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媛媛/上海报道
近日,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集团”)发布的一则声明,让外界对于其与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雷沃重工”)的合作状态有了颇多揣测。
声明称,潍柴集团作为国有控股企业和雷沃重工重要股东之一,需定期汇总国有投资单位的财务状况,同时要求雷沃重工提供财务会计报告,这是履行国有控股企业职责、行使公司股东权利、参与公司法人治理的正常行为,疑似对此前潍柴集团起诉雷沃重工有关报道进行回应。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在已经成为雷沃重工股东9个多月后,潍柴集团无法获得雷沃重工财报,在行使股东权利方面遇到了阻碍,因此起诉了雷沃重工。从声明内容上看,潍柴集团并未否认起诉传言,只是重申了自己作为重要股东的权利,并表示已积极提请雷沃重工董事会尽快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研究雷沃重工亏损原因及弥补亏损方案。
似是在回应业绩问题,8月5日,雷沃重工在官方微信账号发布数据,2020年上半年旗下农业装备共实现销量3.6万台,销售收入达35亿元。其中,拖拉机、小麦机、水稻机三大主营业务分别大幅增长了37%、37%和39%。
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致电致函潍柴集团方面,公司相关负责人未对起诉事件进行回应,仅强调雷沃重工发布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不能画等号”。
矛盾爆发?
公开资料显示,潍柴集团创建于1946年,在全球拥有动力系统、汽车业务、工程机械、智能物流、海洋交通装备、后市场服务等业务板块。旗下拥有潍柴动力(2338.HK;000338.SZ)、潍柴重机(000880.SZ)、亚星客车(600213.SH)、德国凯傲(KGX.F)等海内外7家上市公司、9只股票,2019年收入超过2600亿元。
雷沃重工则是一家业务范围涵盖工程机械、农业装备、车辆、动力科技、金融科技以及网络科技领域的企业。据《中国经济周刊》此前报道,雷沃重工营收最多时逾100亿元,由于产品业绩大幅下滑,目前营收已远低于100亿元。
2019年10月23日,潍柴集团母公司山东重工集团在官网宣布,经省市政府、国资委批准,潍柴集团受让雷沃重工20.84%的国有股权,并依据《公司章程》规定委派两名雷沃重工董事会成员。
彼时,山东重工方面表示,通过此次股权转让,潍柴集团将与雷沃重工实现高效协同研发,依托潍柴动力高端非道路全系列发动机、CVT动力总成和液压动力总成等核心产业资源,补齐雷沃重工动力总成核心竞争力短板,全面推动雷沃重工大型农业装备迈向高端,有效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今年3月潍柴动力2019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董事长谭旭光提到,雷沃重工的国有股权已经全部划转给了潍柴集团,雷沃重工每年有5万~10万台的拖拉机销量,用上潍柴的CVT动力总成,潍柴将会释放出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
然而,在“联姻”9个月后,潍柴集团和雷沃重工竟闹出“不和”传言。有媒体报道称,潍柴集团通过多种合法形式要求雷沃重工提供2019年度审计报告等财务会计报告,但雷沃重工始终未提供,不按时上报国有投资的财务状况就违反了国资监管规定,因此潍柴集团无奈之下起诉了雷沃重工。
记者同时在多个网络平台看到,不少潍坊当地网友爆料称,一直以来,雷沃的诉讼都比较多,当地法院也已经接受了潍柴起诉雷沃重工案件。
对于起诉一事,双方尚未作出明确表态。不过,潍柴集团方面发出的声明透露出,公司作为雷沃重工重要股东,有权利要求雷沃重工提供财务会计报告,并且雷沃重工当前的业绩并不理想。
至于双方出现矛盾的原因,中车网援引内部人士消息报道称:“潍柴和雷沃素有恩怨,潍柴想谋求对雷沃的控制权,但是一直求而不得。虽然最近几年潍柴得到了雷沃股权,但也只是股东方之一,并没有实现控股。潍柴说雷沃业绩不好也不属实,雷沃业绩不错,尤其这半年。”
暗藏隐忧
虽然潍柴集团与雷沃重工出现嫌隙,但潍柴集团在声明最后仍然表达对双方合作的美好愿景,称公司不仅是雷沃重工股东,亦是雷沃重工上游重要战略合作伙伴,除依法规范参与其公司法人治理外,还将全力配套雷沃重工,携手为潍坊市打造靓丽的城市名片做贡献。
事实上,潍柴集团一直是潍坊市的“名片”,2019年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87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27位,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第2位。
尽管2019年度汽车行业下行压力巨大,旗下主营发动机和重卡业务的潍柴动力仍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743.61亿元,同比增长9.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1.05亿元,同比增长5.2%,突破90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
然而,不菲的成绩下,潍柴集团和掌舵人谭旭光也并不是完全心无隐忧。除了与雷沃重工的合作充满波折之外,记者注意到,潍柴集团还正在面对来势凶猛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挑战,因此谭旭光常常把“不改变就灭亡”“我们离被颠覆还有多远?”挂在嘴边。
另外,乘用车业务可谓是潍柴集团放不下的“梦”,相较于重卡业务,乘用车业务的表现始终难达期望。
2013年底,依靠推出的“潍柴英致”品牌汽车,潍柴集团正式进入乘用车市场。彼时,潍柴英致总经理叶子青不只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这是在为潍柴创造第二个辉煌。”除了“第二辉煌”愿景之外,还为其制定好了“国际化”三步走战略。
结果时至今日,潍柴在乘用车领域始终未能找到“存在感”。2017年潍柴英致亏损金额为3.97亿元,此后,在潍柴动力的年报中,公司未再披露有关英致的盈利情况。
英致似乎被潍柴与市场遗忘了,但潍柴集团的轻型车之梦并没有被遗忘。去年底,潍柴集团重新出发,旗下潍柴汽车发布了全新品牌VGV,首款车型U70也同步上市。按照潍柴汽车的说法,U70的推出将开启潍柴集团轻型车战略布局。
在今年的成都车展上,潍柴汽车也带着全新品牌VGV以及首发之作潍柴U70出现,试图引发市场的关注。不过,根据新浪汽车数据,潍柴U70的指导售价为6.99万~11.09万元,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仅为4425辆。
汽车分析师张翔直言,其并不看好潍柴在乘用车业务上的前景。“我在成都车展上也注意到了潍柴VGV这一新品牌,搞了很多宣传的技术亮点,比如电子稳定系统等,我认为这都不算是亮点。现在主流方向一个是新能源,另一个是智能网联,VGV目前还没有新能源车型推出,智能网联方面,包括手机互联、语音识别等功能,VGV产品上也未有体现,它的中控台布局、仪表指针等相对还是比较传统,屏幕设计也很小,所以很难吸引年轻消费者。”
汽车分析师钟师曾向记者表示,相对于其他一些自主品牌,即使不看品牌和渠道,潍柴进入乘用车行业的时间也比较晚,在乘用车市场已没有它成长的空间,应该把精力和方向用在主业上。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