟的公司,因为我们本身是做成长股,但是我们会对交易的拥挤、对估值比较关注。

如果我现在没买某一类公司的股票,我可能是在等价格,等到它到我的狙击范围内了,我可能就会买,当然我也可能确实不看好,都有可能的。

还是看它的成长性和估值的性价比能不能匹配。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