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2万亿导航产业市场将爆发


来源:第一财经   时间:2020-08-04 07:40:55


原标题: 北斗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2万亿导航产业市场将爆发

北斗升空,航天板块成了8月3日A股两市的最强热点,应用领域市场火热。

耗时10余年,由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下称“北斗三号”)于7月31日建成开通。3日,在北斗三号开通的强势“助攻”下,航天成为全天最火热的板块,整体涨幅达8.26%,资金净流入达69.22亿元,领涨两市。其中,卫星导航、国防军工、航天航空等细分领域个股纷纷涨停。

在国新办同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称,北斗三号具备导航定位和通信数传两大功能,可提供定位导航授时等7类服务,是功能强大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且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服务可用性优于99%,亚太地区性能更优。

北斗三号开通并使用标志着北斗应用进入新的时代。作为我国一项战略性工程,该系统所有部件和核心器件实现国产化率100%,已形成由北斗基础构件、终端集成、系统集成以及下游应用服务构成的全产业链。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的A股军工板块业绩稳步回升且在成长领域中估值偏低,北斗概念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或迎来发展机遇。其中“5G+北斗”的天然融合性最为业内所期待。

按照我国导航战略需求,2035年还将建设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系统。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下一代北斗卫星不仅要满足用户的简单需求,还要创造需求和引领需求。未来北斗将不仅能为地球提供导航,还能面向深空,支持天文导航。”

2万亿导航产业市场

林宝军表示,导航系统全产业链是一个2万亿元人民币规模的市场,去年北斗市场的产值已经达到3000多亿元人民币。随着北斗用户规模进一步上升,未来成本降低是必然趋势。

他还称,我国的北斗产业链已经从材料、芯片到终端单机,都实现了技术的自主可控。“我们用的龙芯CPU以及北斗的操作系统,都是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林宝军说,“北斗的核心器部件已经实现了完全的国产化。”

位于上海张江的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是北斗卫星团队中的主力军。35颗包括试验卫星在内的北斗三号卫星中,有12颗是上海研制和发射,实现了众多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创新。林宝军对第一财经记者介绍称,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指标在国际四大导航系统中处于领先,北斗系统时频精度更优、信号质量更好、用户体验更佳。

林宝军称,北斗工程设计之初打破了新技术不超过30%的惯例,新技术占比超过70%,从而保障长寿命卫星的持续先进性。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冉承其在发布会上表示,北斗应用前期取得很大进展,卫星导航产业产值2019年超过3450亿元,但和系统建设成就来比,北斗未来应用道路依然漫长。接下来将从构建完整的政策保障体系,更加开放、融合,推动卫星导航和新兴技术的融合,注重科研创新几个方面来推动北斗系统的深度应用。

在上海交通大学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重点实验室/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裴凌看来,北斗三号开通正式提供全球服务后,下一步就是关注应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国际化。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和“+北斗”的高精度大众化应用潜藏较大机遇。

裴凌告诉记者,现在大家平时用手机就可以定位导航,所以对于高精度的感受不明显。但是对于辅助驾驶、自动驾驶而言精度要求会更高,而手机导航目前无法满足要求,因此需要靠卫星定位增强技术,依靠天上或者是地面上建的参考站,修正一些误差并告诉用户。“原来手机定位可能存在5米、10米的误差,如果用这种精度的导航去做自动驾驶是不行的,这个时候就需要高精度的技术,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业内看好“5G+北斗”

冉承其在发布会上表示:“我们要多关注北斗导航系统未来的创新应用。只有利用更高精度的导航,才能提供更精准的位置服务。随着互联网时代逐渐发展演变为物联网时代,会催生出新的产业和行业。”

他介绍称,目前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其他全球导航系统相比,有“人有我优,人无我有”的优势,比如短报文服务功能,可以输入1000个汉字的信息;高精度应用覆盖中国境内3000个地面站,可以实现毫米级的应用,比如车道级的导航等,未来还将在防灾减灾、国际搜救等方面提供服务。

“北斗三号导航系统首先要解决系统的连续稳定高效运行,接下来要谋划未来发展。”冉承其表示,“比如低轨卫星的增强手段,以及厘米级的高精度应用网络。”他表示,随着定位技术手段的增强,未来卫星导航在水下和室内信号弱的问题会得到解决,并且能够向更远的宇宙深空探测方面拓展。

“未来国家建成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就是要跨物理领域的定位,这是一个以北斗为核心定位体系,把水下、室内和太空联系起来。”郁文贤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安信证券研报表示,北斗组网短期内利好北斗三号军工装备行业,中长期利好民用北斗基础设施及终端的持续普及。在商业领域,预计2021年后北斗民用基建将拉开帷幕。随着北斗终端逐步普及,其新兴商用领域应用或值得关注自动驾驶、5G授时、物联网、精准农业、高精度测绘等。

华创证券研报认为,北斗系统具备高精度导航、实时定位、精确授时等能力,在地基增强系统的服务下可提供亚米级甚至厘米级的位置信息。同时,5G具备大带宽、低延时、高可靠特性,可在卫星信号被严重遮挡时及时补足感知情况。未来,5G+北斗的高度融合可加大北斗高精度导航的技术价值,在物联网、智能驾驶、车联网、智慧交通等领域带来新的活力与机遇。

不仅如此,北斗已经着手下一代技术的发展,计划将于2035年前建立一个更加智能、更加泛在、更加融合的系统,这些系统将是一个从深海到室内、到地面、到深空,空天地海一体,能力更强、更安全、更可靠的系统。

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2020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3450亿元,较2018年增长14.4%,预计2020年达到4000亿元。导航定位终端社会总持有量超过10亿台。

在这个千亿市值的市场蓝海中,最为业内看好的是“5G+北斗”组合。冉承其表示,“5G是正在逐渐深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对时间和位置就会提出更高要求。在目前可以认知的未来,只有卫星导航系统能够提供更高精度的位置和时间信息。所以,5G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天然融合性。随着5G的到来,从互联网到物联网时代,我们也特别希望北斗和5G、人工智能、新兴技术等的融合,一定会催生出新兴产业、行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位TMT行业的分析师也对记者表示:“北斗三号涉及的导航和通信拥有多种技术,该系统会与5G、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新技术加速融合,涌现多项产业融合现象。具体到车联网方面,雷达感知、模块终端、边缘计算设施等细分板块的个股或是值得关注的投资重点。”

据悉,北斗系统28nm工艺芯片已经量产,用户规模达亿级,此外北斗系统22nm工艺芯片即将量产。冉承其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大部分智能手机均支持北斗功能,支持高精度应用的手机已经上市,未来将构建起集芯片、模块、板卡、终端和运营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