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财说| 3.8亿元购回,云创会给永辉超市带来什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记者 | 袁颖琪
编辑 | 陈菲遐
离开不到两年的永辉云创,再次被纳入上市公司永辉超市(601933.SH)。
8月1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永辉超市创始人之一的张轩宁以3.8亿元的价格将永辉云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辉云创”)20%股权转让给上市公司。本次交易完成后,张轩宁持有永辉云创股权由34.4%降至14.4%。永辉超市将持有永辉云创股权46.6%,为永辉云创第一大股东。待永辉超市重新拥有永辉云创的管理权和经营权后,永辉云创又将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将永辉云创重新纳入上市公司体系,势必将引发市场不小的震动,毕竟离上次因为永辉云创亏损而剥离出上市公司体系只过了一年多的时间。
永辉超市这样做有什么战略考虑?永辉云创又会给上市公司带来哪些变化?
高调回归
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传统零售行业也刮起了一阵与互联网结合的风潮,“新零售”、“线上+线下”各种新名词应运而生。
永辉云创就是这波风潮的产物。这家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是由张轩宁发起设立。永辉云创希望将供应链和科技相结合,通过打通线下门店和线上APP来推动生鲜新零售的业态创新。目前,永辉云创拥有超级物种、永辉生活、永辉生活•到家三大核心业态。
因为有永辉这一强大品牌力加持,永辉云创在设立之初就是明星公司,先后获得了今日资本和腾讯的投资。2016年底,今日资本通过增资进入云创,持股12%,与张轩宁并列第三大股东。2018年初,云创又引入腾讯作为战投,持股15%,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当时的第一大股东为永辉超市,持股46.6%。张轩宁持股9.6%。
受到追捧的永辉云创业绩却令人担忧。根据公开资料,永辉云创自设立之初就开始亏损,而且亏损逐渐加大。2016年净利润为-1.16亿元,2017年为-2.67亿元,2018年为-9.45亿元。
最新公告披露,2020年1-5月,永辉云创实现营收9.5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53亿元。看似实现了盈利,但实际上这笔盈利是由于一笔投资收益。2020年永辉云创转让蜀海(北京)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8.44%股权,确认投资收益11.27亿元,该笔投资收益属于非经常性损益。扣除投资收益后,2020年1-5月永辉云创扣非后归属母净利润为-4.26亿元,亏损依旧。从2018年出表到再入表,永辉云创的亏损状态并没有改善。
2018年,永辉超市不堪重负。在营业收入增长20.4%的情况下,净利润却下滑18.5%。背后都是因为永辉云创的拖累。为保上市公司业绩,永辉超市不得已将永辉云创剥离。
2018年12月,永辉超市将20%永辉云创的股权以3.9亿元的对价转让给张轩宁。此次变更后,张轩宁持有永辉云创34.4%的股份,成为永辉云创第一大股东。永辉超市持股变为26.6%,为第二大股东。永辉云创只以联营企业入账,不并表处理。
永辉超市此次的收购,从账面上并无亏损。2018年3.9亿元出售,时隔20个月后以3.8亿元购入。表面上来看并没有吃亏。但是在一年半之后再次收购一个一个亏损的资产,永辉超市到底有着怎么样的算盘?
永辉可以指望云创什么?
永辉超市再度将永辉云创并入自己的报表, 目的之一自然是支持永辉云创发展。
新零售的确是片蓝海市场。在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盒马事业群总裁侯毅看来:“当前的零售业正在变革。”目前,80后、90后已经成为盒马鲜生的消费主力军,他们对价格关注更少,开始更多关注消费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更多消费场景有待开发,而且一旦成功,释放出的市场空间高达数十万亿级别。
但从盈利角度看,不仅仅是永辉云创,整个行业都没有找到一个能盈利的模式。数据显示,在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中,只有1%实现盈利,88%亏损,7%则是巨额亏损。阿里巴巴旗下“盒马鲜生”也难逃亏损命运。
永辉超市已经取得了新零售领域头部企业的优势。此时放弃云创确实可惜。继续就意味着还要“烧钱”。永辉超市选择了后者。
根据永辉超市2019年的半年报,去年上半年永辉超市对永辉云创进行了10亿元的增资,其他股东也按比例进行了增资。可见,永辉云创的发展仍需大量资金。而且,永辉云创和永辉云超业务有很多重合。整合之后,既可以相互导流,又有利于整体降本增效。
以永辉超市目前的资金实力,可以烧得起这些钱。2020年一季度,永辉超市实现营业收入292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净利润15.91亿元,同比增长39%。截至2020年一季度,永辉超市账面货币资金高达111亿元。
短期内,永辉云创“烧钱”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压力还比较小。因为,本次永辉云创纳入上市公司体系是“自带资金”。今年2月,永辉云创转让了蜀海(北京)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8.44%的股权,转让价款合计11.05亿元,已收到9.09亿元,计入货币资金。
不过,把一个盈利模式尚不成熟的项目纳入上市公司报表,还是会对上市公司业绩有所拖累。永辉超市业务还包括云超和MINI店,这些新的业态盈利能力还不稳定。
永辉的并购史
永辉超市对于新零售的“渴望”,或许是由于近年来在传统零售领域并购屡屡受挫。
近三年来,永辉超市共有三次收购意向,但都无疾而终。
2018年1月,永辉超市曾表示要联合腾讯投资家乐福。但2019年6月,家乐福中国80%的股权最终出售给了苏宁易购,对价48亿元。
永辉超市的第二个目标是麦德龙,与永辉超市竞争的是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物美集团)。最后,物美集团以19亿欧元的对价将麦德龙收入囊中。
中百集团(00759.SZ)是永辉超市的第三个目标,收购案可以追溯至2013年。当时,永辉超市及其一致行动人共持有中百集团16.91%的股份。此后,永辉超市多次增持中百集团股份,并寻求进入后者管理层。2019年3月,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要约收购的方式将其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的中百集团股份比例从当前29.86%提高至最多不超过40%,取代武汉国资委成为第一大股东。原本以为持续长达6年的收购案终于要落下帷幕。但不想由于永辉超市的股东构成涉及外商,导致最终要约收购取消。
这都让市场对永辉超市产生了担忧:收购失败是否会让公司错失发展机遇?
事实上,永辉超市有更大的“野心”。不管是并购家乐福、麦德龙还是中百集团,其实都是传统零售领域扩张。而永辉超市还将目光投向了“新零售”领域,这也是其不遗余力发展永辉云创的原因所在。
二级市场方面,永辉超市今年表现不佳。6月以来,永辉超市股价下跌2.53%。同期上证综指涨幅达到13%。
永辉超市只讲资本故事而不讲盈利,恐怕不能得到投资者认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