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原奶企业 一提被收购就股价暴涨?


来源:第一财经   时间:2020-08-04 07:41:48


原标题: 为何原奶企业 一提被收购就股价暴涨?

在行业下行周期中苦熬4年之后,今年原奶企业突然从“没人爱”,变成了各大乳企追逐的“香饽饽”。

近期,两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国内原奶企业,就得到了乳业双雄伊利股份(600887.SH)和蒙牛乳业(02319.HK)的青睐,而股价更是翻倍上涨。

在宣布拟引入国内最大的乳企伊利股份作为主要股东之后,8月3日,中地乳业(01492.HK)的股价跳空高开,一路上行,盘中涨幅一度高达162%,最终股价收于1.27港元,上涨118.97%。

而另外一家原奶企业中国圣牧(01432.HK)的情况也类似,7月29日宣布蒙牛乳业全资子公司将行使认股权,而交割后蒙牛将成为中国圣牧的大股东,当天中国圣牧股价暴涨,最大涨幅达145.83%,而8月3日,中国圣牧股价再次大涨60.49%,股价上涨至0.65港元,累计涨幅高达270%。

而相比之下,收购的一方伊利和蒙牛的股价则表现平静。

为什么原奶企业一提被收购股价就如此暴涨?

从交易本身而言,伊利、蒙牛收购的目的非常明确,即通过收购加强对国内优质奶源的控制。

国内的原奶上市公司都是规模化、现代化的大型牧场,其养殖水平、养殖效率和牛奶质量位于行业前列,收购可以让下游乳企获得稳定、优质的奶源供应。以伊利拟入股的中地乳业为例,其拥有8个现代化牧场和6.5万头的牛群规模,2019年原奶蛋白质平均含量为3.33克/百克,高于美国标准3.2克/百克。

经过几年的行业下行周期,国内奶牛养殖行业遭遇大面积亏损,也导致国内奶牛存栏数快速下降。根据国家奶牛体系的统计,国内奶牛存栏数从2014年的857万头下降到2019年的470万头,而随着奶业消费的增长,国内原奶供应存在缺口。而新建牧场从建成到全面生产阶段,则需要2~3年的时间,因此并购大型原奶企业也可以立竿见影地解决下游乳企的原料供应安全问题。

对于上游原奶企业而言,被收购的意义则更重大,意味着终于找到了“靠山”。

一直以来,在国内奶业产业链中,下游乳企由于规模大、集中度高,因此掌握着话语权和定价权,上游原奶企业处于弱势地位,并购后无疑改变这一状况,同时双方可以在原奶销售、品牌奶销售、财务融资、饲料采购等方面发挥协同作用,对于改善原奶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帮助。

特别是在原料奶销售方面,由于奶业生产和消费也有淡旺季,因此原本原奶企业的销售并不算稳定,为了消化多余的原奶,大多数原奶企业不得不生产成品并在市场销售,但下游市场竞争激烈,而且原奶企业本身的品牌、渠道和营销并非强项,其也成为近几年原奶企业巨亏的原因之一。

以蒙牛早前收购的国内最大的原奶企业现代牧业(01117.HK)为例,在2017年蒙牛成为现代牧业大股东后,现代牧业的下游业务销售模式即发生了改变,液态奶产品采用成本加成的方式卖给蒙牛运营的合营工厂,同时蒙牛承担了下游业务的市场推广等销售费用,2017年上半年现代牧业整体营销费用就从2.4亿元下降至9356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内外奶牛养殖的土地、饲料、人工等成本,以及养殖模式的差异,导致国内原奶成本与国外相比存在先天劣势,双方并无法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因此在海外原奶价格较低时,就会对国内原奶产生替代,带来输入性过剩,而并购之后这一问题将迎刃而解。

而并购之后,由于原奶的销售得到了保障,原奶企业也可以更专注于上游养殖,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同时在遇到疫情等突发事件时,下游乳企也可以对脆弱的上游原奶企业形成缓冲和保护。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