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是直通车
营商环境
中国营商环境再被点赞。
世界银行近日发布报告称,中国近年来在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开办企业、获得电力、办理建筑许可等多个领域推出的具体改革举措,为全球其他经济体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提供了借鉴对象。
六大驱动促改革
近年来,我国的营商环境全球排名持续大幅提升。
过去两年里,中国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的排名从2018年的第78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31位,上升了47位,这样的增幅让中国连续两年跻身全球改革步伐最快前十经济体之列。
2006年至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排名
图片来源:世界银行
对于中国取得这样的成绩,世界银行在此次发布的题为《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成功经验:改革驱动力与未来改革机遇》(以下简称《报告》)的专题报告中分析有六个主要驱动因素,即高层领导对改革议程的重视、地方的政策试验、国内外知识交流、对改革议程的强大执行力及结果问责、私营部门的积极参与和电子政务服务的广泛运用。
截图来自中国政府网翻阅中国政府网可见,今年以来各部委就优化营商环境多次发文,地方改革措施更是密集出台。
7月初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当前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和吸引外商外资的重要抓手,紧紧抓住不放。”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表示,近年来中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背后,是持续的重视和不断的努力,包括负面清单越来越短,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以及出台新的《外商投资法》,为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等。
中国营商环境的改善,不仅进一步激发了国内市场主体活力,于国际市场而言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甬军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时认为,营商环境的改善能够激活万千市场主体,有助于推动实现中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这在全球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的背景下尤为重要。
白明进一步表示,中国的营商环境是国际产业链的关键一环,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将为国际产业链提供重要支撑和更多发展动力源。
京沪经验是样板
《报告》表示,“展望未来,至关重要的是将北京和上海的先进经验有效复制推广至全国,并升级体制和监管框架以保持改革势头。”
据悉,自2003年开始,世行每年发布营商环境报告,主要通过对10个指标的考察形成全球经济体的营商环境排名。这10个指标分别是: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
在全球营商环境排名中,世行选取了北京、上海两座城市来衡量中国上述10个指标,权重占比55%的上海,优化营商环境连续三年成为重点工作。
《报告》举例称,以前在上海开一家便利店,需要从多个政府部门申领5张许可证,如今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就行了。
2017年北京出台了《率先行动 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次年又出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了近三年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时间表和“施工图”。
据统计,截至目前北京共有88项改革举措被世行采纳,获得电力的成本和手续、办理建筑许可指标中的建筑质量控制等6项子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全球前沿水平。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带来的必然是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媒体统计发现,即便遭遇疫情影响,今年1至5月上海内资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累计户数和累计注册资本都实现了正增长。
改革没有完成时
改革没有完成时,未来任务依然繁重。
《报告》指出,中国在获得信贷、办理破产、纳税和跨境贸易等领域,仍落后于其它先进经济体,在建筑许可、开办企业和登记财产等方面也存在改进空间。
后续改革如何做?《报告》给出了政策建议。
如在开办企业方面,《报告》建议逐渐过渡到以数据为中心的全电子综合企业登记平台,推广电子印章和电子发票,引入用户对系统的反馈机制。
在办理建筑许可方面,《报告》建议通过加强部门间协作,确保实施清晰一致的建筑法规;实施建筑从业人员资质许可、审计和廉洁制度以及强制性责任保险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等等。
陈甬军坦言,同北京、上海相比,我国其他城市营商环境尚有差距。此次世行《报告》并非全国性调查,要将京沪成功经验向全国推广,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