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马上评|不能再用小贷“收割”大学生了
近期,银保监会等五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禁止小贷、非持牌机构对大学生放贷,不得向第三方机构发送借款学生信息,不得非法泄露、曝光、买卖借款学生信息。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不得向放贷机构推送引流大学生。
目前来看,诸多互联网金融平台,其资质来源主要还是以小贷公司的牌照来进行放贷。而从银行贷款设计要求到白条等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规范,再细化到如今的小贷公司,可见的趋势是,针对大学生消费的金融监管之网正在日益细化和收紧。
应该说,到《通知》为止,在合法合规渠道内的大学生消费贷已经被彻底叫停。
这些年来,在大学生消费贷领域可以说是乱象频发,套路贷、校园贷、裸贷……与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伴生的是各式各样的“新词”爆发。但堆砌起这些“新词”背后的“韭菜”,是一个个鲜活的因为消费贷而陷入人生困境的大学生。
在贷款机构的精准营销下,大学生成为被“收割”的特定群体:“为拍写真欠下万元贷款”、“为了买一部手机背上万元负债”……这种新闻已经并不鲜见。大学生向来对消费潮流敏感,但是与他们消费欲望不匹配的是尚不具备的消费能力和金融理财知识。这个时候,许多金融机构就看到其中“商机”,各种包装设计的贷款产品让大学生看到了“提前消费”的可能性,却忽略了背后存在的巨大风险。
提前消费、信用消费是消费社会的正常现象,也是拉动经济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但是信用消费并不等于是过度消费,其成立的首要前提是消费信用,是可持续的还款能力;除此之外,是否有正规金融渠道、风险在合理范围内的对应金融产品同样也是决定信用消费形成趋势的重要支撑。但是,收入有限甚至是没有收入的大学生群体,在第一个前提上就并不符合要求,面对这一群体,从非法渠道的打击乃至是正规金融渠道的叫停,都十分有必要,否则从哪个角度来看,金融机构都很难避免“收割”的嫌疑。
而且不能忽略的是,鉴于金融风险的传导性,从细枝末节入手把控风险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央行在《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表示,不宜靠发展消费金融来扩大消费。在我国消费贷款快速扩张过程中,部分金融机构忽视了消费金融背后所蕴含的风险,客户资质下沉明显,多头共债和过度授信问题突出。2020年以来,部分银行信用卡、消费贷不良率已显现上升苗头。
当然,不可否认,大学生群体还是存在相当的金融信贷需求。特别是,2009年银行叫停信用卡进校园之后,传统银行金融服务渗透率不够,这就容易留下野蛮生长空间。比如助学贷款、创业、培训等等,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依然存在相当的需求。在这些层面,就需要从组织上入手推动各高校积极配合,更需要正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推进金融创新,有针对性地开发手续便捷、利率合理、风险可控的产品。
无论是传统的信用卡,还是互联网新兴借贷,只是要信用消费,就得让大学生养成讲诚信、量入而出的消费习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